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快递?”
一桌人听到后,不由纷纷诧异。
五叔公问道:“阿升,你打算应聘邮局,做邮递员啊?”
叶东升笑着摇了摇头:“我要自己开一间速运公司。”
“自己开公司!”不少人都是面面相觑。
闲虾咳嗽了一下:“阿升啊,我虽然不是很懂行,但是速运公司这个,好像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了的。”
默默吃着饭的龙家骏在心中给闲虾点了个赞。
龙家骏虽然被称为大少爷,但并不是纨绔。在老爸挂了的情况下,他接手几十亿的龙氏集团几年时间,能够稳住基业,打理的井井有条,是港岛知名的有为俊杰。
龙家骏深知,速运这个行业确实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转的。
此时港岛最大的快递公司或者说快递业务,肯定是港岛邮政署无疑,同时还有一些国际快递公司如DHL,联邦快递也已经在港岛开展了业务。
不管是人力、物力还是资金,小公司和这些巨头都没法比,只能捡残羹剩饭。除非选中一条很小众的细分领域,专精于此。
不过龙家骏暗暗摇了摇头,他这个从大陆来的好大哥,哪有这个头脑?
不是龙家骏瞧不起他,而是他认为叶东升都没怎么在本港生活过,接触都没接触,了解都不了解,谈何发掘?怎么专精?谈何开公司?
叶东升也发现了众人眼中的犹疑和不理解,并未解释什么,而是笑着问道:“你们知道现在从港岛寄东西到大陆最快要多久吗?”
在座的几乎都没往大陆寄过东西,五叔公猜道:“1个月?”
闲虾摇了摇头:“应该要不了,快的话20天?”
“10天!”
听到这声音,叶东升看向龙家骏:“阿骏,你怎么知道啊?”
龙家骏见大家都看着自己,连连摇手推脱:“不是我啦,我听我亲戚讲的,他做生意!”
叶东升点了点头:“10天!国际邮政特快专递,也就是EMS。”
如今从港岛寄送邮件到大陆,就是两个途径。
不急的话,邮局普通邮件,根据路途,慢则两三个月,快则3-4周。想要更快的话,就是EMS,最快时间就是10天。
而这个时间,在1992年南巡之后,缩短到了5天。也就是92年后,从港岛邮寄东西到大陆,最快就是5天。
没错,就是这么慢,因为此时的港岛还未回归,隔着一道关口就是如此麻烦,再加上邮政受制于管理和某些繁杂流程的原因,效率远不及后世,最快速度也就是如此。顺丰也是因此才能够崛起的!
“表哥,10天有什么问题吗?”月光好奇问道。
习惯了后世高效的叶东升叹了口气:
“当然有问题,你不觉得这个时间太长了吗?长的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接受不了?”在场的依旧是都不理解,他们没觉得有什么,不是本该如此吗?
唯有龙家骏脑海中想到什么,隐隐把握到了叶东升的思路。
“去年《中英联合声明》之后,有不少港岛商人选择去大陆投资开厂都知道吧?”
众人点点头,大陆人工成本低大家都知道。
叶东升伸出手比划着:
“我打个比方,如果我是一个港岛老板,在大陆开了一家纺织厂,但是我突然要紧急送一份文件到大陆工厂,或是合同,或是报关单,或是什么材料,甚至是新设计出来的样品。10天的时间,如果你是这个老板,你等得起吗?”
月光立马摇头。
“那现在怎么办?只能派手下的员工亲自带着东西过关,甚至这个老板自己跑一趟送过去。
而现在,我开一家速运公司,专门替这些公司做速运,不用10天,我只用1天的时间,你觉得这些老板愿意出多少钱?”
龙家骏完全被叶东升的思路吸引了,口中不禁喃喃道:
“一个员工过关去大陆京海,额外补贴每天100,过一夜就是200块,交通费一来一回起码150,住宿费餐饮费要200,我让他跑一趟起码要给550块他才愿意!”
说句不好听的,现如今的大陆在港岛人眼里,就是野蛮之地,贫穷而又落后,犹如后世华夏看阿三一样。想让员工去大陆出差一趟,不给够钱有几个愿意去的?
叶东升大笑一声:
“没错,550块!这是一个老板让员工送东西到大陆的最低成本!
而现在,我不要550块,只要200块,24小时送到,你说这些老板和公司愿不愿意?”
龙家骏都呆住了:“那我都想排队找你送了……”
然后叶东升又拿起一份报纸,指了指上面一条新闻,龙家骏嗖地就凑了上来,这是一份《港岛商报》:
“据港岛贸易发展局统计,迄今为止,港商于大陆开设工厂已超过4万家……”
龙家骏又开启了计算机模式:“4万家,如果平均每家工厂1个月送一次,每单200块,一年就是9600万,如果每个月2次,那就是2亿!”
在座的众人都被这个数字惊呆了!
叶东升嘴角上扬,才4万家而已,要是让他们知道10年后这个数字翻了10倍,不知道会不会惊掉下巴。
后世很多人只知道顺丰快递做得好,但根本不知道顺丰怎么起家的。
1993年,王伟在港岛成立顺丰,就是这种送跨境快递的模式,而且只做港岛到顺德一条路线,靠6个员工1年赚到了700万,三年就上亿,后续业务拓展到全广,2000年前已经几乎垄断了港岛到珠三角的快件。
他靠的是什么?
是他的聪明才智吗?是他的敢想敢干吗?这些都不是主因!
是滚滚大势!是时代的浪潮!
是92年南巡之后,1年之间港商对大陆投了8万家工厂!是截至96年港商在华南地区开设了40万家工厂!
是港岛的制造业大规模内迁,以大陆这个廉价劳动市场为生产基地,以港岛为销售的“前店后厂”模式带来的机遇!
可以说,港岛到大陆这条线就是顺丰的命根子,是支撑顺丰一路发展壮大的绝对命脉!
王伟做得,他叶东升做不得?
93年的顺丰没了,今后只有85年开创的东风!
从今开始,他要让港岛到大陆这条线姓叶!
PS:京海即sz,别名鹏城,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哪里。
已改书名《港岛枭雄:从送东风快递开始》,正好和本章对应上了。
数据来源于《1980年以来香港经济地位的变迁》(彩蛋附图)
扑街作者求书单大佬帮忙宣传下,好像不怎么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