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公主回自己宫了,苏阳找宫里一安静处独自想着怎样与李世民对话。
想着想着就天黑了,突然李世民要召见苏阳。
原来有宫人见长乐公主,李世民一问才知苏阳也回来了。
他立刻传话,在立政殿召见苏阳。
这时躲也躲不过去了。
苏阳应召来到立正殿。
殿中烛火摇曳,李世民锦衣软帽坐在书案前。
苏阳一进来,李世民抬头看他。
目光深邃脸上带有笑意:“仙师,回大唐也不来朕这里。”
“奥,怕耽误陛下审理国事,咱俩啥时候见面好说。”
李世民身子前倾,意味深长地看着苏阳:“哦,朕可是盼着见仙师。不知仙师这次归来,又有何高见要赐予朕?”
见李世民这样讲,苏阳正好就坡下驴,他顺杆上:“陛下,这次回来……还真让你说准了。我确实想与您讨论讨论。”
“哦,讨论是什么?”
“讨论就是和陛下你一起研究研究或者就是说一起聊聊。”
李世民一笑:“聊聊好呀,仙师想与朕聊些什么呢?”
苏阳想了一下,别管结果,该说就说吧。
“奥,陛下,这个话题不是简单地某一件事。他是关乎大唐未来走向的话题。”
李世民一听,顿觉出乎意料。
他微微一怔,脸上的笑意收敛了一些:“哦?大唐的未来?”
“大唐的未来怎么了?”
虽然李世民神情有变,苏阳还是决心说到底。
他肯定的点点头,语气没有丝毫犹豫和怯弱:“没错,就是大唐以后发展的走向。”
“哈哈,仙师,我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其发展不是有目共睹吗!”
旷古明君都有骄傲心理,何况你儿子李隆基能不被胜利冲昏头脑吗?
苏阳今就要给李世民泼泼冷水。
“我想问陛下,是否想知道,贞观之后,大唐会走向何方?”
见苏阳一本正经地严肃劲,李世民也收起笑容,他沉吟一下,道:“看来仙师是有备而来,有何教诲尽管讲来,朕洗耳恭听!”
先说什么?
从哪里开始呢?
要讲出历史真相,可还要让李世民能自然地接受。
奥,如果让这个千古一帝觉得难堪,那他还不认为苏阳妖言惑众。
那李明达和长乐还能回万界幼儿园?
这不反倒把自己带娃计划打乱,没得到光是失去了。
更可怕的是,李世民火头上采取激烈措施。
不用等李隆基了,唐王朝立即陷入混乱。
连贞观之治都保不全。
苏阳越想越觉得此事还需要慎重。
他凝神不语,李世民察觉苏阳在琢磨着什么。
“哦,仙师可是有所思虑?”
见李世民主动问自己,苏阳不能在装哑巴了。
他借喝茶,又想了一下先讲什么。
然后放下茶杯,微微一笑。
“陛下,朱雄英你已经见过,我介绍他时,陛下好像很注意他的身份。”
李世民没想到苏阳提起朱雄英。
“哦,仙师明察秋毫啊,朕是对那孩童的身份有点好奇。”
苏阳道:“好奇?陛下是不是另有所想?”
李世民被猜中心事。他的神色显得凝重。
犹豫一下,他试探地问:“不错,我在想结束大唐的是大明吗?”
扑哧,苏阳乐出声。
李世民心事重重原来是因为这个。
“陛下想哪去了,大明的兴起,那又是另一个时代的故事,跟大唐不挨边。”
李世民感到诧异:“哦?那这大明是哪个时代?”
“大明比大唐晚几个朝代呢,开国皇帝是朱雄英的爷爷朱元璋。”
“朱元璋?他是怎样的人物?”
提起开国皇帝,李世民就来兴趣。
苏阳暗喜,有兴趣就好办,就怕开头说话顶牛就坏了。
“奥,朱元璋是个贫苦出身。要过饭,当过和尚……”
“佛家弟子成了开国皇帝?新鲜。”
“都是前朝大元残暴无道,搞得连和尚都做不成,朱元璋还不造反呀。”
“大元也是厉害的很,可当时造反的太多了,朱元璋最有头脑。参加红巾军后,善于用人。用高筑墙,缓成王的政策,推翻元朝,平定各路反军,最后建立大明王朝。”
李世民听的频频点头,不时插话寻问。
“大明建成后,朱元璋又怎样?”
“建成大明,朱元璋可是穷苦出身,对贪官污吏处置最恨。”
“砍头都是便宜事,扒皮抽筋经常。政治上废除丞相,分散朝官权力,重视农业,赋税也减免,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样大明朝延续了三百多年呢。”
苏阳讲的头头是道。
李世民听的感慨万分。
“朱元璋真乃一代雄主!朕若能与他把酒言欢,那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李世民来兴致了,苏阳知道来机会了
他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地看着李世民。
“陛下,大明的事你已知晓,那是不是也做好了听听大唐历史的准备呢?”
见苏阳郑重其事的样子,李世民心里有点突突跳。
他的眉头微皱,思寻片刻,眼神变的坚定。
“你讲,朕听着。”
苏阳暗松口气,心说这可是你让我讲的,到时候听着不顺耳了,你自己也不会怨我给你添堵。
“陛下,说起你百年之后的事,就离不开太李承乾……”
“承乾怎么了?他曾代父监国,干的很好,大臣也都认可。”
“关键是他认为自己有足疾,陛下你又素来喜欢四皇子。”
“李成乾怕你废长立幼,密谋造反了。”
“啊,结果呢?”
“结果是事败被废。”
李世民听了不知是喜还是悲,轻叹道:“孽子心智太轻,咎由自取!”
苏阳没说别的,他只管讲史,不加评论。
这是老李家自己的事,反正肉烂他自家锅里。
等讲到李治继位,武则天崛起。
李世民眼都直了。
“这怎么可能,李家男丁怎么能容忍外姓女子逞强。”
“再者,那些深受皇恩的大臣都是附炎趋势之徒吗?”
苏阳咕噜一句:“反正投靠女皇的多。比如李绩。”
他偷看李世民一眼,李绩可是他的重臣。
见他脸由红变白,由白又变红。
苏阳也只当没看见。
“李治为人懦弱,权力逐渐被武则天把握,结果还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
啪!
龙书案被李世民拍的一震。
苏阳吓一跳,再李世民脸色骤变,气得说话嘴唇都哆嗦。
“荒唐!牝鸡一叫,天下大乱。”
苏阳怕老李头气个好歹,忙安慰:“这女的抢唐朝江山不太对,可她也是国泰民安,并且百年后又把江山还给了李家了。”
李世民这才脸色和缓一些,摆下手,示意苏阳继续讲。
苏阳有意避开杨贵妃曾是李隆基儿媳妇这段。只是讲玄宗宠信杨贵妃,造成权臣宦官当道,最终引发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