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蒙古建国前,铁木真便对金朝的政治腐败、兵备松弛、内部矛盾严重等情况就有所了解。他不止一次不屑地说过:“这么垃圾的朝廷,根本就抵挡不住我的骑兵,收拾他们比砍瓜切菜也简单。”
元太祖三年(1208年),金章宗完颜璟逝世,卫王完颜永济即位。以前铁木真曾到净州(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进贡,完颜永济奉诏受贡,因此铁木真见过他,知道他庸碌无能。待完颜永济即位后,遣使传诏蒙古,铁木真见此等庸碌之人也能做中原皇帝,由是更轻视金朝,不肯跪拜受诏,随即乘马北去。完颜永济闻讯大怒,策划袭击蒙古。铁木真开始并不相信,在得到金乣军的密报后,才决定先发制人。
1208年,金朝宫廷内,一场权力的更迭悄然上演。金章宗完颜璟驾崩,由于他膝下诸子皆夭折,皇位竟意外地落到了叔父完颜永济的头上。这位卫绍王完颜永济,自幼便以平庸懦弱著称,他虽曾在世宗、章宗和朝臣面前装出一副持重老成和与世无争的样子,但内心的软弱无能却是无法掩饰的。
与此同时,在北方的草原上,铁木真在祭天的所在地避暑。他的势力正日益壮大,听闻金朝新君即位,便派遣使者前往祝贺,并探听虚实。然而,当铁木真得知新登基的皇帝就是完颜永济时,他心中的轻蔑与不屑油然而生。
在一次与金使的会面中,铁木真故意问道:“金朝的新皇帝是谁?”金使恭敬地回答:“卫王也。”铁木真听后,面色一沉,他转向南方,轻蔑地吐了一口唾沫,嘲讽道:“我原来以为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的,像卫王这样平庸懦弱的人居然也做了中原皇帝,叫我怎么为他下拜呢?”
说完,铁木真便不再理会那位金朝使者,上马挥鞭率领着蒙古大军向北而去。他的背影在草原上渐行渐渐远,留下的只有那轻蔑的话语和无尽的嘲讽。
原来,数年前,铁木真按照金朝的规定,亲自将贡品送到净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北)。这次会面,本应是双方维持表面和平的一次重要机会。
然而,当铁木真按照金朝的规定,将贡品送到净州,准备接受金朝官吏的验收时,他意外地发现这位官吏竟是完颜永济。这一发现让铁木真的眉头紧锁,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这么会是这个瞎货(瞎货的意思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蠢货)”。
铁木真上前一步,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完颜永济,他的声音坚定而冷峻:“金朝的官吏,原来是完颜永济大人。”
完颜永济见到铁木真,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他以为铁木真会因为他的身份而有所忌惮,傲慢地回应道:“正是本官,铁木真,你可知晓金朝的规矩?”
铁木真微微一笑,他的笑容中透露着一丝不屑和嘲讽:“金朝的规矩,我自然知晓。但在我这里,规矩是由强者来定的。”
完颜永济闻言,脸色一变,他愤怒地喝道:“你竟敢如此无礼!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蒙古部落首领,竟敢在金朝面前嚣张跋扈!”
铁木真冷笑一声,他的目光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小小的蒙古部落首领?你错了,完颜永济。我铁木真,乃是蒙古草原上的雄鹰,我的志向远非你所能想象。至于金朝的规矩,我只尊重那些值得我尊重的人。”说完,铁木真转身离去,留下完颜永济在原地气得脸色铁青。这一举动无疑是对金朝权威的公然挑衅,也是对完颜永济个人的极大侮辱。
这一场会面,以铁木真的轻蔑和完颜永济的愤怒告终,也为日后两国之间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完颜永济,作为金朝的官吏,自视甚高,对于铁木真的无礼行为,他感到极为愤怒和屈辱。在铁木真拂袖而去的那一刻,他的心中便燃起了熊熊怒火,誓要让这个狂妄的蒙古首领付出代价。
回到金朝后,完颜永济立刻向朝廷汇报了此事,并强烈要求派兵攻打蒙古。他声称铁木真不仅违反了金朝的规矩,更是对金朝皇室的公然挑衅,必须予以严惩。
金朝内部对于是否攻打蒙古存在分歧,一些大臣认为,蒙古地处偏远,且实力尚不足以对金朝构成威胁,不宜轻举妄动;而另一些大臣则支持完颜永济的主张,认为必须维护金朝的尊严和权威。
在激烈的争论中,完颜永济凭借其在朝中的势力和影响力,最终说服了朝廷派兵攻打蒙古。他亲自策划了这次军事行动,并挑选了一批精锐的将士,准备给铁木真一个深刻的教训。
然而,他并未意识到,这一决定将给金朝带来怎样的后果。铁木真并非易于对付的对手,在他的带领下蒙古部落日益壮大,且擅长骑射和游击战术。金朝的军队虽然在人数和装备上占据优势,但在蒙古草原的广阔天地里,却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而金朝对于铁木真来说,则像一只待宰的肥美羔羊,哪儿哪儿都是破绽和漏洞。再加上,自上次会面后,铁木真与完颜永济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铁木真深知金朝整体的强大,但也看到了其内部的腐败和衰弱。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希望能够先发制人,攻破金朝的防线。
如今,完颜永济竟然当上了金朝的皇帝,这让铁木真看到了攻金的绝佳机会,他决心与金朝彻底闹翻,不再受其束缚。在不久之后,他果断地派兵攻金,开始了这场改变历史走向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