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奔腾,波涛汹涌。
临渊江几乎横贯半个赵国,又途经梁国边界,最终汇入宣国境内。
作为三国交界的水运命脉,赵国的云锦、梁国的铁器、宣国的青瓷在此流转,一度造就了大江之上,日过千帆的盛景。
此刻一艘大船,正于江面上破浪而行,水流激涌,拍打在船身和甲板上,却只使得此船略有摇晃,下一刻便马上恢复平稳。
此时船舱内的一个普通房间内,李恒将双眼睁了开来。
小黑背着他整整奔逃了一天一夜,早已离开了青岚山所在范围。
但李恒自知筑基修士本领高超,犹不放心,途经古阳郡时,恰逢此船出行,便略施手段,弄来一个房间,打算顺此大江南下,前往他国,如此才可彻底放心。
用仙灵葫芦收摄黑袍老人,他早已料到会对神识大有消耗,如今调息之下,却也恢复了七七八八。
看了眼房间角落阴影,小黑亦是藏于其中,默默恢复妖元,李恒心念一动,身形便从房间中消失,出现在仙灵葫芦内部空间中。
四面八方,一如既往弥漫着灰蒙蒙的雾气,只是在小树旁边,分门别类堆满了各种物品。
自从知道葫芦空间可以用来储物后,他将所有重要之物,便都转移到了此空间中,腰间储物袋内,则只放一些无用杂物作为幌子。
李恒进入此空间后,视线首先被小树上结出之物吸引。
枝头挂着数枚灵珠和两滴甘霖,还有一颗绿豆般大小的气血丹。
知道这些都是那黑袍老者被小树分解提炼后的产物。
目光重点放在那灵珠与甘霖上。
在葫芦认主之后,李恒用妖兽尝试过其收摄活物的能力,收摄修士,这倒是第一次。
灵珠为黑袍老者气海中的法力所化。
甘霖自然便是其神魂中的精华。
“甘霖竟还能以这种方式获得。”
有了枝头上的两滴甘霖,足够李恒将《壮神诀》修炼到第二层。
至于那气血丹……因为修士肉身并不算强,故而只有这么大一点,这也是李恒以前不爱用葫芦收摄修士尸体的原因。
除这些之外,还有一件黑色袍子和一个紫金色的储物袋,落在小树根部。
这些都是黑袍老者身上之物,李恒将其收摄入葫芦中时,刻意让小树将这两样事物留了下来,不然现在恐怕也早就被提炼一空了。
黑色袍子是一件下品法袍,主要用来遮掩面貌和修为,防御力却是不强,远比不过他身上的玄水袍。
李恒只是将黑袍老者残存的印记抹去,便暂且放至一旁,打算等以后空闲之时,再来将其炼化。
然后目光亮起,望向了一旁的储物袋。
若他没有猜错,黑袍老者在遗府内所得之物,定是在这储物袋中!
抬手向前一抓,那储物袋便飞了过来。
黑袍老者已死,其上印记如同无根之萍,被李恒轻易抹去,沉神感应,其中的一切事物,皆都落入他眼中。
心念一动,数道流光从储物袋中飞出,却是李恒挑出的有用之物。
特别是其中的一枚玉简和一道被封在冰块中的金色雷电,从其上释放而出的那种古朴之感,让李恒几乎已经确定,这便是黑袍老者从遗府之中带出之物。
“只有两件吗?”
李恒有些贪心不足地想到。
可将储物袋中之物,翻来覆去搜索数遍,再不见有类似乎古朴气息的事物。
“看来应该是在李琼玉三人身上。”
李恒有些可惜地想到。
若真如此,那些事物,恐怕是多半与他无缘了。
先拿起那块被冰封起来的金色雷电,手刚接触冰面,便有血液快要被冻住之感,连忙运转法力,才将那寒气驱逐。
“好强大的封印禁制!”
这冰块并非真正的寒冰,而是一种特殊的封印之法,在封印之力的绝大部分,都用来镇压其内那道雷电的前提下,光是泄露出来的一丝寒气,便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可见此封印之强悍。
冰块严丝合缝,法力难以渗透而入,想要强行打开封印,以李恒现在的修为,根本不可能做到。
“看来得等以后修为提升,才能将此禁制打开了。”
从那冰块中的金雷之上,李恒能隐隐感受到狂暴的气息。
这气息给他一种十分熟悉之感。
“是那条雷蛟!”
想起了兽潮之乱时,雷蛟盘踞青岚山上空的乌云中,劈出的那一道道漆黑闪电。
只不过与森然阴寒的漆黑闪电比起来,冰块中的金雷却是至刚至阳,二者仿佛正反面。
“这金雷莫非与那雷蛟之雷是同等级别的事物?”
李恒对于剩下的那枚玉简,更为期待起来。
将神识探入玉简中,一篇玄奥非常的道经,便在他脑海徐徐展开。
“龙虎大丹经?”
此经分上下两卷。
上卷《地煞篇》,正是记录了一篇筑基功法,共分四层,讲的是在筑基境,在每一层,都需凝聚不同的地煞之气,分别结成一枚煞印,在第四层圆满后,就能将煞印合一,结成煞丹。
此煞丹相当于中品金丹,却无法为修士增加寿元,只有再以下卷《天罡篇》中记录之法,凝结出一枚罡丹,罡煞相聚,龙虎交汇,结成龙虎大丹,才可成就真正的金丹境!
而此龙虎大丹,正是上品金丹!
上面还详细说明了上、中、下品金丹的区别。
“上品金丹,能提高结婴的机率,而且就算失败,也能成就阴神!”
类似知识,可从未有人与李恒说过。
这两卷经文,带给他的震撼,可想而知。
“这莫非是那遗府主人留下的传承?”
李恒的心神,很快便被手中的经文所吸引,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原来这就是筑基,这才是结丹……”
其上内容字字珠玑,直指金丹大道,与其相比,李恒现在所修的《玄元功》,就显得有些太过小家子气了。
经文中,《天罡篇》的内容,太过晦涩难懂,但筑基境的《地煞篇》,李恒理解起来,却并不太难。
其中详细介绍了天地之间存在的七十二种地煞,且每一层凝结煞印时,能使用的地煞包括哪几种,亦写得一清二楚。
“此经堪称无价!”
李恒心脏咚咚乱跳,知道自己手中之物,价值绝无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