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守墓人 第334章 特殊的阴宅

作者:李清兆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4-04-10 15:22:23
最新网址:www.bquge.cn

“空无一人?这么一个大镇子怎么可能空无一人?”我对卖饭老板说的这些,有点难以置信。

“这是错不了的,我爷爷就是第一代搬到这里的,我记得他经常说,他因为离这一带最近,所以是第一批被迁到这里的,刚到这里时,这些房子就任意让他们选,他们对这种幸运,简直有点不太相信。

你们可能也都知道,那时候,人们都非常穷,只有地主或者商人才能住的起瓦房,一般人都住木头或石头建的、简陋的房子,但他们看到这里的建筑,却都是一排排整齐的青砖瓦房,高大雄伟,与他们原来简陋的住所,真是天壤之别,也是他们平生见过的最好的房子。

他们做梦也没想过能住这么好的房子。

他们猜想,原来在这里住的,肯定都是些大财主,因为只有大财主,才能建的起这样的房子,而这些房子竟然无偿送给他们,简直让他们高兴的睡不着,在梦中都经常笑醒。

因为是最早一批来这里的,所以官方允许他们自己挑选房子,于是,他们在这里挑了二十多天,才挑到了满意的房子。而且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不光有房子,房子里所有的家具,也差不多都一应俱全,并且好像是不久前还在使用一样。

之后,从外面迁来的人陆续赶来,直到这里住满为止。

那时候人都穷,能住到这样的房子,也就不会考虑太多了,至于是谁建了这些房子,为什么房子的主人从这里搬离等问题,他们并不是太关心,就这样,我们一家三代一直住到了现在。”

听完饭摊老板讲的这些后,我们都感到深深的震惊了,愈发觉得这个镇子不同寻常。对于我们考古的人来说,这里房子独特的建筑风格,也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

“老板,我看到宾馆门的告示牌特别提示说,这里的街道容易让人迷路,这是怎么回事啊?”秦晴看这个老板很健谈,也不由得问起了这个让我们有点困惑的问题。

“没错,这里的街道实在是太怪了,也不知道是谁建的,别说是你们外地人,即使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这里都生活五十年了,有时还会在这些街道中迷路,你们说怪不怪?尤其是天黑时,就更容易迷路了。

我还记得,有一天傍晚,我正准备做第二天的早餐时,发现一个做油条用的小油锅,忘在这里了,于是就赶紧过来拿,幸好那个小油锅还在这里,可能人们都知道,我每天都在这里买早餐,是个固定的摊点,所以也就没人拿走我的油锅。

可我拿了油锅,往回走时,竟然迷路了,一直到了半夜时分,才回到了家里,唉,这种迷路的事情,我们这里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

不过说来也怪,在这里,未成年的的小孩,反而不容易迷路,他们不论去这座小镇的哪里玩,都能轻轻松松回家,而一到成年就不行了,年纪越大越容易迷路,唉,这种事情,我们当地人也早就见怪不怪了,所以你们万一迷路的话,让孩子给你们带路就行了。”

饭摊老板的这些话,让我觉得非常震撼,我还从来没听说过还有如此怪异的小镇。

没想到一顿早饭,居然有如此大的收获。

这也让我很有成就感,以前我们一起行动时,供我发挥的空间很有限,而这次出来,因为只有我们三个,而且我是唯一的男的,所以我更加主动的去调查、思考一些事情,从早上跟踪那三个人,到现在主动和饭摊老板攀谈,通过我的这些努力,算是收获颇丰了。

这时,我偶然看到我旁边的座位上,有一个游客模样的人,好像也在听我们和老板的谈话,他还掏出一个小本子,在上面飞快地记着什么,虽然他是坐着的,但仍能看到他身材很魁梧,体格健硕,一块块肌肉,简直和健身教练差不多,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面部棱角分明,皮肤黝黑,只是脸上的那副眼镜,让他多了份文化气息。

看身材和气质,这人好像是个资深的户外探险者,可能他听到饭摊老板的这番话,像我们一样感到震撼,于是就赶紧记下来了。

在这个宾馆住的,不是游客,就是附近的商人,因为这个小镇虽然不大,但却是周围几百里内、村民们的采购中心,也算是这周围一带很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如果初来乍到,听到这些奇怪的事情,当然会很感兴趣的。

