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志得意满地踏入议事厅,一夜苦战,终于令两女体内已经有了内气流动。
假以时日,以刘辩的疯狂输出,强行将两人推至先天之境当无问题。
最重要的是,这种修炼方式实在太对他的胃口了。
他已经卡在瓶颈很久了,些许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几天就补回来了。
既然如此,拿来提升爱人的修为,何乐而不为?
“亩产3石?”荀彧报上来的数据,验证了刘辩的猜测。
在这个年代,粮食亩产没有后世那么高,一亩能产粟300斤就算是高产了。
这一年来,荀彧整天忙着屯田、集村并镇,分田到户。
在幽州现在这种地广人稀的状态下,能够确保能把所有的田都种上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什么增肥、优化种子这些事,根本都还没有开展。
所以在纯自然的状态下,亩产3石也就是差不多360斤,比正常状态下足足多了接近两成。
也就是说,这气运真的有增加收成的效果。
而且这一年来,整个幽州风调雨顺,基本上没有什么自然灾害发生,堪称镇国神器。
对此刘辩感觉非常欣慰,不枉他昏昏欲睡了几个月,辛苦耕耘,将整个幽州全部覆盖起来。
周瑜和赵云的战事也进展得非常顺利,按照两人传回的消息,正旦之前当可归来。
这场战事,并没有太大的关注价值。
对付两个连公孙康都打不过的势力,已经派出了如此豪华的阵容,还能有什么悬念?
不过这样一来,刘辩又开始惦记青州那一百多万黄巾了。
这个时期,他并不准备盲目扩大地盘。
深挖洞,广积粮,但不是为了缓称王,是为了有充足的实力称王。
如果他现在想的话,可以直接占了并州,甚至将袁绍赶出冀州,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可是,一旦这么做了,就等于提前开启了诸侯混战的乱世。
现在所有的诸侯,都在默默地积蓄实力,并没有大规模地互相征伐,动乱仅限于高层,并没有波及到百姓。
董卓之死将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代表着各路诸侯进入真正的混战期。
刘辩现在想做的,就是延缓这个时刻的到来,或者到了那个时候,可以挺身而出,镇住天下诸侯。
现在的天下诸侯,除了董卓和袁绍、袁术两兄弟之外,其实还没有一心一意想推翻汉朝的。
包括那些世家,大族,他们此时想的也是维持现状,如何让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而已。
人是会变的,野心的增长和势力大小成正比,与皇权的威慑力大小成反比。
就拿曹操来说,他现在只是个东郡太守,满脑子想得当然是重振大汉,当个征西将军就是他的全部理想了。
可是,当他占据北方,三分天下时,什么征西将军,自然就完全丢到脑后了。
所以,不让他的势力成长到足以滋长野心的程度,就是最好的办法。
到了那一天,董卓死,长安乱,率一军直入关中,将刘协带回蓟县。
别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他完全不需要。
刘协如果足够明智,愿意配合他接下来的举动,让刘协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也不是什么问题。
作为一个现代人,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是那种站在世界巅峰的感觉,只能在书上读到,自己却没办法感受到。
我大汉君临天下,威压四方,走出国境,四夷仰视。
外交使节,在别的国家,可以指着别家国王的鼻子骂。
别人不仅一个屁都不敢放,还要礼送回国,生怕使者死在了自己国家。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独匈奴未耳,也被打得一蹶不振,西遁千里。
这样的匈奴残部,却在欧洲被称为‘上帝之鞭’,纵横无敌。
凡此诸国,或破国灭种,或臣服请罪,足见犯汉之威者,天讨必至。
五千年悠悠岁月,四千五百多年都站在世界巅峰,这让后面的五百年情何以堪?
是以,从穿越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刘辩就决定了,要将这个世界的历史走向完全掰到另一个方向去。
与打造一个数千年不衰的文明这个远大的目标相比,一个空头皇位,有那么重要吗?
这个世界与他所知的历史有太多的不同,尤其是这神秘的气运之力。
通过这段时间的摸索,他得出了结论,气运之力和民心有关。
这一点从幽州和远征高句丽这两件事就可以得出结论。
刚到幽州的时候,和现在民心所向的幽州,带给他的气运完全是天差地远。
周瑜和赵云都已经快把高句丽和扶余都灭国了,他这边可是一丝气运都没增加。
再加上之前天玑曾经说过,邪道练气士可以从气运之子身上收割气运。
由此,他有了一些模模糊糊的猜想。
这两天他脑海中一直回荡着一句话,‘三国耗尽英雄气,两晋尽是鼠辈出’。
三国,耗尽的真是‘英雄气’吗?
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算起,到三国归晋这短短的九十六年间,官方数据,全国人口从5600万减少至不到800万。
就算考虑到因为战乱,统计失真,人数也不会超过1500万人。
足足死亡了四千万人,如果从气运的角度来考虑,那就是整个民族损失了七成气运,这些气运去哪了?
或者是……被谁拿走了?
如果再联想到一些其他的数据,刘辩真的有些不寒而栗。
秦汉交替,死亡35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六成。
东、西汉交替,死亡30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五成。
五胡乱华南北朝,死亡人数1800万,超过总人数的七成。
隋唐之争,死亡35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六成。
安史之乱,死亡64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八成。
宋金元交替,死亡70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五成。
明清交替,死亡80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四成。
太平天国运动,整整死亡了两亿人,超过总人数的五成。
大家都认为这是盛极必衰,否极必反,是自然规律。
可是,如果从气运的角度上来想,怎么看怎么像割韭菜。
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那就真的有些细思极恐了。
摇了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赶出脑海,刘辩苦笑一声。
如果真有这样的大能,自己这点微末道行,又能做些什么?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他希望尽自己一切所能,不要让这世道走到那一步。
在那个关键时间点上,如果有一个具有绝对优势,能够震慑住诸侯野心的刘家人出现,至少可以延缓乱世的到来。
现在时间对他有利,每延缓一天,实力就强上一分。
如果能再给他五年时间,以东北粮仓为后盾,可练出十万精兵。
再以明德书院收天下士子之心,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各级官员。
到那时,只要以雷霆之势打掉袁家,则天下传檄可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