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山第五次整理衬衫领口时,桂花香混着拿铁蒸汽漫过鼻尖。创业社区路演现场,他盯着投影幕布上“智能茶饮系统”几个字,手心在西装裤缝蹭了又蹭。老洋房改造的梧桐里创客空间正飘着细雨,落地窗外徐汇滨江的轮渡鸣笛穿过百年樟树,与他腕表秒针的咔嗒声叠成双重倒计时。
“林先生要不要尝尝我们的特调?”素白手腕忽然从青瓷屏风后探出,鎏金茶盏盛着琥珀色液体晃开涟漪,“正山小种撞燕麦奶,沈小姐研发的隐藏菜单。”他抬头撞进双含着笑意的杏眼,女子鸦青长发用木簪松松绾起,米色针织衫沾着星点茶渍,袖口露出半截墨绿旗袍滚边——等等,这好像是十分钟前在走廊扶住那个差点摔倒的投资人?
“我叫沈桂晓。”她仿佛看穿他的困惑,指腹抚过茶盏冰裂纹,“不是服务生,是来听您路演的。”沾着奶泡的唇角微微翘起,“不过您要是紧张,我可以去帮您续杯咖啡。”林平山耳尖发烫地摸到西装内袋,母亲硬塞的龙井茶包硌着玫瑰金胸针,今早出门前老太太念叨的声音又在耳畔炸开:“见投资人要带伴手礼,别老显摆你那冷冰冰的机器。”
“沈小姐要不要试试这个?”他鬼使神差掏出茶包,铝箔包装在射灯下泛着青芒,“智能茶饮机的初代测试品,能根据心跳数据调整浓度…”声音戛然而止,对方皓腕上的智能表突然亮起心率过速的提示。沈桂晓低头轻笑,发间木簪的流苏扫过平板屏幕上的融资金额,“林先生知道投资人最怕什么吗?”她将茶包贴近鼻尖轻嗅,睫毛在瓷白脸颊投下蝶影,“怕创业者把情怀做成标本。”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但您的茶包有阳光晒透青石板的味道。”
警报声就在这时撕裂空气。林平山团队研发的第三代茶饮机突然开始疯狂出杯,茉莉奶盖在投影幕布泼出写意山水,机械臂抽搐着往珍珠奶茶里加第五份芋圆。他冲过去拔电源时撞翻麦架,却在漫天飘落的宣传页里看见沈桂晓踩着细高跟跃上操作台,珍珠耳坠划出流星弧线。“不是电路问题。”她抽出簪子插入散热孔,檀木发饰尾端竟藏着微型螺丝刀,“云服务器被DDOS攻击,有人在用虚拟订单挤占带宽。”
林平山半跪在地检查主板,嗅到她旗袍下摆掠过的白兰香。这个距离能看清她修改代码时鼻尖沁出的汗珠,睫毛每颤动一次,屏幕上的错误日志就消失三行。当重启成功的蓝光映亮她侧脸时,他忽然想起外婆说的西湖龙井——非得是清明前带着露水采的嫩芽,才能在玻璃杯里站成青翠的竹林。
“程序错乱时还记得优先保护核心算法。”沈桂晓晃着不知何时拷贝的U盘,修复代码在屏幕上跳成萤火虫群,“就像你刚才护住老太太茶包的动作。”她将簪子插回发髻,墨绿旗袍掠过满地狼藉,“要不要试试传统茶庄 物联网的故事?我认识永康路上倒闭的蝴蝶牌缝纫机厂,改造成智慧茶室正好。”
雨滴开始敲打玻璃穹顶,沈桂晓的珍珠耳坠随她弯腰的动作轻晃。她捡起地上印着“山岚科技”的胸针,指尖擦过被奶泡糊住的篆体logo,“平山带雨青如黛,好名字。”转身时旗袍开衩处闪过丝袜蕾丝边,林平山突然被这句诗烫了耳垂——那是他去世的茶学教授父亲,从《茶经》里摘的句子。
三个月后,当林平山站在改造完成的蝴蝶茶室二楼,看着沈桂晓用虹吸壶煮碎银子普洱茶时,仍会想起那个弥漫着焦糖味的暴雨傍晚。智能茶饮机在背景里咕嘟作响,她握着茶针撬开茶饼的样子,像拆解某种古老的情书。此刻夕阳正穿过苏州河面,把沈家老爷子珍藏的五十年代茉莉香片镀成金箔,老人戴着老花镜研究智能点单系统,突然指着屏幕惊呼:“这个推荐算法,怎么晓得我1963年在曹家渡供销社买过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