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达说了把钱带回去,宋怀军也不客气,直接抓起桌上的一沓半大团结就揣进了自己兜里。
不管是王常胜还是宋怀军,都不会有私吞这笔钱的想法。
王小二刚刚见钱眼开,也是为了减轻自家的负担。
秦达这边给老哥仨上了贡,那老哥仨罗锅子上山的时候,就不会打秦胜、宋怀军、秦强、王常胜他们四个的主意了。
这四个哥们弟兄,也是秦宋王三家已经开始挣钱的孩子,其中也包括秦胜、宋怀军、王常胜哥仨的媳妇。
秦达的三姐跟四姐也在林场上班,也一样要承担老哥仨的人命债。
这种事对三家的孩子来说虽然不太公平,但却是老哥仨共同的坚持。
如老秦头秦茂业所说,没有账簿上那一个个名字,哪有三家的十二个孩子?
而且在老哥仨的眼中,包括在京读林大的宋春丽,都不属于闯荡型的人物,儿女注定平凡,在老哥仨看来,拖累一下也不算什么。
老哥仨的十二个孩子,论学习男孩不如女孩,虽说秦达、宋怀军、王常胜都是高中毕业。
但宋二跟王小二的高中,还不赶现在的初中呢!
论心计,宋怀军虽说也不算太差,但却是秦家的秦强最鬼。
至于王小二,那纯属雷劈的货,做事不赶点子,挨揍最多的就是他。
宋怀军虽说没有继承宋老二的鬼,但对付一个脸上挂相的刘明山,还是手拿把掐的。
刘明山拿出钱以后,又从土篮子里拿酒,宋怀军跟王常胜对视一眼之后,就开了口。
“明山叔,酒不能喝了,揣着这老些钱呢,吃了饭我们就回去了。”
开口之前,先跟王小二对个眼神儿,就是哥俩之间的默契。
想着昨白天秦达说的铁匠铺转型大计,先见过五百,又见过一千五的两人心里也长了草。
按照小五子秦达的说法,如果叠打酸洗之后的刀具,配上骨头、玻璃装饰的刀鞘,真的能在牧区换东西。
别说一把刀换一匹马,就是十把刀、二十把刀换一匹马,甚至于一百把刀,那特么也是血赚的买卖。
一匹马、一头牛动辄上千,弄个百十把弹簧钢刀,再精工细作也用不上一个月的时间。
别说一百头牛马,就是换个十头回来,那也是纯纯的产值过万。
虽说宋怀军想的精工,跟秦达说的精工不在一个频道上,但也大差不差。
别说牧区了,就是工业化的大东北,也没多少人真正见过精工细作的玩意儿。
按照宋怀军想法做出的精工刀具,虽然会跟秦达说的有差距,但对牧区来说,没见过更好的,那眼前的就是最好的。
“宋儿、王儿,这挺老远来了,不在屯子里多待几天?我还想着让你们婶子,这几天多整点好菜呢!”
放下手里的酒瓶,刘明山说的这话,就是纯纯的客气话。
虽说没能喝上一场大酒,但刚刚那一千五百块钱,可是正正经经的一百五十张大团结,一张不带差的。
“明山叔,我爹我大爷给我们认下的两个弟兄,这两天要结婚,正是用钱的时候,咱们吃肉喝酒可以搁以后,小哥们结婚可是不能拖啊!”
有了宋怀军这话,桌上的酒,就从刘明山手里的六十五度北大荒,换成了刘明义泡的药酒。
一人小半碗,就算是酌量饮用了。
大铁锅烀的大块鹿肉,对一桌人而言,除了一个满口香没啥吃头。
比起辣炒鹿杂,略带膻味的鹿肉,吃的虽说过瘾,但终是差了滋味。
以吃饱为主的一餐饭,有秦达、宋怀军、王常胜三个大小伙子参与,吃的自然是风卷残云。
刘明义哥俩先三人一步吃饱,刘明山便说道:
“小秦,你两个姐夫回去,是不能捎点肉了?熊油你婶子也焅出来了,一百五六十斤呢,也一遭带回家。”
钱有了、肉跟油再送上去,刘明山的人情,双林矿的秦老大跟宋老二再怎么也得认下。
“明山叔,别都带走啊,带一半就成,剩下的我不还得吃吗?肉,你家里能多留也多留,我婶子烀这肉真特么香!”
秦达说这话,涉及到的就是事后的利益分配。
虽说知道刘明山会有额外的差价挣,但一码归一码,该分的秦达不会小气,不该拿的他也不能多拿。
“小秦,你就放心吧,我该留的一点也少不了,你们先吃着喝着,我给宋、王去找辆大马车。”
说着自己不会吃亏,刘明山也没忘了给宋怀军、王常胜安排回去的交通工具。
让两人搭过路的火车走,失的是情义。
从向阳屯到双林矿家属区,正经也没几步路,找辆马车不过是两三斤肉的事儿,不管是秦达还是刘明山都出的起。
“宋、王,你们俩只管坐车指路,路费就从小秦下的货里出。”
东北人热情之外,也不会因为热情耽误正事。
宋怀军、王常胜说了有正事,刘明山也不强留戚,吃饱喝足后,就离开刘明义家,去安排两人带回去的肉跟马车。
“三小子,那大母猪的肚,我也炮制好了,捡最好地场磨了一半,也让你姐夫拿回家去吧!”
刘明山走了,刘明义这边也有东西,除了已经磨成粉的一半野猪肚之外,还有一些泡水、泡酒的药材。
“刘叔,说了一家一半就是一家一半,既然磨了一半,那这一半咱爷们还得对半劈。”
将磨好的褐色颗粒分了一半,秦达交给了宋怀军,并言明这是给大嫂王丽萍的。
宋怀军、王常胜哥俩心里有大买卖牵着,吃饱喝足也不耽搁,使一条麻袋套了秦达弄来的那六条破枪,就奔屯部而去。
“二哥、三哥,回去给我三叔说说,昨夜里他给我那条破枪拉不开拴,你俩进城就别用马车了,做矿上顺脚的车,记住了!”
秦达最后一句,就是提醒两个姐夫注意安全,不能乘坐正常的交通工具。
煤矿的运煤车,就属于没法儿去查时间、路线的交通工具,那玩意儿随装随走,而且多半在晌午、傍晚人少的时候发车。
“知道了!哟……明义大爷,这是干啥的,又是枪又是炮,还有牛车、猎狗?”
王常胜在林场上班,不管是纯用枪打围的猎帮,还是有枪有狗的狗帮他都见过。
但狩猎队伍里有枪有狗,还有老牛车的,他还真没见过。
听懂了秦达的提醒,给了小五子回应,见到一群人背枪、牵狗、赶老牛,他不禁好奇的问起了刘明义。
“这是我们屯子的猎人队。”
猎人队,就是林区的村屯为护农准备的一支队伍。
但时过境迁,土地都分到个人了,很多村屯的猎人队也早已辉煌不在。
这就跟民兵差不多,这两年,秦达等人都能深切的感受到,县武装部训练场的民兵训练力度大不如前。
而民兵的水平也是一样,除了退伍兵以及之前的老民兵,现在的民兵在枪法上也一样大不如前。
别说跟秦达、宋怀军、王常胜哥仨比了,换做五六年前的大姑娘、小媳妇甚至于半大老太太的射击水平,都要比现在的二把刀厉害的多。
枪枪八九环,那时候只是民兵的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