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那秦明还要去青州,众人苦苦劝住,最终刘备答应,拿史文恭和慕容知府人头回来,秦明才安心养伤。

根据校事曹来报,那呼延灼正驻扎在清州城外,!刘备便引军杀到青州城。

两军相距二十里,刘备亲自探查地形,见有一草甸,中间低洼,四周都高,中间的草都半人高。

正值秋季,草色渐渐枯黄。

刘备见了,朗声道:“此处就是破敌之处!”

便下令,在此处前方扎营。

随即,引兵到青州城外挑战。

呼延灼听说敌军已经到了,便排开阵势,与孙立、徐宁在阵前迎敌。

只见得梁山军马比前几日多了许多,旌旗遍插、军容整齐,更有数个新的将领和旗帜。

当下吩咐连环马在后暗暗准备。

这边刘备见呼延灼虽然败了,仍然能整军再战,也暗自夸道:“此人将门之后,的确帅才。”

又回头道,“谁打头阵?”董平第一个出马,叫道:“小弟愿去!且看那双鞭能敌我双枪否!”

随即上阵,大叫呼延灼前来。

呼延灼见来将点名,也纵马上阵,喝到:“敌将何人?怎助贼不助官?”

“呸,真正的贼在你身后的城里!你这厮做害人家眷之徒的犬马!贪官佞臣你也保,无目之人速来受死!”

这董平自从投降刘备,常常被刘备的仁义感化,二人初次见面虽然不快,但刘备终是气度恢宏、仁义豪迈,董平日久遂内心敬服。

董平这人跟着刘备也是处处学他,今天骂慕容知府杀秦明,却全然忘了自己身上的事儿了。

二人话不投机,当场动手。双枪与双鞭斗在一团。

一个是双鞭,一个是双枪,都是双手武器,董平勇猛难当,双枪招数本就古怪,再加上他大开大合,两臂齐齐摇动,犹如雄鹰展翅。

呼延灼将门之后,家传鞭法最是稳重,双鞭守住门户,循循而进,摇动双臂时候,时攻时守,端的水泼不进。

董平大红头盔,背后两杆护心旗风中飘扬,枪法迅捷无比,仿佛朱雀临凡。

呼延灼墨绿色头盔,崭新的绿色战袍,双鞭老成持重,犹如玄武重生。

二人正是对手,一连作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两阵边上无不喝彩。

这边徐宁焦急,前者作战,自己截杀刘备败军,不但没有斩获,反而被射中了,幸亏有宝甲护体。

此番阵上那白马银枪的将军还在,于是也上前用枪一指喊道:“那白袍将,敢与我斗枪法么!”

花荣见了,道:“正愁无处舒展筋骨!”向刘备请示之后,便上阵与徐宁斗在一处。

有诗为证:一金一银两杆枪,上下翻飞赛蛟龙。

金枪带着大大的倒钩,用起来钩挂连环,招式江湖难见。

银枪通体前刺,迅捷无比,里挑外划,更有独到之处。

刘备阵前见了,说道:“那便是能破连环马的徐宁,最好生擒之!”

卢俊义听了,当即道:“小弟去擒他!”说罢纵马上阵。

这边孙立道:“贼将休要以多欺少!”也使用长枪上阵,单鞭却是背在身后了。

二人也斗在一处。六人斗不多时,突然天空一声炸雷,刘备还以为敌军用炮,等再看去,却是大雨要来了。

说话间,大雨倾盆,阵上六人还在死斗,董平、呼延灼不分胜负,花荣对徐宁稍稍上风,孙立对卢俊义却是难受,枪和鞭都用上了,却也是左右支撑、败象已露。

刘备和城上的慕容知府都鸣金收兵。

刘备向呼延灼大喊:“今日又是大雨,将军且回去休息,明日放晴再战,今日大雨我便不劫营了!”

说罢引兵退走,呼延灼也不敢追赶,也自退回营里。

刚一回来,史文恭却从城中出来,见到呼延灼道:“小人有计,可破敌军!”

却说这史文恭包裹着手臂,还来呼延灼营帐之中献计。

因为他今日在城池上看到了阵前斗将,发现官军的确不是梁山对手,那卢俊义枪法似乎也有精进。

“都监有何妙计?”呼延灼问。

“将军何不效法那王伦,也来个雨夜突袭。今日大雨,梁山军前几天刚刚趁此取胜,必然没有防备。”

史文恭信心满满,“正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好,我看可行!”呼延灼当即采纳。

“小人预祝将军取胜,慕容知府还有用得到小人的地方,小人先回城了。”史文恭说完,却先告退了。

呼延灼看着史文恭的背影,神情复杂,因为刚才史文恭站起身的时候,露出腰带侧面,那水牛皮的腰带上赫然镶嵌着一颗熟悉的绿宝石……

呼延灼不再多想,当下安排孙立、徐宁等人准备连环马,下令三更天突袭刘备营寨。

刘备这边,今日相斗不分胜负,回到营寨。

“那厮正是我敌手!”董平道,他与呼延灼战斗,端的将遇良才,不分胜负。

“若是用弓箭,那徐宁必然被我射于马下!”花荣倒是愤愤不平。

“可惜这大雨,否则我定擒敌将!”卢俊义很是惋惜。

“大雨……”刘备自己嘀咕,随后又说,“这大雨不停,我等如何用火相攻?”

“哥哥宽心,这雨水下不了几日,待到放晴晒干了那草地,再去引诱他来攻。”吴用在一边宽慰道。

当下刘备令人在中军营帐摆酒,庆贺三位将军今日之战斗。

酒席间,外面大雨仍然是不停,天色渐渐黑了,众人还在吃喝。

忽然一道电闪雷鸣,营门口军士混乱。

林冲出营,喝到,“何事慌乱!”

有一个小卒单膝跪地禀报:“刚才那雷电击中帅旗,旗杆都焦了,因此混乱。”

林冲把帅旗拿着,向刘备禀报。

刘备虽然不是迷信之人,但中军帅旗不稳,仍然不是吉兆。

于是询问众人,众人直说自然之理,纷纷宽慰。

这时候突然帐外有人说话,“此不祥之兆,今夜必然有人袭营。”

随后众人向门口看去,一个仙风道骨的道人走了进来。这人不知什么时候,居然走进了营地,又来到了中军。

满屋子的高手居然无人察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