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南站到了。”
“韦家庄到站了。”
“马车作坊到了。”
禄东赞等人从马车上下来,在车夫的招呼下,朝着马车作坊走去。
当然,这些人也不是为了参观而来,虽然禄东赞也想去看看,不过都被拒绝了。
禄东赞这一次来,主要是想要看看,长安城之中,作坊最多的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和其他腐儒不一样,他能做到这一步,见识自然非同一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作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大唐的国力。
塞凡达:“大相,我听闻,这是大唐最大的马车制造作坊,一天出产的马车超过一百辆。”
一行人下了马车,不用特意去找,就看到了燕王府的作坊。
这个作坊的大门看起来很普通,除了几个守门的侍卫之外,和其他地方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仅仅是一刻钟的时间,他们就看到了一辆辆满载着木材和马车进进出出。
禄东赞道:“长安城里,这些作坊都很热闹,难怪他们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东西。”
吐蕃国虽然也有作坊,但那都是小作坊,和长安城里那些渐渐走上正规的作坊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
至于产量,那就更不用说了。
整个吐蕃的马车作坊,每个月的产量都不会超过一百辆,更不要说一天生产一百辆了。
“是啊,而且最可怕的是,大唐的钢铁产量实在是太惊人了,就连长安城里的金吾卫,身上都穿着最好的钢铁,这样的大唐,根本不是我们能够对付的。”
塞凡达在长安城中看到的东西越多,对于大唐的实力也就越有直观的认识。
除非大唐内部出现内乱,否则的话,吐蕃国根本不可能是大唐的对手。
禄东赞叹道:“只可惜,燕王并没有答应让我们在且末城自由交易。”
且末是李想和禄东赞商议的边关重地,也是大唐在结束吐谷浑统治之后,最西边的一处要地。
李想之所以选择这样一座边陲军镇,就是为了刺激且末城的商业,增加且末城的物资供应,从而增加且末城的汉族比例。
否则的话,距离长安足有数千里之遥,一旦出了什么事,这座边城根本就守不住。
“慢慢来吧,如果燕王愿意大规模开放茶砖,陶器,盐,羊毛线,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桑索赞是三人中吐蕃国最坚定的支持者,否则也不会自己创造吐蕃文字了。
放眼望去,整个大唐,到处都是汉字,但是桑索赞却自创了吐蕃的文字,显然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走吧,听说金太打铁铺离燕王府不远,长安城里三成的农具,都出自这间铺子,名声在外,我们可以试试能不能弄到一些农具。”
禄东赞还没有放弃,想要看看有没有什么突破口。
吐蕃使团到长安城的时候,大唐并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约束。
如果是购买农具的话,禄东赞可以在西市买到,不过他还是想去一趟金太的铁匠铺。
一来,他想要确定一下,这家店到底有没有传闻中那么大。
二来,他也想看看,能不能学到一些东西。
“郎君,我等来自外地,想要购买贵坊的农具,不知可否见一见贵坊的掌柜?”
禄东赞并没有在金太打铁铺前停留太长的时间,他就看到一个看起来身份不低的人走了出来,连忙迎了上去。
“外地的?”
金太的弟子阿牛从里面走了出来,他看着眼前这几个风度翩翩的人,一脸的疑惑。
这可不像是普通的商人。
“是的,我们是从外地来长安的,听闻金太打铁铺的农具最为精良,特来拜会。”
禄东赞可不敢说自己是吐蕃国的使者,否则他连进去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他低估了阿牛的警惕性。
刘谨已经安排人通知了所有搬到作坊城的掌柜和核心成员,让他们保密。
而且,金太铁匠铺在西市有一家专门卖农具的铺子,一般的商人都会去西市买。
阿牛:“听这口音,应该是长安人,没想到是外地商人。”
禄东赞笑而不语。
“我师父现在不在,如果你想做生意,就去西市吧,我们在那里有一家店铺。”
阿牛虽然看不出禄东赞等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可是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所以并没有带着他们进作坊。
“听说你们店里的农具都是最好的,所以想要去看看。”
塞凡达见阿牛不肯放他们进去,不由的说道。
但是,他的话,却让阿牛更加的警惕。
燕王府的人在训练他们的时候,就特意叮嘱过他们,一定要小心那些外国的人,借着参观的名义,打探作坊的实力,偷学他们的手艺。
虽然这些人看起来和唐人很像,但是他们的来意,还是让人不得不怀疑。
想要验证农具的好坏,直接买几把试试就行了,何必非要跑到作坊里来看?
禄东赞几人只好作罢。
随后,他们又去了几个作坊,偷偷的看了看。
不过,一家都没逛成,反而被作坊城的巡逻守卫给盯上了。
“王爷,吐蕃使节团这些天的行踪都是这样的,看样子他们还不死心。”
秦怀玉按照李想的吩咐,让燕王府的锦衣卫,对禄东赞等人进行严密的监视,记录下他们的行踪和接触的人。
长安城里,每年都会有外国使节前来,但李想却从来没有提过,让这么多人跟着。
这也是秦怀玉对他们非常重视的原因,甚至亲自出马,负责追踪这些吐蕃人。
“别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禄东赞,如果有机会……”
李想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不要让禄东赞永远留在长安城?
自从大唐建国以来,还从来没有杀过前来提亲和朝贡的使节,如果禄东赞在长安城里出了什么事,很难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