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美景奈何天……”
在一个陈旧的剧院里,舞台上,文生和青衣正沉浸在他们的戏码之中。
舞台下,只有零零散散几位中老年人坐着,全神贯注地观赏着。
剧团团长站在幕后,一面盯着舞台上的演出,一面瞥见稀少的观众席。
“唉……”
可能,真的是到了放手的时刻了。
林玉凡深深呼出一口气,一脸的无可奈何显而易见。
他年届三十,是个戏曲发烧友,尤其钟情于昆曲。
这个剧团是从他父亲那里接过来的。
林玉凡回忆起父亲去世前的眼神,那临终前的期望,还有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至今仍在耳边回荡。
然而,自父亲走后,剧团在他的手中日渐衰落,收入更是每况愈下。
到了后来,每一天都在亏损,入不敷出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五百九十八个日夜。
是咬紧牙关硬撑,直到自己一贫如洗,还是现在理智解散,各寻出路?
这个问题,他思量许久,始终下不了决心。
就在昨晚,他网上浏览时偶然看到一条视频,出于好奇点击了进去。
视频标题写着:“花旦面具:创作这首歌,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戏曲。”
画面中,戴着花旦面具的人,激昂陈词,话语间满是热情与豪迈。
林玉凡听完,顿时心潮澎湃,激动得彻夜难眠。
但今天重返剧场,他不得不直面冰冷的现实。
经济重压、剧团的日日亏损,让他感到窒息。
尽管他拼尽全力,剧团的境况仍旧毫无起色。
这感觉似乎在告诉他,昨晚的热情不过是场虚幻的梦。
梦,终究只能是梦。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谈何轻松,如今的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
视频下方的评论中,有几条让他触目惊心。
“戏曲?那不是过时的玩笑吗,老一套的东西,早就该淘汰了,可笑。”
“老掉牙就是老掉牙,还国粹呢,别逗了,大清早亡了。”
“戏曲能有流行音乐好听?有说唱吸引人吗?老古董还弘扬,省省吧!”
这些言论如同利箭,一支支刺入林玉凡心灵的最深处。
他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已被时代抛弃,自己坚持的一切,难道都是错的?
林玉凡不愿相信,因此他写下长文,却不敢公开评论,怕引来争吵。
编辑完后,他决定私信给那位“花旦”,今晨查看手机,未收到任何回复。
林玉凡苦笑着,也许,人家根本注意不到他的消息。
又或者,那段慷慨激昂的发言,只是为了节目效果罢了。
没错,怎会有年轻人真心关注传统戏曲呢?
另一边,在租住的小屋里,苏景辰正琢磨下一场比赛要唱什么歌曲。
虽然系统要求的五千万震撼值给他带来巨大压力,但他依旧想演唱戏曲。
哪首歌既能吸引年轻人注意传统戏曲,又能让他们产生兴趣呢?
到底该选哪首呢?
嗯!
得挑古风浓厚的。
正当他准备上网寻找灵感时,微博后台的一则长篇留言吸引了他。
“你好,花旦,不知该称你先生还是女士,深夜打扰,请多包涵。”
我是一名剧团的负责人,我家代代都是戏曲艺人,可以说是戏曲世家。
我本人对戏曲充满热爱,对这行满怀热情,但眼下戏曲界正经历严冬。
我不知未来方向何在,家中积蓄已经耗尽,若再坚持,就只有负债累累。
父亲曾对我寄予厚望。
他还健在时,常告诫我,中华艺术的传承,不能在我们这代中断。
因此,即便剧团日日亏损,我还是坚持开张,但两年来的亏损,实在难以承受。
个人负债我不惧怕,但我已成家立业,不能只为自己考虑。
我的伴侣已经开始筹备离婚事宜,而我却不愿放弃,真心希望能延续剧团的命脉……
您能告诉我,是该为了挽救这段婚姻放弃挚爱的戏曲,还是不忘初心,坚持自我?
苏景辰读罢,心中也泛起一阵失落。
剧团相继关门,能坚守至今的,哪个不是对戏曲怀揣深情?
然而,这一切终究抵挡不住现实的洪流,在时代的碾压下,多少人的坚守成了泡影。
同一时空下,相似的故事不断上演,悲欢离合各有不同。
苏景辰敲打着键盘,想要回复,最终却删掉一字未发。
是啊,让现代年轻人接纳传统戏曲,谈何容易。
苏景辰不知如何安慰这位团长,似乎任何建议都不合适。
未曾经历别人的苦难,怎敢轻易劝人向善。
从这些文字里,苏景辰能感受到一个中年人的无奈与辛酸。
是维护婚姻,还是继续追求梦想?
如果是苏景辰,他会毅然选择后者,决然离婚。
在他看来,夫妻若不能共度风雨,携手同行,
那样的婚姻,那样的爱,还有什么意义?
这在他眼中,不算爱情,也不算婚姻,顶多只是搭伙过日子。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他不愿过多干涉他人的生活。
尽管不能直接给予答复,他却可以用歌声作为回应。
苏景辰忽然想到了一首歌,一个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老人,他放弃了伴随自己一生的玩偶。
直至最后,老人醒悟时,一切却已太迟。
苏景辰能从团长的字句中感受到对方对行业的深切情感。
而故事里的老人与现今的团长遭遇何其相似。
舍弃梦想,舍弃初心,舍弃相伴一生的舞台。
下一首歌,就唱《牵丝戏》吧,希望这首歌能传达出他想要说的话……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