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辖、钤辖,快醒醒,出大事了!!”
六月初一中午,刘光世正在军帐中午睡,正做着登基九五、君临天下的春秋大梦,却突然被冲入营帐的王德吵醒。
“什么大事,有什么可嚷的,难不成辽军来了?”所谓大事,无非就是伐辽的事,可是刘光世分明听见外面并无任何喊杀声。
王德冲到面前,只说了六个字,彻底把刘光世给震惊了:“耶律大石,死了!!!”
刘光世赶紧一个鹞子翻身下了床,鞋也顾不上穿,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再说一遍,谁……谁死了?”
“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耶律大石怎么了?”
“死了!”
“耶律大石死了?”
“耶律大石死了!”
“耶律大石怎么死了?!”
“耶律大石被你捅死了!!”
确信自己没有听错之后,刘光世的脑子才慢慢从宕机中苏醒过来:“哪里来的情报,是真的假的?”
刘光世毕竟是穿越而来,他当然知道耶律大石本应该在之后的伐辽抗金战斗中再挣扎顽抗一下,随后带领残军向西投奔天祚帝。尽管后来被金军俘虏,但是还是设法逃脱,一路向西,最终在中亚建立一个幅员还算辽阔的西辽帝国。
这样的天之骄子,一代风云人物,自然是八字极硬的人。刘光世也曾一度觉得那日自己没有最终下狠手刺死他,有可能是因为耶律大石命硬。
如今听到耶律大石的死讯,刘光世却还是不敢相信。
“你怎么知道耶律大石的死讯?”刘光世皱着眉,一脸疑惑地盯着王德。
王德赶忙解释道:“大约正午时分开始,军中都在传,这会儿已经传遍军营了。”
“为什么都在传这个,你知道吗?总得有个凭证吧,辽军发讣告给我们了?”
王德摸摸头:“那倒没有,我也不知道是为啥,但是我看军中都在说,又是个这么大的事,就赶紧来报给钤辖知道了,要是耶律大石真的死了,又要恭喜钤辖立下大功了!”
刘光世大概明白了,叫上王德赶紧往西路军统帅部的中军大帐去了。
当刘光世到时,大帐里刘延庆、辛兴宗、王渊、刘光国等人都在帐中了。
刘延庆看刘光世也来了,开口说道:“果然各位都听说了耶律大石的死讯了,诸位怎么看?”
“……那个,我先问下为什么都在传耶律大石死了?”刘光世率先发问。
其余众将一脸难以言喻的表情看着他,脸上的表情仿佛在说:“你自己刺了人耶律大石一枪,你自己心里没数吗。”
倒是辛兴宗先明白过来:“哦,自从那日夜奔白沟河后,刘钤辖的本部兵马被排在军阵最后方了,因此看不见前线情形。
“是这样的,刘钤辖一举粉碎了耶律大石偷渡南岸的计划之后,辽军又从后方调了不下两万人到前线,已经在范村附近扎住营盘。
“而今早辽军军营中竟然全都举起了白旗孝幡,应当是有重要人物在军中丧命。”
听到此处,刘光世恍然大悟:“因为耶律大石那天夜里吃了我一枪,所以大家都怀疑是耶律大石死了?”
辛兴宗点头:“正是如此,因为辽军军阵距我军不远,各部军士都看见了辽军举丧。而你刘钤辖神兵天降把耶律大石挑下马来的事迹早就传遍军营了。所以军中都传是耶律大石死了,刘钤辖的本部兵马被安排在后方扎营,因而可能只听见传言,却没有看见对方的阵势。”
“原来如此,果然是八卦传的比军令还快。传到后方连如何推理出来的都不见了,只在传耶律大石死了。言之凿凿,仿佛看见了耶律大石的尸体一般,果然是三人成虎。”说完刘光世苦笑着摇头。
辛兴宗眉头一皱,问道:“刘钤辖这话什么意思,你觉得其中有诈吗?”
刘光世说:“我其实也拿不准,我那日只是刺中了耶律大石的肩膀,但也确实扎穿了,在他肩上留下了个透明窟窿,会不会让耶律大石不治身亡,我不清楚。只是这样不合情理……”
“刘钤辖是说,如果辽军统帅毙命,辽军应当秘不发丧,以免动乱军心对吧?”
刘光世看向辛兴宗,点了点头:“不错,如今辽军非但不控制消息,反而大举为耶律大石举丧,只怕其中有诈。”
刘延庆摇了摇头:“平叔此话不对,这能有什么诈呢,难道诱我军去劫营?可如今我大军只能在南岸观望,他耶律大石诈死,我军也不会进攻,岂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刘光世抬手搓了搓额头:“父亲这话倒也对,诈死自然不能诱惑我军去结营,但是……如果辽军的目的是反过来,他们想要来进犯我们呢?”
辛兴宗抢过话头:“刘钤辖的意思是,耶律大石的诈死,和那日里的疑兵一样,不过是障眼法而已。那日疑兵是为了牵制我军力,今日诈死是为了松懈我军心?”
“正是如此,依我看,耶律大石不仅没死,甚至可能正在辽军大帐中策划对我军的袭击。”
刘延庆不解:“宣抚司昨日传军令不是说了辽廷已经要投降了吗?”
刘光世又把自己的分析说了一遍,诸将也都认可耶律大石和萧干这两个主战派坐拥十万大军,完全有可能率先挑动战事,对抗辽廷的降书。
辛兴宗点头说道:“这确实是件值得忧虑的事情。但是我在想,如果耶律大石确实是死了,恐怕对我军也不是什么好事。”
刘光世听到这里,忽然好像有一道电光在脑海中闪过:“辛统制是说……哀兵必胜??”
辛兴宗开口解释道:“不错,辽军此次增兵,一是那日杨统制和刘钤辖在野渡口击碎耶律大石的偷渡阴谋,让辽军不得不再重视我军战力,因此由调数万兵马南下防备我军。
“二是金军在北面持续威胁辽国,如今辽军再增兵南下,应当是辽廷决议投降之前,耶律大石要一战定乾坤,以免南线陷入胶着,无法回援北线。
“如果确实如刘钤辖所说,辽国前线的军队决意不降,那么如今已经是山雨欲来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