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鼎丹途 第108章 暂缓

作者:酒上心头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24 14:16:37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在给陆易等人分别服下疗伤丹药后,许然便返回了自己的中军大帐之内。

他为金丹修士,自然会有更好的丹药,陆易等人为他的嫡系,当然不会小气对待。

在军帐内坐下后,许然面露沉思之色。

他为所部主帅,当然不会完全听从陆易这个狗头军师的分析,会有自己的判断。

何况他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对形势的判断自然会更加准确。

在陆易等人看来,秦国也只是与赵国差不多实力的国家,兴许还较赵国稍有不足。

但许然却是知道,秦国这些年养精蓄锐,乃是有并吞其他国家的雄心。

为今所惧者,一是太玄宗太上化神老祖尚在,二是赵国实力尚存。

赵国西南重镇望天城,卡住秦国大举兴兵的咽喉要道,犹如一颗牢固的楔子一般。

秦国也并非不能绕过望天城东进,但如此一来,难免有腹背受敌之虞。

所以秦国视望天城为眼中钉肉中刺,是日日夜夜都想拔掉的。

那么如今秦国大举兴兵来犯,究竟是真的一鼓作气攻下望天城,还是……

实则赵国的望天城,并没有直接与秦国接壤,在这之间,还有小国虞国和虢国。

如虞国、虢国这样的小国,能在大国之间的夹缝里存活,并非源于自身实力,而是因为大国的需要。

说白了是大国之间需要缓冲之地,否则国土直接接壤的话,就会有数不尽的纠纷。

故此大国之间通常以山川河流等天然分界作为国界,而没有天然分界之处,就用一个小国来隔开。

因为有这个需求,所以虞国和虢国才能在秦、赵、魏三国之间存活,中山国才能在赵、燕、齐、鲁四国之间存活。

许然分析,如今赵国实力尚在,明面上的实力甚至还在秦国之上。

所以秦国虽然气势汹汹的大举来攻望天城,但未必真有和赵国决死一拼的勇气;

更多的应该是抱着试探赵国实力、和给赵国放血削弱赵国的心思。

那么……

许然那边在中军大帐内做着推测,这边陆易在吃下许然给的丹药后,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如今经脉有损伤,还不能以法力对身体进行修复,只能暂时安心静养。

刚好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沉淀一下自己,对之前的行动做一下复盘。

这次的教训是相当惨痛的,五人同来,最多也只有三人才能回去,还全都挂了彩。

之所以会如此,其实和轻敌有很大的关系,不止是他,宗门整个从上到下,都存在着相当严重的轻敌情绪。

不说别的,单拿他们这些斥候来说,根本就没经受过任何专业性的训练,就因为是筑基修士,就直接上战场了。

这和赵国这些年一直在赢,有一定的关系,如同一个人已经习惯了胜利,连训练也不做了,就仗着身强体壮就上了擂台。

筑基修士应该会比练气修士更适合当斥候,但肯定不如受过专业训练的筑基修士,更适合充当斥候,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因为轻敌,所以专业性根本不够,像类似于“借尸附体”之类的法门,他们五人之中居然没有一人能够看破,否则何以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在第一时间就有所防备了。

另外像遇到高阶敌对修士这种事,陆易在想究竟能不能避免,但想了半天也觉得没办法完全避免,除非永远躲在宗门不出来。

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事,根本就是身不由己的,像出征这种事,不是说想不来就能不来的,高层吩咐下来,只能领命行事。

又想到回去后该怎么面对祁老和赵俊,祁老大限不久,赵俊刚十岁左右。

都说人生有三大悲苦,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结果赵虎一家凑齐了……

一个历经数代积累、本应欣欣向荣“中产之家”,就因为这么突然的一次事件,直接濒临了“破产”的边缘。

甚至可以说已经“破产”了,因为赵虎可能终生都只能停留在筑基,再无晋阶的希望,只能从赵俊再从头开始了。

但谁又能说,等赵俊长大后,就能一直平平安安、遇不到类似的突然性事件呢?

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好,身为风中野草一般的小人物,也只能努力奋发向上、同时期盼天下太平了……

迷迷糊糊的,陆易便睡了过去,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军营中睡觉,居然睡得很实,不过最后却又被噩梦惊醒。

他梦到自己受困于一方陌生且没有丝毫灵气的空间之内,四下无人声,唯独他一个孤零零的身影。

他想打破壁障出去,却用尽手段也无法打破,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最终在孤独中看着自己一日日衰老,最终……

原来在他心里,始终最怕的就是死啊!

军阵在此一停就是数日之久,没再向前,也没有像陆易猜想的那样直接返回。

所有军阵靠近防御、就地驻留,陆易猜测高层应该是在应对望天城那边的事。

事实上他们这边并非说撤军就撤军的。

兴师动众挺进莽苍草原,却一触即溃,灰溜溜的退了回去,高层不要面子的吗?

何况还有比面子更重要的事,在这片弱肉强食的修仙世界之内,大国一旦示弱,就会引起周遭国家的围攻。

小国可以示弱,因为小国本就是没有肉的干巴骨头,吃不吃都没什么味道。

但赵国不是小国而是大国,在它的骨头外面,包裹着又大又鲜美的肥肉。

一旦示弱,周遭那些国家就会化身鬣狗,都纷纷想上来咬上一口。

所以无论是为了面子还是生存所需,太华宗高层都不能轻易示弱,因为根本输不起。

在这样无聊的等待中,陆易终于等来了柳兰的苏醒。

而他问柳兰的第一句话,就是“兰姐,你那天有没有看破那个孩童是老魔伪装的?”

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在他心里憋了很久,但他万不该在柳兰一苏醒就问出来。

“重要吗?”柳兰甩出来的三个字十分冰冷。

而她接下来的话,更是深深刺痛了陆易的心,“我已经要替苗苗去死了,还要我怎么样,难道你以为是我要害死苗苗吗?”

陆易自然知道柳兰说的是什么意思。

如果那天田苗把老魔交给她,那么第一个死的也许就会是柳兰。

“苗苗的死我也很伤心……”柳兰说着话眼泪就下来了。

陆易知道是自己伤害了柳兰,田苗不止是他的朋友,也是柳兰的朋友,甚至可能是柳兰唯一的朋友。

她和柳如嫣关系虽好,却始终摆脱不了主仆关系,她和陆易虽有肌肤之亲,但陆易对她却并不完全信任。

也许唯有她和田苗在一起的时候,才会真的像朋友一般相处……

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究竟从何而来”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大多数人都无需在意,毕竟人都是从母亲肚子里来的。

但对有的人来说,还真就是个问题,例如柳兰这般。

她要确定她身在赵国,是皈依还是背叛,这不是个问题吗?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没心没肺,也许这还真不是一个问题,反正谁给饭吃就跟着谁?

但柳兰显然并非这样的人,她足够敏感,所以这个问题就如同一根刺一般。

其实这并非柳兰一个人的问题,赵国通过战争手段掠来的人,很多都是如此。

当然草原各部掠过去的赵国人,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双方都需要时间来同化。

也许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才能最终完成同化,这才是双方几十年才打一次大仗的根本原因,因为需要时间来消化人口。

但只要国界还在,这样的问题就会存在,区别只在于是否为柳兰还是其他人而已。

也许柳兰此次来草原,就是要亲眼看一看,如果她看到草原各部都是魔道、滥杀无辜,心理就会得到安慰,因为她站在了正义这一边。

问题是如果柳兰看到,草原各部是被欺凌的弱小,那么她还能心向赵国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