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因安家的暗谋而心生疑虑,下令彻查安丞相在朝中与边疆的布置,使得朝堂之上再度掀起波澜。然而,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暗中更多的涌动和隐秘的势力正在逐步浮现。
苏青竹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她深知安家的权力基石已然松动,却也明白,这正是他们最危险的时刻。安丞相眼看权势即将瓦解,必定不会坐以待毙。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斗争,苏青竹决定布局下一步,将安家的余势彻底铲除。
数日后,苏青竹收到消息,一支来历不明的商队悄然进京。看似普通的商人,行迹却极为可疑,尤其是其中一位商队领头的年轻男子,面容冷峻,气度不凡,不似寻常商贩。更为诡异的是,这支商队并未向内务府报备,却能自由出入京城,甚至直接入住安丞相的府邸。
苏青竹敏锐地察觉到,这支商队很可能与安家有所牵连。她当即派心腹密探暗中监视,不久便传回情报:商队领头的男子自称柳瑾轩,是一名边疆商贾,专事边地稀有物资买卖,颇有财力,且与安家素有往来。
苏青竹隐隐觉得,这个柳瑾轩或许并非普通的商人。他在朝堂风声紧密之时现身京城,又与安家暗中勾连,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她决定安排人手接近此人,打探他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与此同时,苏青竹向太后报告商队的异常情况。太后闻言,眉头微皱,示意她进一步查清此事的内情。苏青竹借此机会得到更大的权限,以便暗中收集柳瑾轩的情报。
为此,她特意安排一位手段高明的内务府总管,以向商队介绍京城贵人之名,设宴招待柳瑾轩。在席间,柳瑾轩风度翩翩,谈吐间带着几分傲然,但也不乏温和之意。他巧妙地避开众人试探,甚至展现出对宫廷局势的熟悉。
宴会结束后,苏青竹仔细审阅总管的报告,发现柳瑾轩不仅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更对京中局势了如指掌。他暗中提到安丞相对皇帝和太后的不满,甚至含蓄地暗示,若朝廷真正愿意对边疆有利,将有“更多忠臣拥护”。
这一言论让苏青竹心中暗生警惕。她立刻意识到,柳瑾轩可能代表着某种尚未明朗的外部势力,甚至可能是边疆那些尚未完全忠于朝廷的地方将领。若安家勾结这些势力,不仅威胁到后宫的安宁,更有可能对朝堂的稳定带来极大隐患。
次日,苏青竹暗中命人监视柳瑾轩的一举一动,并向梁家递去密信,提示其防备安家可能的异动。不久后,梁家便开始在朝中加大力度排查与边疆相关的权臣,并逐步在皇帝面前揭露安丞相的潜在威胁。
与此同时,柳瑾轩开始频繁出入安丞相府,安府的仆人和侍卫明显加强了守备,整个府邸俨然成为一座堡垒。苏青竹看在眼里,冷笑不已。她深知,安家此举不过是垂死挣扎,欲图孤注一掷。
几日后,安丞相似乎察觉到外界的风声,开始行动得愈加隐秘,甚至派人尝试接触一些中立的朝臣,试图在皇帝面前重新挽回颜面。而柳瑾轩则频繁与安家联系,并暗中安排人手接触几位地方驻军将领,妄图在朝堂动荡之时建立一股隐秘的武力。
苏青竹见时机成熟,故意安排人手在一次偶然的场合中拦截了柳瑾轩的信使,从中截获了一封暗藏密谋的书信。这封书信详细列出了安家与地方将领勾连的计划,甚至提到了一旦朝堂不再庇护安家,他们将利用这股武力逼迫皇帝退位,扶持新的势力上位。
这一惊人的密谋被苏青竹秘密递交给太后。太后勃然大怒,当即决定对安丞相发起一场全面的打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她与皇帝商议,决定以秘密的方式逐步瓦解安家的势力,并对朝中所有与安家往来密切的官员进行审查。
苏青竹知晓,这场全面的打击若能顺利展开,安家必将元气大伤。于是,她暗中调动自己的心腹,协助太后监视朝堂之中各方势力的动向,以确保计划能够顺利执行。
数日后,朝堂中开始出现一系列调动,数位与安家交好的官员被调任至边疆偏远之地,甚至有几人被密令监禁。安丞相闻讯,面色阴沉,隐隐察觉到朝堂的风向已对自己极为不利。无奈之下,他决定采取更为激进的手段——以柳瑾轩为先锋,暗中集结那股秘密武装,意图发动突袭。
此刻,苏青竹已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利用宫中的势力,设下严密的监视网,随时掌握安丞相和柳瑾轩的行踪。她知晓,安家已是黔驴技穷,唯有彻底击溃他们,才能真正保全后宫的安宁。
终于,安丞相悍然发动了他的计划。某日清晨,柳瑾轩率领着那股秘密武装悄然潜入京城,意图在黎明之前攻入宫中。他们妄图利用人手不足的早朝时刻,将皇帝挟持为人质,以此迫使朝中妥协。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