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灼列阵已毕,就见对方只有那王伦,摆出两才阵,背后只有几名偏将。
大喝道:“今日合当我破贼!”当下就令连环马在前冲锋,等到敌阵混乱,再去厮杀。
呼延灼一马当先,冲向王伦,那寨主使用出双剑,斗了几个回合,见后面连环马来,当即败走。
梁山军一撤,呼延灼急忙命令连环马全速冲刺,梁山军望之皆急速溃逃。
呼延灼见此,忙令官军后队也大举压上。一连追赶敌军十多里,官军后队步兵已经掉队,连环马两翼的弓箭手也跟不上了。
就在呼延灼队伍脱节之际,忽然从两侧杀出两支人马直直冲杀自己后军。
呼延灼的连环马在前方,与那孙立和徐宁首尾不能相顾。
有人劝说,赶快回兵救应,呼延灼也自迟疑。
要知道,这连环马冲阵虽然勇猛,但掉头再变化阵型,却是极慢。呼延灼举棋不定之时,那王伦又舞双剑前来撩拨。
“汝军阵已乱,还是速速投降,免于厮杀吧!”对面寨主劝道。
“我世代为将领,安能投贼!”呼延灼又来战刘备。
“如今你为将是在为虎作伥!并非忠义!”对面扔下这么一句话,虚应付几招,又败走了。
呼延灼血气上涌,当即命令连环马全速去追。
左右将领皆劝,呼延灼道:“虽然中计,但若是捉了敌人头领,依然能大获全胜,且看我连环马立功!”
当下催促马军全速追赶,不管后军战况。
就见前方敌军越跑越分散,到最后,只有十几个骑兵相随,呼延灼焦急,一路追过去。
却不顾四周环境,就见前方头领突然停下马来。呼延灼大喜,自己冲下一个缓坡,一马当先却不防缓坡之下就是个盆地。
这盆地都是半人高的野草,连环马冲击起来难以停止,只眨眼功夫,三百人马都进了这草甸。
呼延灼暗道不好,急忙命令向前走出草甸,可不防才纵马奔跑几十步,却失陷在陷坑里面。
等他狼狈爬出,就听见后面人仰马翻之声,原来这草甸前方都是暗坑。
连环马的弊端就显露出来,若是有个掉落,必然连人带马。一时间,人喊马嘶,受伤的战马和士兵就有数十个。
呼延灼见自己的连环马失陷在这里,正在焦急,就见草甸四周围满了敌军。
各个拿起火把,怒目而视。
刚才的头领也折返了回来。身后是林冲与吴用,就见他面带微笑的抱拳道:“将军今无路矣,请将军莫要一意孤行!”
刘备这样说。
原来,当日里,众人见了公孙胜道法,都惊为天人。刘备方要下去与公孙胜相谈,但一晃,公孙胜却不见了。
刘备知道此人乃是世外高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就也不强求,回到营寨商议如何破连环马。
刚才连环马的气势众人都看见了,这次气势远远比上次的要大多了,也更加直观。
大家商议半夜,终于定下了计划。
刘备亲自为饵,故意诈败,哄骗呼延灼向前。等连环马与后军分离,卢俊义、张清、董平、花荣各领一支人马攻击后军,让他们首尾不能兼顾。
随后林冲、吴用在前方埋伏接应,曹正、杜迁准备火把,并带其余兵士连夜在草甸挖坑。
呼延灼见刘备,必然会紧追不放,这时候卢俊义等安心破敌,随后再摧毁城外营寨。
随后两军会合,再共同攻城,打下青州。
商议已定,众人按计策行动,又等了几天,安排妥当,才去挑战。
刘备没想到计划如此顺利,因为时迁处传来情报,得知连环马被拆分了。
就推算出呼延灼必然与那慕容知府不合,而且急躁之下必然中计。
于是就趁机挑战,引呼延灼来追。
刘备一边跑一边没来由的想起,这次行动像极了博望坡,恐怕就算是孔明见到我此番计划也会称赞吧。
果然,这次行动到目前为止,大获成功,刘备也自高兴,看着呼延灼和连环马,不禁又起了惜才之心,于是亲自劝降。
呼延灼看着周围军兵的火把,又看了看自己脚边的野草,在细听远处喊杀之声,呼延灼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当下闭口不言,内心也在挣扎,对于对方他是极其敬佩的,但是自己毕竟将门虎子,若是投降反贼,只怕有辱名节。
刘备却不急不忙的说道:“将军爱惜名声,可那些官员不爱惜,如今就算放将军回去,将军战败,也恐怕难辞其咎了。那慕容彦达杀害秦明全家,这种小人,如何能容你?”
呼延灼似乎被说动,低下头去思索。
“况且……为将军之虚名,就要葬送你身后的兄弟们么?此等精锐,不应该殒命于此,为国效力,开疆拓土方为正途。”
呼延灼心思一动,要知道,自己训练这连环马,一方面是祖传的部队,另一方面,更是得知北方的辽国、金国最擅长重骑兵。
他一直寻思,我中华男儿,也要有一支不惧外族的铁骑!
呼延灼回头看了看,只见三百连环马军,盔甲不整,都看着自己这个主帅,敌军的火把在他们眼睛里跳动。
他知道,只要一声令下,这些自己的精锐定然会为自己死战。
只是……就算是自己在这精锐的掩护之下逃出去,余生又怎样自处呢?
“唉,也罢!”呼延灼长叹一声,扔了双鞭,丢掉佩剑,跪地乞降。
刘备大喜过望,上前搀扶,好言安慰。又叫连环马军回营休息,并许诺这支部队仍然由呼延灼统领。
众人聊了许久,这时卢俊义也回来了,就见卢俊义、花荣、董平、张清四将领,活捉了孙立和徐宁。
两个将领被伏击,一上来二人就被花荣的飞箭和张清的飞石射中战马,卢俊义、董平趁机活捉了二人,官军见了,便做鸟兽散了。
二人见呼延灼已经投降,也没有抗拒,便也投降刘备。
刘备又好言相劝孙立,说明栾廷玉之事的原委,又令花荣赔罪,孙立也无法追究,这事情便也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