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人摇了摇头:“我怎会做这官府的鹰犬,我等本就是在芒砀山聚义,最近听说山东梁山义军势大,便要投奔,却怕汝等小觑于我,又因史进无礼,所以在此处争执。”
刘备听这番言语,心里一喜,紧接着说:“既是如此,道长可罢了刀兵,你我合在一处,共成大事!”
边上的蛮牌手项充却道:“俺们前来投奔,却见你处兵马土鸡一般,莫不如兼并了你等,尊我樊瑞哥哥做大!”
后面张清怒道:“竖子安敢夺天命!”说罢挺枪跃马直取项充。
项充步战来应,斗了几个回合,项充数发飞刀奔向张清。
张清笑道:“敢在爷爷这里逞能!”连发飞石击落项充飞刀,又有数个石子,打在项充手腕、膝盖,项充被击倒,蛮牌也掉落,张清在马上揪住项充,回到阵中。
对花荣说,捉得敌将换我们兄弟来!
花荣也出马,这边李衮相迎。樊瑞见项充被捉,便披散头发要做法,刘备见了,在阵上高声喝到:“休用旁门左道!”
樊瑞被这一喝,分了神,竟然做法不能。
就这么一会儿,李衮的标枪也被花荣的箭射掉,又用枪杆打晕捉回去了。
樊瑞见了对方手段高强,当即也不敢迟疑,凝心聚神,施起法来。
刘备见这次喝止不住,便命令前排军队徐徐后退,却见前方土地龟裂,冒出黑烟。
一时间刘备这边军中竟然有些骚动。有人不住的后退脚步,刘备急忙喝止,又令将领不许冲阵,只对凌振道:“就是此刻!”
凌振当即下令开炮,一时间风雷大动,风火炮、金轮炮、子母炮大作,炮子向那黑烟中落去。
只打了两轮炮,那黑烟就迅速散去,只见那道人披头散发,往城里奔逃。
刘备急忙命人去追,可惜就差一步,城门关闭。
就见那道人在城头指挥众人搭法台,刘备纵马在城下高叫:“非是你等胜我,实是这旁门左道疆场少见,我军才失利。如今若成大事,应该仁义为先,疆场勇武,才能安定天下!似你这般,只是争夺强弱虚名,怎是成大事!”
那道人在城头不答。刘备接着道:“汝既修道,应该清静无为,如今用道法在疆场逞能,非正道也!不如你我交换俘虏,来日再作理会!”
樊瑞答应,当下派人把史进、杨春、韩滔、彭玘用筐坠下城去,刘备也留下项充、李衮后才退军。
刘备回营寨之后先是安慰了四员将领,又见到四人身上无伤,衣服整齐,方才知道,那混世魔王虽然叫魔王,却没有虐待俘虏。
又与众人商议如何破敌,凌振兴奋的说:“明日里我多多准备炮子,管教那济南府城门灰飞烟灭,且看那贼道人的法术灵还是我的火炮灵!”
刘备却道:“我见此人有匡扶天下的志向,一开始也是打算投奔的,只是这道法在疆场上无所不利,便有些自大而已。若是能收服,对以后的事儿大有裨益!”
花荣道:“这类人自恃本事了得,无人能敌,需要堂堂正正降服,方才能为我所用。刚才那将领被我和张清擒得,也都心服口服,若不是换将恐怕现在也已经投降了。”
刘备点点头,他明白这种心理,凡是普通人一旦有些超人的本领,哪怕是稍微有过人之处,便爱飘然自得,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直到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遇到比自己更厉害的人。
这种恃才傲物的人刘备在上一世也见多了,自己即使是用大炮击败那道人,他也不会诚心投降。
现在只希望那公孙胜来,这次一定要留住高人。又想到,那樊瑞刚才还在城上搭台子,不知道又有什么计划。
与此同时樊瑞与项充、李衮也在商议。
项充一边揉着手腕一边说:“如今我算是服了,我只以为自己的飞刀标枪全天下除了李兄无人能抵得上,不料那白脸小将用石头子就轻轻松松破了我的飞刀!”
李衮也说:“捉我的将军端的是神弓,我的标枪刚刚出手便被那箭钉住,我也是不曾得见,如今不如就投了他王伦吧。”
樊瑞沉吟:“我等与他们厮杀,已然刀兵相见,他们不曾破我道术,我怎能服他。若是这样就投降,恐怕到了那边,秋后算账了。”
二人再劝投降,樊瑞说:“明日里先显示手段,再说投降的事儿,若不如此,到了那边王伦也会小觑二位贤弟。”
二人快怏退去。
第二日,刘备又率人攻城。只见济南府城门紧闭,城楼处却有一个法台,只有樊瑞端坐中央。
刘备令凌振调整炮口指向城门道:“樊瑞道人,我等都是义军,莫要在此厮杀了,且打开城门,你我一同匡扶天下。”
樊瑞不答,只作法不停,刘备等了一会儿,心里也暗道:“此人内心如此执拗。”
便要凌振发炮,凌振还不待发炮,天上忽然掉下雨点,浇灭了炮上火线。丝丝细雨下的稠密,凌振这边却是哑火了。
樊瑞笑道:“王头领,我等本来就是要投奔,只怕你小觑我等,如今小道做了个小小的法术,头领若是破了这法术,小道愿意献城投降。”
刘备看着这稠密的雨丝,皱眉道:“这可如何是好?”
手下众人都说,不如强攻城池,杀了这贼道人,夺了城池!
刘备正不置可否时候,就见阵边两匹白马赶来。马上之人正是吴用和公孙胜!
却说那吴用自从讨令去找公孙胜之后,便与白胜一起寻访。可是这城中酒肆茶社都去了,不见半个道人,吴用只好又投到城外。
在城外吴用寻访了几个道观,也不见公孙胜。吴用又问道术之事,这些寻常道人却不会,只能瞧瞧八字,算算命而已。
这吴用苦恼不已,又见天色已晚,依稀见前方有个小庙,与白胜商议一下,就在这庙里过夜。
吴用拍打庙门,里面出来个道童,说了借宿之事,道童去报主事的道人,就见这道人:黑色道袍,八字胡,三角眼,身后背着一把宝剑,不似正经出家人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