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变:大清帝国风云录 第62章 临清不能守

作者:吃饱除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5 12:30:50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你们没有资格讨价还价。”

吴应熊粗暴地打断了对方的幻想。

为了最低成本夺下临清,吴应熊和杨由功等人连续几天谋划夺城方略,最后才堪堪通过假棺夺门侥幸成功。

连续几日睡眠不足,让吴应熊心里很是烦躁,此时却还得强撑着主持临清这盘大棋。

临清太大,太肥了。

其规模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府城东昌府,而且临清城里还囤积着大量的漕粮、漕银,城外还有十几万来临清做生意、找食的人口。

治理城池需要文官,而吴应熊手上的人都是武夫,让他们砍人可以,但让他们治理城池,却只能两手一摊。

真正有当官经验的,也就是只有做过十个月县官的唐甄,此时已经带着几十个临时抽出来兵丁去县衙接管临清州务,守住临清的漕库广积仓。

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控制好漕运。

清廷的漕运算是彻底断了。

临清断了,南方的粮食、财富就没法通过漕运调入北方。

没有了南方的补充,北方就得饿死人,士兵官吏更加没有了饷银,所以清廷定然会不顾一切地调集兵马前来攻打临清,畅通运河。

吴应熊打下临清,其实就是把脚踩在清廷的脉门上。

看似从直隶的包围圈里跳出,跑到山东避免成为清廷的目标,其实是跳入了清廷更大包围圈,成为更大的目标。

“我给你们半个时辰考虑,时辰到了我就杀人。”

吴应熊没时间跟他们客气,直接打了个手势,就有几名士兵进来,客客气气的就要把两人带下去。

何毓秀依然眉头紧皱不发一言,跟着士兵下去,朱万琮则是一路骂骂咧咧,叫嚣着“八旗大兵至玉石俱焚”。

吴应熊没空理他们,而是走到了另外一间房间。

从门外就能听到房里吵吵闹闹争得不可开交。

刚推门进去,里面一众人等扭头见到吴应熊到来,纷纷站立躬身行礼。

“小爷。”

吴应熊点了点头,笑着走向堂内左边一个默不发言的中年汉子面前。

汉子明显有些局促,见吴应熊走到自己身前,更是紧张地打了个千后,单膝下跪:

“见过大人。”

“赵将军请起。”吴应熊笑着扶起对方,亲昵地拍了拍对方的手道:

“赵将军肯主动归顺,某翘首以盼。若是……”吴应熊特意拉了拉话音。

“若是赵将军不愿随我等反清杀虏,我们也不勉强,发放路费,让将军回去便是。”

吴应熊似笑非笑地看着赵九公,眼里闪烁着漂浮的光芒。

看着对方的眼神,赵九公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身为临清协的副将,赵九公已经多年没有打仗,再加上北方承平日久,麾下新兵更迭,也就是只剩下一些老卒有战阵经验,这才被对方打了个措手不及。

就这样被夺城,他是很不忿的。因为他手下的兵,算是能打的。

为什么能打?

因为足饷!

倒也不是大清给他们足饷,大清给饷就没够过,常年拖欠。

而是因为驻守的是临清这个富地方,他这个副将能有地方捞钱,上面能捞钱,手指缝流出一点,下面的士兵就能吃饱。

汉兵但凡能吃饱,加以训练和组织,战力直线上升。

内城攻破后,赵九公第一反应不是选择抵抗,而是下意识地下令投降,然后想着看看能不能找机会赎身或逃跑。

可没曾想对方神经竟然那么大条,一点保密意识都没有,直接就把他带到节堂,甚至还当着他的面大大咧咧地商议下一步军机。

既然对方无所谓保密,那自己也就坐下来听听看,到时跑路也能拿着这些“敌方机密”去朝廷那里将功折罪。

原本以为对方是乌合之众,赵九公还坐在一旁等着看笑话。可听着听着,赵九公就觉得不对劲了。

眼前的几个汉子,商议起军务时有模有样。

无论是城池布防、粮食转运,还是营区规划、统计损失俘获,或是民众管控、资源征调,甚至是当着自己的面,说要广撒斥候三十里。

顿时让赵九公觉得对方不像普通的绿林草莽之辈,而是军阵行伍之人,否则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组织能力。

等仔细听察之后,赵九公越听越觉得压力巨大,隐隐觉得对方的口音与制度风格标准,极其接近当年的辽东边军。

赵九公这边在胡思乱想着对方的真实身份,吴应熊却是拉着赵九公到山河地形图前,对着众人笑道:

“既然马帅把赵将军放在临清,想必他们早有谋划,我们不妨听听马帅和赵将军的计划。”

吴应熊对这个胖嘟嘟的赵九公非常有好感。

马宁还是道义啊,不仅送了个城,还把临清协绿营几百绿营兵送来给我。

赵九公听对方这么讲,整个人麻了。

什么玩意,马帅?

马帅是谁?马宁?

马宁不是旗人吗?

旗人什么时候有称呼“帅”的,那是辽地汉人私下延续对辽朝汉军世侯的称呼。

他们不会以为我是马宁的人吧。

狗日的,马宁才来山东多久,我到现在还没去济南送礼。

对了,一定是马宁这个混蛋,嫌弃我过年没去给他送礼,所以把我卖出去。

老子是通过贿赂索中堂才捞到这个职位的,关他马宁屁事。

等会……

马宁也是他们的人?

旗人也是他们的人!

辽人口音……有强悍的组织能力……反清杀虏……

联想到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南方平西王叛乱,答案呼之欲出。

平西王的部将!!

平西王已经打到山东来啦?!

山东都打来了,大清还有得玩?

大清没得玩了,那还不赶紧跳反,免得平西王得了天下后被清算。

有生以来,赵九公的脑子第一次这么高速旋转,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对,就得被拉出去砍死。

在吴应熊充满期望的眼神中,赵九公说出了他觉得最稳妥的回答:

“卑职服从安排,大人指哪我打哪!”

吴应熊很满意对方的答复,根本不知道赵九公脑子里已经快速地转了一圈。

“赵将军忠义可嘉,我定会向父王请功。”

吴应熊很高兴,有这样的一个地头蛇在,未来在山东的局域战局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父王!

赵九公心里如骇浪惊涛,震撼不已。

称呼父王,那前面这个人就是……

他不是被抓了么??

由不得多想,赵九公赶紧下跪磕头表态。

“愿为世子马前卒!”

赵九公抬起头,对着笑呵呵的吴应熊,一脸认真地说道。

“世子,临清不能守,我们必须趁清兵还没反应过来,攻略更多的城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