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人皇 第106章 数千年不衰的文明

作者:溯光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4 15:04:51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刘辩志得意满地踏入议事厅,一夜苦战,终于令两女体内已经有了内气流动。

假以时日,以刘辩的疯狂输出,强行将两人推至先天之境当无问题。

最重要的是,这种修炼方式实在太对他的胃口了。

他已经卡在瓶颈很久了,些许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几天就补回来了。

既然如此,拿来提升爱人的修为,何乐而不为?

“亩产3石?”荀彧报上来的数据,验证了刘辩的猜测。

在这个年代,粮食亩产没有后世那么高,一亩能产粟300斤就算是高产了。

这一年来,荀彧整天忙着屯田、集村并镇,分田到户。

在幽州现在这种地广人稀的状态下,能够确保能把所有的田都种上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什么增肥、优化种子这些事,根本都还没有开展。

所以在纯自然的状态下,亩产3石也就是差不多360斤,比正常状态下足足多了接近两成。

也就是说,这气运真的有增加收成的效果。

而且这一年来,整个幽州风调雨顺,基本上没有什么自然灾害发生,堪称镇国神器。

对此刘辩感觉非常欣慰,不枉他昏昏欲睡了几个月,辛苦耕耘,将整个幽州全部覆盖起来。

周瑜和赵云的战事也进展得非常顺利,按照两人传回的消息,正旦之前当可归来。

这场战事,并没有太大的关注价值。

对付两个连公孙康都打不过的势力,已经派出了如此豪华的阵容,还能有什么悬念?

不过这样一来,刘辩又开始惦记青州那一百多万黄巾了。

这个时期,他并不准备盲目扩大地盘。

深挖洞,广积粮,但不是为了缓称王,是为了有充足的实力称王。

如果他现在想的话,可以直接占了并州,甚至将袁绍赶出冀州,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可是,一旦这么做了,就等于提前开启了诸侯混战的乱世。

现在所有的诸侯,都在默默地积蓄实力,并没有大规模地互相征伐,动乱仅限于高层,并没有波及到百姓。

董卓之死将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代表着各路诸侯进入真正的混战期。

刘辩现在想做的,就是延缓这个时刻的到来,或者到了那个时候,可以挺身而出,镇住天下诸侯。

现在的天下诸侯,除了董卓和袁绍、袁术两兄弟之外,其实还没有一心一意想推翻汉朝的。

包括那些世家,大族,他们此时想的也是维持现状,如何让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而已。

人是会变的,野心的增长和势力大小成正比,与皇权的威慑力大小成反比。

就拿曹操来说,他现在只是个东郡太守,满脑子想得当然是重振大汉,当个征西将军就是他的全部理想了。

可是,当他占据北方,三分天下时,什么征西将军,自然就完全丢到脑后了。

所以,不让他的势力成长到足以滋长野心的程度,就是最好的办法。

到了那一天,董卓死,长安乱,率一军直入关中,将刘协带回蓟县。

别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他完全不需要。

刘协如果足够明智,愿意配合他接下来的举动,让刘协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也不是什么问题。

作为一个现代人,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是那种站在世界巅峰的感觉,只能在书上读到,自己却没办法感受到。

我大汉君临天下,威压四方,走出国境,四夷仰视。

外交使节,在别的国家,可以指着别家国王的鼻子骂。

别人不仅一个屁都不敢放,还要礼送回国,生怕使者死在了自己国家。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独匈奴未耳,也被打得一蹶不振,西遁千里。

这样的匈奴残部,却在欧洲被称为‘上帝之鞭’,纵横无敌。

凡此诸国,或破国灭种,或臣服请罪,足见犯汉之威者,天讨必至。

五千年悠悠岁月,四千五百多年都站在世界巅峰,这让后面的五百年情何以堪?

是以,从穿越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刘辩就决定了,要将这个世界的历史走向完全掰到另一个方向去。

与打造一个数千年不衰的文明这个远大的目标相比,一个空头皇位,有那么重要吗?

这个世界与他所知的历史有太多的不同,尤其是这神秘的气运之力。

通过这段时间的摸索,他得出了结论,气运之力和民心有关。

这一点从幽州和远征高句丽这两件事就可以得出结论。

刚到幽州的时候,和现在民心所向的幽州,带给他的气运完全是天差地远。

周瑜和赵云都已经快把高句丽和扶余都灭国了,他这边可是一丝气运都没增加。

再加上之前天玑曾经说过,邪道练气士可以从气运之子身上收割气运。

由此,他有了一些模模糊糊的猜想。

这两天他脑海中一直回荡着一句话,‘三国耗尽英雄气,两晋尽是鼠辈出’。

三国,耗尽的真是‘英雄气’吗?

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算起,到三国归晋这短短的九十六年间,官方数据,全国人口从5600万减少至不到800万。

就算考虑到因为战乱,统计失真,人数也不会超过1500万人。

足足死亡了四千万人,如果从气运的角度来考虑,那就是整个民族损失了七成气运,这些气运去哪了?

或者是……被谁拿走了?

如果再联想到一些其他的数据,刘辩真的有些不寒而栗。

秦汉交替,死亡35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六成。

东、西汉交替,死亡30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五成。

五胡乱华南北朝,死亡人数1800万,超过总人数的七成。

隋唐之争,死亡35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六成。

安史之乱,死亡64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八成。

宋金元交替,死亡70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五成。

明清交替,死亡80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四成。

太平天国运动,整整死亡了两亿人,超过总人数的五成。

大家都认为这是盛极必衰,否极必反,是自然规律。

可是,如果从气运的角度上来想,怎么看怎么像割韭菜。

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那就真的有些细思极恐了。

摇了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赶出脑海,刘辩苦笑一声。

如果真有这样的大能,自己这点微末道行,又能做些什么?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他希望尽自己一切所能,不要让这世道走到那一步。

在那个关键时间点上,如果有一个具有绝对优势,能够震慑住诸侯野心的刘家人出现,至少可以延缓乱世的到来。

现在时间对他有利,每延缓一天,实力就强上一分。

如果能再给他五年时间,以东北粮仓为后盾,可练出十万精兵。

再以明德书院收天下士子之心,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各级官员。

到那时,只要以雷霆之势打掉袁家,则天下传檄可定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