“是啊,师父,见到那些孩子时,除了方尧,其他人都是木木呆呆的。
而且除非方尧开口,不管别人说什么,那些孩子都不回应,肯定曾被虐待得不轻,只是方尧从不细说他们究竟遭遇过什么。”水云也补充了一句。
“也不怪他,人总想避开痛苦的记忆。
但我总觉着他身上有什么秘密,水云,你和他相处的时间最长,你对他怎么看?”左若童又点了水云的名。
水云冷汗直冒,看来今天师父是盯上自己了。
“师父,方尧是我带回门里的,就他一路上和这半个月的表现来看,这孩子不仅不呆,反而像是有宿慧。
在听他说话时,我有时会产生一种错觉,自己不是在面对一个小孩子,反而像是……”
水云说到此处,停了下来,似乎难以启齿。
“像谁?”左若童被勾起了兴趣。
“像是在面对您!”水云脱口而出。
此言一出,空气凝固了。
在场众人的眼中,不约而同地掠过一抹惊愕之色。
左若童是何方神圣,三一门门长,被称为大盈仙人,当世绝顶。
你竟说一个小孩与他相似,这赞誉未免太过夸张了吧。
惊讶的并不仅限于他们,连左若童本人也对自己弟子所言感到意外。
他没想到,方尧在水云心中竟有如此高的评价。
但左若童并非心胸狭隘之辈,只是温和地开口询问:“你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
随着左若童的发话,其他门人的视线再次聚焦在水云身上。
水云沉吟片刻,终于缓缓开口:“师父,我一时还真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感觉这孩子,在言语行事之间,似乎隐隐有着师父您的风范。”
“带他来三一门的路上,我曾问他,若是三一门不收你,你怎么办?
他既没有急于表态,也没有半分沮丧,只是淡淡的说了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先前您也说了,一般的孩子在下院考核期间不敢擅自出门,更别提进入山门。
可方尧在下院这些天,不仅进过山门,连山下的集镇都被他逛了个遍。
和李慕玄不同,他进来山门,并非为了刻意引起注意,也没有去伙房观察木柴清水的用度,以前干多少活之后还是干多少活。
虽然到处溜达,到了干活的时间,他都会及时赶回来,从不耽误。
而且他也不是天天出下院,不出去的时候,他就会早起坐禅,比我还要刻苦。
这种随心所欲,又不逾越规矩的做法,出现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很不寻常。”
“不担忧自己能不能入门,既遵守我门规矩,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还如此自律,嘿嘿……”左若童眼睛微眯,若有所思。
“水云,你去下院一趟,将刘得水和陆瑾带过来吧。”思考片刻之后,左若童下了指令。
“是,师父。”水云抱拳领命,下山去了。
其他门人面面相觑,心知门长对刘得水和陆瑾能否入门已有定论。
李慕玄和方尧却是继续留在下院接受考察,这种情况在以往的考核中很是罕见。
……
吱~
水云来到下院,推开院门。
此时刘得水和陆瑾正在往水缸里灌水,李慕玄坐在一旁砍柴,而方尧并不在院内。
“方尧呢?”水云开口问道。
“师兄好,方尧去挑水了,应该正在路上。”刘得水倒完手里那桶水,开口答道。
“嗯,陆瑾,刘得水,来。”水云说完,转身就出了院门。
三个孩子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但水云已经出门,陆瑾和刘得水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计,跟了上去。
水云进来后没和李慕玄说一句话,李慕玄提着柴刀,看着三人走出院门,若有所思。
没一会,方尧挑着水回来了,见院内只有李慕玄一人,开口问道:“李兄,陆瑾和刘得水呢?我路上也没见他们啊。”
李慕玄继续劈着柴,头都不抬:“他俩跟着师兄走了。”
方尧了然,一边灌水一边说:“看来门长已经做了决定,他们马上就知道能否入门了。”
李慕玄保持沉默,方尧继续问:“那师兄没让你我离开下院吗?”
“没有,继续干活呗。”李慕玄这一刀劈得格外用力。
嘿,这小子,受打击了吧,方尧一眼就看出李慕玄心情郁闷,只是强装镇定。
下午,陆瑾和刘得水回来了,只是两人的表情截然不同。
陆瑾表情轻松,没有太过欣喜,但能看出心情不错。
刘得水却是一脸沮丧,眼角还有些许泪痕。
“陆兄,刘兄,此次上山情况如何?”李慕玄不再故作沉默,开口问道。
陆瑾刚想开口,又偷偷瞥了眼刘得水,似乎害怕说的话会刺激到刘得水。
刘得水见状,开了口:“恭喜陆兄,得偿所愿,今天我就要和各位告辞了。”
说完,刘得水对众人抱了一拳,便回屋收拾行李去了。
“恭喜陆兄!”方尧和李慕玄看了看房门,对陆瑾表示祝贺。
“侥幸而已,方兄,李兄,也祝你们早日入门,我们说好要做同门师兄弟的。”陆瑾摸了摸头,有些不好意思。
“哈哈,借陆兄吉言,如果真能入门,就要喊你一声陆师兄了。”方尧笑着说道。
片刻之后,刘得水背着行囊,走出房门。
“陆兄,方兄,李兄,我走了,以后有缘再见。”
刘得水话别三人,面色悲戚,转身就要离开。
方尧伸手抓住刘得水的肩膀,刘得水一愣,转过身来。
“刘兄,记着我说的话,不是你不优秀,这世上有更适合你的流派。”方尧给了刘得水一个鼓励的眼神。
刘得水闻言,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谢谢你,方兄弟。”
说完,刘得水转身跑出了院门,三人在院内都能听见呜呜的哭声,渐行渐远……
随后,陆瑾也回房收拾行囊,离开了下院。
曾经热闹的下院如今只剩下方尧和李慕玄两个人,冷清了许多。
几人萍水相逢,有的入门欢喜,有的被拒伤心,有的继续等待,几家欢喜几家愁。
无论你遇到什么事,和你不再有交集的人最多唏嘘或者附和几句,然后就会将其抛到脑后。
毕竟,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打杂的日子一如既往,几天过去,还是没有师兄前来带走方尧和李慕玄。
夜晚,李慕玄躺在床上,双手垫在脑后,睁着双眼,若有所思。
方尧在一旁打坐。
李慕玄心想,这几日自己被晾在一边,如果三一门无意收徒,那自己应该和刘得水一样被赶走了。
既然没赶走自己,应该是在犹豫,对自己的考验还没结束。
他又转头看向正在坐禅的方尧,心中纳闷,这方尧已步入修行之门,不管怎么说也算是资质上佳,为什么还没被收进门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