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 第39章 万死无悔

作者:一脉春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5 18:30:10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宣武门,外二庙。

前任首辅周延儒便居住于此。

按理来说,周延儒原为首辅,进京之后不住官方的驿站,也应住于朋友府中或是自己租住一个宅院。

最不济,也得寻一间客栈住下。

可周延儒始终都没有。

倒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周延儒本来已经致仕回乡了,可崇祯皇帝这次召他进京,不是起复,而是治他的罪。

周延儒住所周边,全都是锦衣卫。

不是暗中监视,而是满大街都是明晃晃的锦衣校尉,毫不掩饰。

周延儒整日愁眉不展。

就连主动上疏请求为国戍边的奏本,也被驳了回来。

他为官多年,深知崇祯皇帝的脾气。

皇帝这是动杀机了。

倏的,外面一阵嘈杂声。

周延儒以为是有钦差赶来,不敢大意,连忙起身。

首先映入周延儒眼帘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太监。

说熟悉,那是因为这位大太监是东宫掌印太监严有德,当朝太子的大伴。

说陌生,那是因为他虽不敢轻易得罪东宫,可太子年少,他也未曾与东宫有太多接触。

与这位大太监自然没有什么交情。

周延儒是个聪明人,他已经猜到了来人的身份。

严有德退到一旁,将路让出。

很快,周延儒就看到了他意料中的那个人。

“参见殿下。”

朱慈烺微微颔首回应,接着四下打量。

“此地过于简陋,住于此,着实是委屈先生了。”

周延儒心中大喜。

太子一来就释放善意,这代表自己还有用。

只要还有用,那就起不了。

现在就看自己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更要看这个作用,能不能抵消罪责。

“罪臣待罪之身,能有容身之所已是皇恩浩荡,不敢再奢求其他。”

不用人礼让,朱慈烺自己就坐了下来。

“先生这可有文房四宝?”

周延儒经常给崇祯皇帝上疏请罪,文房四宝自然是不缺的。

以周延儒当下的处境,别说有现成的文房四宝了,就是真的没有,周延儒自己把大动脉割了,用把血当墨用,他也能干。

“有的,烦请殿下稍候。”

笔墨纸砚摆下,朱慈烺提笔写下一个“有”字。

崇祯皇帝的书法就是一绝,朱慈烺在崇祯皇帝的教导下,书法也是相当哇塞。

凭借肌肉记忆,现在的朱慈烺也能写出个八九不离十。

周延儒看到“有”字,心里一阵颤乱。

他在这个字上,犯过忌讳。

朱慈烺停下笔,“先生可知此字,作何解?”

周延儒自幼聪颖,饱读诗书,万历四十一年,连中会元、状元。

古往今来,史书典籍,名家大作,可谓信手拈来。

唯独在这个“有”字上,周延儒还真不敢随意开口。

“有”字,崇祯皇帝早就考校过他,他也因解“有”字,而惹得崇祯皇帝不悦。

此时的他,面带苦色。

不过,周延儒很快就调整过来,不吉利的话不说,专挑好听的说不就是了,自己又不是不会。

朱慈烺感受到了周延儒的纠结,“先生照实说即可。”

周延儒了然,不再刻意去逢迎。

“回禀殿下,‘大明’去半,便是‘有’字。”

“此字,孰为不祥。”

朱慈烺提笔又写下一个“友”字。

“先生,此字何解?”

接着,朱慈烺追了一句,“还是照实说即可。”

周延儒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反’字两出头,便是‘友’字。”

“逆贼李自成、张献忠如今出了头,正印证了这个‘友’字。”

朱慈烺哈哈一笑,“先生果然大才。”

说着,提笔再次写下了一个“酉”字。

周延儒就在一旁看着,后背冷汗直流。

这个“酉”字,无论如何,他是不敢解。

朱慈烺放下笔,“先生,此字何解?”

周延儒跪倒在地,“臣,有罪。”

朱慈烺微微一抬手,表露出扶起的意思,东宫掌印太监严有德立刻上前,代替太子向前搀扶起周延儒。

“先生何故行此大礼?”

被搀扶起的周延儒心有余悸,口中还是那一句话,“臣,有罪。”

朱慈烺没有过多考虑周延儒的感受,语气平淡道:“先生,还是先解字吧。”

周延儒很清楚,太子前来,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会传到崇祯皇帝的耳朵里。

但他更清楚,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

就算明知道那样的话大逆不道,可太子一再强调,他也只能强行壮起胆子说出口。

不然,自己的下场,恐怕会更惨。

“回禀殿下,‘尊’字去掉首尾,便是‘酉’字。”

朱慈烺盯着点周延儒,“敢问先生,何人为尊?”

周延儒慌忙跪倒,“臣,死罪。”

“先生还没有回答本宫的问题。”朱慈烺语气一凉。

周延儒跪趴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臣万死不敢说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言。”

“先生的意思是,本宫大逆不道?”

“臣,不敢。”

“本宫也相信先生断不会如此。”朱慈烺给严有德使了个眼色。

后者心领神会的再次搀扶起周延儒。

“本宫此次前来,是寻求先生解惑的。”

周延儒见可算把那个要命的话题含糊过去了,生怕太子再度提起,连忙说道:

“殿下但有所问,臣定当知无不言。”

“知无不言?先生此话当真?”

周延儒一愣,他担心太子拿刚刚的那个“酉”字说事,可别无选择的他,只能强撑着回道:

“臣微末伎俩,能为殿下解惑,实是臣荣幸之至。”

“臣岂能,又岂敢藏私。”

“可适才的那个‘酉’字,先生还没有回答呢?”

周延儒就知道太子得问这个,连忙跪倒在地。

“臣,万死。”

这次,朱慈烺没有立刻让人搀扶起周延儒。

“太史公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先生虽贵为首辅之尊,可命,却也只有一条。死一次,已是完全,何来的万死?”

“先生这是在打诳语啊。”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周延儒明白,敲打完了,下面就该谈正事了。

“殿下面前,臣不敢妄言。”

“若殿下有所驱使,臣万死亦当无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