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扫平安史之乱开始 第66章 回返长安

作者:公孙无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9 07:10:42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我当爹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恽当即呆立当场,竟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不过随即就被狂喜所取代。

信使同时还送来了杨国忠的信,信中很不客气的询问李恽什么时候与杨盈完婚。

李恽随后写了四封信让信使带回长安。

一封自然是给苏慧卿,第二封则是给杨盈,这两封信自然自是一些儿女情长之言。

第三封信则是写给杨国忠,他在信中承诺最晚明岁回京与杨盈完婚。

第四封信自然是写给父亲李峘,一个是请李峘给自己儿子取名,另一件事自然是与杨盈的婚事。

收到李恽的答复之后,杨国忠当即入宫拜见了李隆基,请求李隆基给李恽与杨盈两人赐婚。

此时杨钊也已经当任检校度支员外郎,侍御史,监水陆运使、司农使、出纳钱务使、内中市买使、御史中丞之职,被朝廷内外称为计相。就算是李林甫如今也颇为忌惮他。

因为这一世有信安郡王府的支持,所以杨钊并没有投靠李林甫,因此也没有参与陷害韦坚、李适之、杨慎矜之事。

反而因为李恽而与李适之、杨慎矜结成了联盟,又有李白等人为他扬名,因此在朝野的名声反而非常不错,甚至还是许多寒门士子的偶像。

杨钊的请求让李隆基和杨玉环皆是大悦。

在李隆基看来这正是示恩的好机会如何会不答应。

不久之后李隆基就下诏给李恽与杨盈给两人赐婚。

这时李峘也上书李隆基,请求回京为李恽主持婚礼,李隆基也当即答应下来。

天宝六载七月,李恽再次返回长安。

这一次入长安李恽等人还是准备从金光门入城。

一行二十余人,鲜衣怒马,招摇过市,引的路人一片侧目。

路人纷纷打听这是谁家郎君,当听说乃是“大唐恶虎”李恽时,皆是一片惊叹之声。

有志男儿自然是面露羡慕之色,试问哪个大唐男儿不想跃马扬刀扬威异域呢。

仕女们则叽叽喳喳的议论着李恽的帅气,时不时还露出花痴的表情。

胡人外夷之辈却是面露矛盾之色,他们佩服英雄,但又担心有一天李恽会如同对付吐蕃人一样对付自己的国家。

到了金光门外,信安王府早已派人等着了。

因此次回京身上还担着公务,李恽并没有立即回府。

“尔等且先回府通报阿耶,某先去有司报备再回府……”

李恽交代一番后,往左威卫大将军府而去。

唐初沿袭开皇旧制﹐设十六府,后改为十二卫,龙朔二年(662)唐高宗改百官名时﹐始正式定称为十六卫。

在中央设十六卫,其中的十二卫为府兵的领导机构: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和左右金吾卫。

又在全国范围设置“折冲府”;“十二卫”遥领天下657个折冲府。

虽然如今府兵制度基本已经崩坏,但李恽所领的鄯州折冲府仍然归左威卫大将军管理。

从左威卫大将军府出来后,李恽就跟着信安郡王府的人回了府。

李恽抵达府门外时,王府中门已然大开。

总管李飞带着府中下人已然等候在府门外,苏慧卿也跟在李飞身侧。

李恽不禁感觉心头一暖,直接从马上跳了下来。

“拜见郎君!”李飞行了一礼后让到了一旁。

“八叔!”

李恽也回了一礼。

苏慧卿这时上前郑重一拜。

“奴见过郎君,请郎君卸甲!”

这是老秦人从秦时就有的风俗,丈夫出征时必由其妻女为其披甲。

丈夫征战而还也必由其妻女为其卸甲。

李恽如今还没有成婚,如此李峘就安排由苏慧卿代劳。

李恽回拜,“有劳!”

两人严格按照礼仪完成卸甲的仪式。

进入屋中,李峘已经等在堂中。

“孩儿拜见大人!”

苏慧卿也跟着下拜。

“好好好,二郎快快起来!”

李峘看着眼前的李恽满脸皆是自豪之色,“如今天下谁不知我儿之名。”

李恽落座之后,这时才有一名侍女抱着一个二三个月大的婴孩走了过来。

李恽激动的上前,望着这小小的生命,李恽心中百感交集。

“这就是我的孩子吗?”

“我竟然有孩子了!”

“我竟然也为大人了……”

虽然两个月前就已经知道苏慧卿为他生了一个孩子,但在心中想象与亲眼所见,如何能相比。

他小心翼翼的接过孩子,初为人父的他喜上眉梢。

抱着孩子在怀中细细观瞧。越看越是欢喜。

在这小小孩童身上他看到了自己血脉的延续,也让他浑身充满了斗志……

逗弄了孩子半天,这才在李峘的几番催促下把孩子交还给了乳母。

“多谢!”

李恽向着苏慧卿郑重一拜。

苏慧卿欢喜的回了一礼。

苏慧卿知道李恽肯定有事与李峘言说,是以很快就识趣的带着孩子回了后院。

“阿耶……”

李恽随即把自己这一年多所遇之事与李峘简单说了一说。

……

翌日,李恽天未亮就入宫等待李隆基的召见。

这次李隆基召见李恽的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含元殿了。

无聊的等待了大半天,终于轮到他了。

原以为李隆基会与自己问对一番,谁知仅仅只是问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李恽对此早有准备,只是中规中矩的回答了一番。

李隆基接着又简单的勉励了几句,就让他回去了。

他刚回到府中不久,就有宦官前来传旨,原来是李隆基又给了一批赏赐。

除此之外杨玉环也送来了一批婚礼用的物品,并向李恽索要诗文。

李恽想了一会,想到杨玉环与李隆基都喜欢牡丹,当下就有了主意。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

“好一个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李二郎诗才不减当年啊!”

杨玉环对李恽之诗甚爱,随后又把此诗送去给李隆基看。

“三郎以为如何?”

“此诗一出,花中怕是再也没有能与牡丹争艳之花了!”

“力士,汝派人请颜卿书之,并聘良匠刻于石,如此好诗当供天下人共赏……”

“诺”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