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切稳定了,赵五儿在兵部挂名兵部尚书一职,但他放权给下面的两个侍郎统管兵部工作。
除非特别大的事,否则都是两个侍郎管理。
皇上及全体文臣武将都不敢对此有任何异议。
笑话,那是一手就能弄死十几个几十个武官的狠人,谁敢得罪。
而兵部两个侍郎都是赵五儿自己提拔上来的,其中一个更是自己的亲信。
这样,朝廷上的事情,有什么特别的他都会过来汇报给自己。
自己倒不是想插手什么,但不能做聋子。
而赵五儿也给皇上和众位大臣一个自己特有的习惯,那就是她可以不定时上朝。
就比如,在赵五儿的提议下,禁止女子缠足。
并且严令凡是在给女子缠足的,父母都要受到游街处罚。
赵五儿也想了,如果罢官或者罚银子,都不现实。
毕竟这时候的官实在太少了,被金人给屠杀了八成。
在罢官就没人当官了。
而罚银,在这样的严令下,还给女子缠足的人家是不在乎那些银子的。
那么,就让他们丢脸。
凡是给女孩子缠足的父母,都戴枷游街。
要是父亲当官的,那就在他下朝后再戴枷游街。
古人都是特别爱面子的。
在一个官员给女儿缠足被发现后,赵五儿想立一个典型,亲自指挥兵士们把该官员和他妻子戴枷立于闹市上。
之所以赵五二亲自下场,是因为,通过调查,顶风给女儿缠足的居然是这个官员的妻子。
原来,那天下朝回家,他就听下人回报,说今天夫人请了裹脚匠回来给他们六岁的小女儿缠足。
这个官员一听,立刻去找了夫人,责问她说:“夫人,现在朝廷三令五申不允许给女子缠足,你怎么还给闺女缠呢?这要是传出去,官儿做不了,脸也丢尽了。”
没想到他夫人说:“官人,咱们一个五品小官,谁会关注咱家的事?再说,女人不把脚缠上,踩着一对大脚板,将来怎嫁得了高门?你看吧,别人家肯定也都会像咱们一样,偷着给孩子裹脚的。”
官员也就由着夫人了。
赵五儿通过几世以来的调查知道,那种当家男人死盯着自己女儿是否裹脚的不多。大多数都是当家主母极力主张给自己女儿缠足。
而一旦当家主母决定不给女孩子缠足,男人也就那么一说,随后也就不管了。
而现在这对夫妻,这个夫人明明在金人围城俘虏这些官员女眷的时候,她也在其中走了大半天的路。
要不是赵五儿的解救,她那双小脚能坚持走多远还真不好说。
没看当时重回京城的女人们,每个人的双脚都血淋淋的。
可有了那样一段经历,按赵五儿的想法,就是朝廷不下达禁缠足令,这些高门大户的女主人也不会在给自家女孩子缠足了才对。
难道自己受苦了,也不能见得同类好,哪怕这个同类是自己女儿吗?
可赵五儿就奇怪,有自己这个解救他们的女神,实际上在他们这些贵妇人眼里女煞神一样存在的人极力推行禁缠令,她们却丝毫不惧那些惩罚,顶风作案,她们是在用这种行为无声地抗议自己吗。
赵五儿很清楚,别看自己救了他们所有人,可这个城里的贵妇人们,都是瞧不起自己的。
她很清楚这一点。
于是,这对夫妻,她决定拿他们作典型。
因为他们夫妻双方都是官宦之家,双方都是一个大家庭。
南方父亲是朝堂上的二品大员,女方父亲也是外面巡抚级别的。
而这对夫妻还有亲生的三个儿子。
这样就好办了。
当然,这边让他们游行示众的时候,那边也派人给那个可怜的女孩子放足。
并且,找五儿发现了一个漏洞,那就是城里的裹脚匠。
于是,她把城里的四十多个裹脚匠们都集中到了一处,让他们供出这段时间,也就是朝廷下令之后,他们都给那些人家的女孩子裹足了。
这么一通查下来,又揪出了六十五个人家。
这六十五家,只有两家是普通的小市民,其他的都是官身和富商之家。
赵五儿看着六十多个女孩子,最大的都九岁了,最小的才四岁。
他们全部都是脚趾骨骨折。
让大夫们仔细看了,有十几个脚趾断骨处都长好了,其他的都重新放足。
赵五儿这个气啊。
她决定想处理这些裹脚匠。
让其中几个从上面政令下来后在没有出过手的几个人,开始给这些裹脚匠裹脚。
当然,这些裹脚匠都是女人。
在他们的脚趾骨被掰断的那一刻,他们就开始求饶了。
赵五儿没惯着,把所有人的脚趾骨都掰断了后,也没裹上,直接告诫,如果再犯,下次就把他们杀了,然后掰断他们儿女的脚骨。
放了这些裹脚匠,赵五二又对准了这些官员富商等。
挨个查验了这些当家主母,除了个别的,大多数都是小脚。
于是,赵五儿又下令,让游街的那些女人们都坐下,然后把她们的脚都扒掉鞋袜展示。
这下子,所有女人都不干了。
赵五儿心想,让你们露脚你们不干,没有自己,你们在金国每天都是裸着上身,那她们也都受着了。
赵五儿狠下心,丝毫不管他们的喊叫哀求。
其中,有一个女人说:“尚书大人,我女儿是我婆婆主张裹脚的,我本不同意,奈何孝字当头,我也无法。现在替婆婆在这里受罚,可如果我的脚要是露出去了,我就会被休的。”
赵五儿听了,又接着问还有谁家是这样的情况。
又依次有几个说了出来。
然后,赵五儿让手下去各家拿人。
凡是这些人的婆婆活着的,都要拿来。
于是,游街队伍里又多了‘婆婆’这一特定人物。
赵五儿把那个主张孙女缠足的婆婆放在了最前面,把她那双小脚展示出来,她被羞得无地自容。
赵五儿冷酷地说:“你可以选择去死。”
老太太立刻老实了。
这边赵五儿的行动,让那些朝臣们都谨慎地在皇上面前弹劾她。
皇上也没办法。
整个国家的兵权都在人家手里,就是没有那些兵权,就凭人家一个人,谁该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