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的路径其根本原理是相通的,而亏钱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特别是所谓投资,几家欢喜几家愁,镰刀韭菜,永远同在。
凌天宇,投资认死理,因为酷爱喝酒,且对酒业有所了解,每当手头有一笔闲散资金,就陆续买进那只闻名遐迩的酒业龙头股“盾柱股份”,无论期间如何波动,他丝毫不为所动,只在需要时把该股每年的高比例分红取来作为零花钱。
持有二十来年,“盾柱股份”竟涨了十倍以上,凌天宇的账户就像深醉于那瓶名酒的美妙滋味,飘飘然爽入云端。
同样玩股票,简盛江的经历可谓奇葩一朵朵。他就像选妃,“后宫”宠幸过的股票,至今好几百只,持有最长的不够“喝满月酒”,最短的也就“一夜情”。他“选妃”也不分肥瘦大小,不问门类地域,全凭自己的感觉和一时冲动。
但凡交易日,简盛江必然手痒痒,定要“骚操作”一番。如此这般瞎折腾,过程忙得一团乱麻,最终却亏得一塌糊涂。
一个长期“买醉”,一个频繁“割肉”,算是“酒肉”股友,凌简二人偶尔交流炒股心得,简对凌的“从一而终”不屑一顾,觉得漫长而乏味,毫不刺激不过瘾;凌则对简的“水性杨花”完全不敢苟同,经常用来打击简的至理名言就一句:赢钱才是硬道理。仅凭这一点,简盛江倒也开不起腔。
颜碧秋不炒股,从来不,哪怕知道身边很多人都爱玩,也有人赚了钱,她却毫不在意。拿她的话说,不参与自己看不清搞不懂的事情,没必要白白当韭菜。
颜碧秋钟情于炒房,特别是霈城新区的新盘,尤其是凤渊地产新推的品质洋房,她执着地看好二者加持的品牌效应和发展潜力,多年之内先后下叉了好几套。尽管中间霈城房价有所起伏,但整体向上趋势没变。
颜碧秋坚决执行自己的策略:非翻番不出,若翻番即出。楼市黄金时代,颜碧秋赚得盆满钵满。因为有操作铁律,当楼市进入漫长的低迷期,很多人叫苦不迭,早已上岸的颜碧秋风轻云淡。
颜碧秋的得力心腹干将,鲲网市场品牌总监曹述凯,他的生意经跟上面那几位不一样,他热衷于当实体老板,在霈城繁华地段开了一家餐厅,主打菜是活鱼,还在郊区投资了一个渔场。渔场的鱼除了自产自销,也对外创收。在一场“世界级”疫情前,曹述凯的餐厅和渔场年年双丰收。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世界级”疫情突如其来,更没料到会断断续续搞了三年,对餐饮实体店无疑一连串沉重的打击。从开始硬撑到后来无奈关门,曹述凯赔了个精光。不幸中的万幸,好在之前打下的底子较厚,没有背上债务。
此前,颜碧秋是曹述凯“子非鱼”餐厅的常客,有客户招待喜欢往这边带,节假日也去过他的“鱼之乐”渔场钓鱼玩耍;如今,一方面玩笑他,辛辛苦苦恁多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一方面认真安慰他,凭你娃的脑壳和几把刷子,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如有需要,姐们帮你。
郭悟波的路子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他学的金融,搞财务工作,算是专业人士。郭悟波热衷于股权投资,专门选择专精特新的初创型科技公司。一旦看准,他就从天使轮开始介入,原始股成本低,熬上几年然后等着孵化上市。郭悟波信心满满,虽然觉得不一定“桃花朵朵开”,但他始终认为,只要有那么一两家脱颖而出,造富神话就会如愿落到他头上了。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郭悟波和投圈朋友一起陆陆续续干了十来家,最终有三家顺利登陆创业板。真不愧是万千宠爱的创业板,沾上科技概念就能化身风口上的飞禽。三家公司的上涨空间皆让市场惊艳不已。自然而然,郭悟波当仁不让地大开杀戒,“开着收割机”三度满载而归,实现了所谓的财务自由。
尽管如此,除买了别墅,换了豪车,国内休假改为环球游,郭悟波并没有辞职,继续上班下班。一如既往,闲暇偶尔还会与凌天宇、曹述凯、简盛江一起钻研“修长城”工程;或者三缺一的时候就适当开展一下“打土豪”运动。
颜碧秋也失过手,炒房过程中没有抵挡住“带租返利”的营销套路,购置了一套商铺,至今砸在手里,勉强收点租金抵消物业费和资金成本。
素有雅兴的凌天宇花高价收藏了几幅名家字画和几件古董瓷瓶,本以为能够增值,没想到全是高仿赝品,全部打水漂了。
作为资深球迷,曹述凯喜欢赌球,也许实力和运气双双在线,中了不少场次,加上正常上班收入,虽然餐厅渔场赔了本,生活依然维持平常水准。
简盛江对黄金情有独钟,每年发行的生肖金他都不会错过。万万没想到,金价一路高歌猛进,比起最初的价格,已经翻了两番以上。股票亏的钱,金条给补上了。
在人们心目中,精明如斯的郭悟波,不容易看走眼,在他这里吃亏的只会是别人。事实打脸了,他偏偏在第一任女友身上投入太多感情,花了不少冤枉钱,最终还是一拍两散,人财两空。
在鲲网一次工作饭局上,五个人随兴聊到了投资理财话题。席间纷纷感叹,每个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以内该有的钱财,不属于自己的迟早要吐出去;认知以外的所谓横财,越努力越会离开自己。
当然,他们也颇为感慨世间万事万物的守恒定律和辩证法。诸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阴晴圆缺此消彼长,关了这扇门又打开那些窗等等,都被他们几位逐个拿来“下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