因此,我对那个人也并没太在意。

吃完早饭后,我们开始在这个神秘的小镇上闲逛,而这个小镇确实不大,而且没有一条街道是直的,都是如蛇一样蜿蜒曲折,走了一阵后,就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我们这才发现,我们搭那个货车来这个小镇后,之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了那个宾馆,是因为停车地点,和宾馆之间离得很近,并且恰好是一条直道,那像是这个小镇唯一的直道了。如果货车停到其他街道,我们不知要费多少周折,才能找到那个宾馆。难怪宾馆门前的告示牌说,这里的街道很容易让人迷路。

我们认路,一般都是靠方向或者地标,但在这里,两个常用的方式不起作用了。

因为这里的街道,根本没有正南正北的,都是七扭八拐,只要一走进去,任凭再强的方向感,也都会很快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而且大多数的街道并不宽,再加上两边的房子很高,终日不见太阳,所以想用太阳的方位判断方向,也不太方便。

并且这里好像有磁铁矿似的,指南针在这里也完全失去了作用。

既然判断不了方向,那靠路标可以吗?似乎更不可能。

从外面看这里的青砖瓦房,好像都一样,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明显的路标可以参考了,我们在街道里走了大概有十多分钟后,就完全迷路了!

我们便试着往回走,明明记得就是刚才走过的路,但往后走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既没回到那个饭摊的位置,更没回到宾馆附近。

这让我们有点慌,但后来也就豁出去了,反正刚上午九点多,即使迷路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三个也就放松心情,信步乱走,走到哪里算哪里吧。

“还记得咱们从基地出来时的路吗?当咱们出来时,总觉得是进基地的那条路,但实际上却不是,而是另外一条从没走过的路,在这里的街道上走时,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觉?”

郑旭这么一比较,我还真觉得这两者之间确实很像,难道无论是这个小城里的街道,还是那条进基地的路,都好像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让人在道路上行走时发生错觉。

而秦晴则仰着脸,边走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这一栋栋房子,好像根本没听我们说话似的。

“这里的房子好像并不是人住的房子,而是阴宅,也就是说,是一种坟墓。”

秦晴忽然说道。

连一向镇定的郑旭,听秦晴这么一说,也吃了一惊,更不要说我了,我顿时感到一股阴森之气,从头到脚,传遍全身。额头上顿时冒出冷汗来。

“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郑旭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问道。

“你们看,每栋房子的整体形状,都是一头稍宽、一头略窄,这是不是很像棺材的形状?而在在每个房子的屋脊上,都用特殊的半月形的瓦片,垒成一个菊花的样子。

我记得在清初的一本地方志上,曾经有过记载,说在偏远之地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的寿命都非常长,而且他们的生与死之间,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泾渭分明,而是有一段奇怪的过渡状态。

在这个过渡状态中,他们虽然已经没有了呼吸,但却依然可以坐立行走,做些简单的动作,而且可以不吃不睡,这种状态可以持续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等这种状态结束后,他们几乎就瘦成了一具包着皮的骷髅,直到他们再也没有力量活动,才算是死亡,然后被搬到一个山洞中封存起来。

而他们的这段过渡状态,则会生活在特殊修建的、高大的宅子里,而那本书里描述的、那些宅子的一些特征,正好和这里宅子的一些特征吻合。但那本书,一直被认为都是些荒诞不经的野史传闻,没人相信那是史实。”

秦晴是研究古代口语的,这其实是一门综合学科,其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研究各地的风俗习惯,民风民情,因为这些都和语言密切相关,因此秦晴对很多地方志、或诸多的民间传闻,有深入的研究和掌握,没想到她的这些专长,在这里竟然派上了用场。

可能是心理作用。

听完秦晴的这番介绍后,我顿时觉得毛骨悚然,即使这明媚的阳光,仿佛仍然驱不走笼罩在这里的阴森之气。

“你们注意没有,好像那人一直在跟着我们?就是在吃早餐时,坐在我们旁边的那个人?”当我还在思索秦晴的这些话时,就听郑旭忽然轻声说道。

我连忙偷偷往后瞟了一眼,果然发现那个身材壮硕如健身教练的人,就在我们后面七八米处,他拿着相机,在不停地拍着这些建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