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能行吗?不是说需要Hayes Smartmodem 9600的调制解调器吗?”
武大微机室内众人都围在了一台计算机旁,而这台计算机COM端口通过串口线连接了一台Hayes Smartmodem 2400的RS-232接口上。
这台传输速率只有2400 bps的调制解调器,还是这帮人费了老大力气才借到手的。
毕竟没有接通国际互联网的这个时期,国内除了一些科研单位以外,很少会使用到调制解调器这东西。
“应该是没问题,他们说建议使用9600,但也没说2400就不行啊。”
“我问过了,V.32协议是向下兼容,可以使用V.22协议的2400。”雷子一边解释一边看准了时间准备第一时间进行拨号。
奈何,可怜的这雷子并不知道,一个小时前东工那边已经开放了拨入通道。
京城清北、魔都交大等高校的学生们拨入到东工网络实验室,成功连接了由Major BBS 2.0平台搭建的校园BBS了。
“我觉得这时候就可以拨进去了。”看时间距离23点没剩下几分钟,有些猴急的老王帮助雷子按下了回车键。
这时伴随着一阵从外置调制解调器内传来的美妙电子音,雷子看到了显示屏上出现了。
“CONNECT 2400/ARQ”提示他连接成功了。
等待了漫长的8秒钟后,屏幕上再次弹出新的字母。
Welcome to Northeast BBS!
[1] LOGIN(登录)
[2] NEW USER(创建新用户)
[3] GUEST(访客模式)
Enter choice:_(你猜??)
“我去了!连接成功了!”看到出现的页面,微机室内众人发出惊呼声。
“快!快登录进去!看看哪些院校连上去了?”老王同学再次发出怒吼!
如今的微机室内的众人,没有一个人向老王同学发出指责,而是都默默同意了老王同学的建议。
秉承着来都来的道理,他们肯定不会以访客模式登录,选择[2] NEW USER后雷子认真的输入了登录名以及详细的申请内容。
毕竟新注册用户还是需要东工那边的BBS管理员审批通过后才能使用。
至于用户名?想都没想当然是使用武大的英文缩写了,毕竟计算机世界杂志上建议使用大学的英文缩写登录。
完成注册后,众人再次陷入了漫长的等待之中。
“怎么不登录啊?”这次发出询问的不再是老王同学,而是另一位对流程不太熟悉的女同学。
“等待审批通过。”同样焦急的雷子不断用手指敲击着桌面。
可能是过了1分钟,或者是过了5分钟,反正众人觉得这时间度日如年的时候,他们收到了东工方面发来的审批通过提示。
激动的雷子准备登录时,界面出现了雷子最不想看到的提示。“NO CARRIER”
“这?怎么了?”
“我去,这时候掉线了?”
雷子看了一眼调制解调器的状态,确认没有故障是单纯的掉线后,再次拨入到东工BBS。
提示拨入成功后,雷子毫不犹豫的选择[1] LOGIN。
输入了登录名与密码后,他可算成功接入到主界面。
MAIN MENU
[1] Messages(讨论区。)
[2] Chat(实时聊天。)
Enter choice: 2
看到这页面后雷子犹豫了几秒钟,是选择[1]进入讨论区看历史留言呢?还是进入[2]进行实时聊天。
毕竟他要考虑到,他们使用的是2400 bps的调制解调器,每秒钟的传输速度最高才0.26 KB/s。
按照一页Word文档大小就是2KB左右计算,那下载1页文档就需要10秒钟的时间。
“犹豫什么!管他行不行,我们先进实时聊天。”老王同学没有给雷子继续犹豫的时间,帮他进行了选择再次按下键盘。
*** You entered Main Lobby ***
[THU] Anyone here?
[FDU] Yes! How's your modem?
[SJTU] 9600!
[UESTC] 2400!
[SZU] 9600!
[SysOp_N] Welcome WHU
看到屏幕界面上,不时会弹出的字母,屋内众人激动不已,他们已经开始通过用户名缩写猜对方是哪所高校。
“你看看,不止我们使用了2400,这UESTC也不是也使用了2400了吗?”
很显然,并不是所有高校能弄到9600的调制解调器,后续进来的高校大部分都是使用了跟武大一样的2400的调制解调器.
当然更多院校的同学们,因为没有能借到调制解调器,无法第一时间见证首个面向所有高校开放的BBS。
东工网络实验室内,留在现场的众人看到接通用户数量达到21以后并没有继续增加。
为了尽可能的照顾全国院校,沈城的这些高校并没有选择这个时候接入到BBS。
“跟预估的差不多。”双眼布满血丝的刘聪站在BBS管理后台服务器旁。
他原本以为能连接上三十多个,结果却未能如愿。
至于把五十个都跑满,那只是存在于理论上,毕竟此时全国拥有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类高校也就是五十多个而已。
“这已经不错了,第一天就有20个院校能连进来。你看这里百分之六十都是使用的2400 bps的调制解调器。”站在刘聪后面的闫明打着哈气说道。
“再说了,这也就是开始而已,我觉得过几天会有非院校实验机构会连进来。”
“嗯,确实李教授接到了不少电话,说想要接入到我们BBS内,但被他都拒绝了。”刘聪点点头同意了闫明的说法。
毕竟这东西搭建的最初初衷是给国内的院校使用的校园BBS,让非院校的实验机构也连进来就有点不好了。
“闫明,这套设备……”刘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毕竟如此昂贵的捐助让他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没事了,我这是为了国家建设添块砖。”闫明嘴上说着轻巧,但内心还是有些肉痛。
但他还是秉承重生者的理念,钱这东西属于身外之物够用就行了。
“再说了,我这边李家村产业园未来建设完毕后,还是需要你们这边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呢。”
虽然李家村产业园此时八字没一撇,只是存在于地基之中,闫明还是向刘聪发出了技术支持的邀请。
正好借着这次机会,直接把李家村产业园搭建成未来的数字化产业园。
“没问题,李教授说了,就算你们没有捐赠这些设备,只要技术上有需求,我们还是会全力支持。”
其实,刘聪的想法和李教授如出一辙。对他们来说能参加数字化产业园的建设,也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
“对了,校园BBS这边也稳定了,我们退下来的那些设备,你需要我什么时候帮你们搭建起来?”
作为回报,刘聪这边也会通过东工网络实验室退下来的设备,帮助闫明在东工科技园的服装工作室内搭建起一套升级版的李家村BBS系统。
毕竟闫明自己搭建的那个草台班子UUCP网络,跟面前成熟的系统比起来,实在是太幼儿园化了。
“我不着急,我那套系统跑的还行。”闫明嘴上说的客套,但内心还是希望越快越好。
因为他这套系统在东工科技园内搭建的话,可以借助东工的资源,使用一条E1(2.048 Mbps)级别的专线连到邮电局。
虽然这无法与东工实验室拉的三条E1(2.048 Mbps)线路相比,但对于闫明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已经绰绰有余了。
随着老舅王勇义那边的跑环速度的加快,闫明也需要考虑在沈城以外的省内其他城市建立站点了。
毕竟在区域保护明显的这个时期,除了黑河交易站点是因为有制材厂和木材公司合作顺利建立以外,他也很难在外省建立交易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