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鼎丹途 第110章 望天城

作者:酒上心头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24 14:16:37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赵国国土广阔、地形地貌众多。

除北部多山地、南部多平原这样明显的区分外,还有众多的丘陵。

这些丘陵起于山脉之尾,终于平原之初,成了连接山地与平原的纽带。

望天城就是建在赵国西南大块丘陵之上的一座边境城市。

因所在丘陵名为“望丘”,故此得名。

站在“望丘”之上,向西,可望天之高;向东,可望天之远……

从灵脉的角度讲,望丘属于太华余脉。

虽然望丘和太华山在地面上有所断绝,但在地底之下的地脉是相通的;

所以望丘的灵气浓度很高,而灵气浓度,是成为灵地、建立仙城的基础之一。

因灵气浓郁,且位置险要,所以“望天城”这座大型仙城,成了赵国的西南重镇;

论规模望天城不但不在拒北城之下,甚至还在拒北城之上,由此可见此城之重要。

这里也能看出赵国或者说太华宗对周边的一些态度,防其他国家更甚于防北戎。

望天城如同一把尖刀一般,不但抵住了秦国东进的咽喉要道;

同时也遏制魏、韩两国,居高临下的俯察着他们的动向。

而对于周边国家来说,望天城不止是秦国的眼中刺,也是魏、韩两国肉中钉;

全都可以用“心腹大患”来形容,恨不得日日夜夜都在想着该如何将其拔除。

不过这颗钉子可不是想拔就能拔的,赵国一向势大,所以周边国家只能忍耐。

但是,形势和实力是发展变化的,秦国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终于忍不住了……

这一日,一艘飞舟缓缓降落在望天城的外围平台之上,众多修仙者纷纷走了下来。

这其中有一个面容平静的青年,不是别人,正是接到调令赶来参加戍守的陆易。

之所以赵国和秦国都开战了,飞舟还能安然抵达,是因为两国现在还在打文明仗。

所谓文明仗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指的是正面攻防,不使用偷袭之类的手段。

而之所以都开战了,还搞“假文明”这一套,是因为两国的实力相当。

你能对我搞偷袭,我同样也有实力这样对你,大家都搞偷袭,人员伤亡会增大。

于是“你死我活”变成“比拼国力”。

比拼国力说白了就是消耗资源,灵石不会为自己发声,但人死多了,仇就结大了!

所以秦军过来,也只会对着望天城猛攻,而不会围点打援或者使用其它的办法。

这也说明秦国无法在实力上碾压赵国。

否则像赵国对北戎那样,冲进境内打杀一番,你又能如何呢?

当然赵国也没实力碾压秦国,否则何以不御敌于国门之外,甚至追着秦军打呢?

所以说到底“文明”不过是迫不得已的假象罢了,伪装而已!

陆易走下飞舟后,看着眼前高大的城市不禁有些出神。

此时整座望天城都已经被开启的法阵笼罩,如同巨大无比的琉璃光幕一般。

而他们所在的位置,相当于一处阵中阵,需要在此处领取腰牌,方能真正入城。

毕竟是战争状态之下,监管是一定会加强的,否则奸细作乱就难看了。

此处有金丹长老亲自坐镇,陆易递上自己的身份牌,任由其激活相应禁制。

此便等于领取了腰牌了,如陆易在守城的过程中有所异动,此牌立刻就会示警。

即便进了城后将此牌丢掉也不行,因为此牌离开主人一段距离同样会示警。

并且城中时时有人监察,需要长期将身份牌挂在腰间,否则就会被擒拿。

将身份牌挂在腰间,陆易这才真正入城,准备去拜见他的师父许然。

他的这位师尊,做起任务来还真是热衷,之前就跟随元婴修士去到草原深处大杀四方了一番,回来后又直接来到望天城,参与这边的防守。

说起来陆易对师父许然,是有一点怨气的,原因还在于那“功过相抵”四个字上。

说到底他在与北戎的作战中有没有功劳,还不是要看他师父的态度。

如果师父肯为他争取,那也就是多说一句话的事。

当然,许然不为他争取,陆易也说不出什么来。

师父要一身正气,那么他这个做徒弟的也只能“功过相抵”了。

不过有怨气归有怨气,该拜见还是要拜见的。

不过等陆易来到师父许然所在的临时洞府后,发现师父并不在里面。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今日师父许然执勤,上城楼去了。

陆易听了,又穿过层层甲士,匆匆走上了城楼。

入眼所见,这些负责戍守的甲士,很多都露有疲惫之态。

这些甲士当然也都是修士,并且修为最低的也在练气后期。

其中练气圆满的不在少数,也许一颗筑基丹,他们就能成为筑基修士。

只是成了筑基修士又能如何?

陆易不禁又想起了还在养伤的柳兰,和并没有完全伤愈,就已经前往拒北城的赵虎。

太华宗虽然震慑住了北戎,但北境那边仍需要重点防御,所以还没完全伤愈的赵虎便主动请命去了拒北城。

虽然走的时候赵虎说让陆易不用担心,为了儿子他也会好好活着。

但陆易知道赵虎心里很苦,安静下来就会无比难过,所以他只能让自己变得忙碌。

对此陆易也没什么好说的,说得再多,这些苦难他也没法代替赵虎去抗。

加之赵国如今确实正值用人之际,不但西南要和秦国交战,剩下三面边境也需要更加用心防守。

当你被一只野狼盯上的时候,焉知其它方向会不会有野狼窜出来呢?

当然现在明面上,赵国东面的燕国是表示支持赵国的,甚至还表示随时可以派兵增援。

这是因为赵国和燕国有着共同的利益,秦国若吃掉赵国,下一个难道不会是燕国吗?

而赵国南面的魏国和韩国,则是按兵不动两不相帮。

并非是魏国和韩国不怕秦国吃掉赵国后,会对他们下手;

恰恰相反,他们很怕,比燕国更怕。

但他们不敢表示支持,因为他们和秦国之间,没有赵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屏障。

对于这两个方向,赵国当然也要派兵防守,毕竟国与国之间没有完全信任一说。

所以太华宗高层,把以紫阳峰为首的家族派修士,派到这两个方向进行驻防。

而原本驻防这两个方向的龙战派修士,则被调遣到西南参与对秦作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