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婿 第84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一)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01:38:05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五月初,安州下了一场大雨。

滚雷阵阵,雨如瓢泼,城头外农田、群山、天际连成一片,漆黑如墨,不见天光,瞬间如昼夜颠倒,时间倒转。

夏日的雨来得快去得快,大道上一滩滩泥水如铜镜反射夕阳。

暴雨后,空气变得清新,夹杂浓郁土腥味,灰蒙蒙的砖瓦城墙涤荡一清。

安州城头鼓楼昏暗,烛火闪烁,此时太阳还没落山,光线却不好,门外卫兵无精打采站岗,哈欠连连。

楼内,孔炿正与一名红袍文官说话,是陛下派来的翰林官。

“陛下令下官向大帅问好,还问大帅在前线吃得好睡得好吗?

前线栉风沐雨劳苦艰难,连口热饭也难吃上,西南东西贫乏,地远路难,要是需要什么陛下命人从京城送来。

陛下还令我去大帅府上,把贵夫人家书带来,还有十几罐路菜一些衣物,怕大帅吃不惯前线的口味。”梅翰林娓娓道来,并恭敬的送上家书。

梅翰林是三年前的探花,虽然官不大,却是陛下心腹。

孔炿不敢摆上官的架子,连面向北面三拜,拱手道:“多谢官家关怀,臣子倍感恩德,请梅翰林转达陛下,老臣生当陨首,死当节草,定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叛军不破,南安不平,臣誓不回京!”

说完又对梅翰林道:“梅翰林千里迢迢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了,老夫这就命人安排下榻。”

“有劳大帅。”他拱手,然后话锋一转:“陛下也说,西南战事已经拖了三年,百姓民生艰难,要大帅必须在年内结束此战。

大帅明白在下意思吗?”

孔炿点头,信誓旦旦说:“请天使转达,让陛下放心,老臣保证年内必平息西南之乱,陛下心安。”

梅翰林点头:“下官记下了,大帅这么说我也就放心了,大帅劳苦不必挂念安置下官。”

说着拱拱手退出去,他连命门外副官带人去安顿招待。

等送走梅翰林,笑容从他脸上消失,进而转为愁容。

战事没有他嘴上说的那么顺利。

屋外冷风呼啸,他有些焦躁。

最开始的攻城拔寨很顺利,可到达平河附近后,进攻主力部队就被坚城新城挡住,随着一两个月来不断增兵,已经有一万主力部队在他长子孔方率领下顿兵新州城下,难以推进。

大军围城攻城已过去五十多天,各种攻城器械轮番上阵,可就是拿不下新城。

这与去年安抚使司马迟的困境相同,当时他就是久攻不下新城,无奈只能率军绕过新城直取后方叛军开阳大营,最终招致兵败。

当初远在朝堂,他只觉这是一步烂棋,如今来到前线他才知道其中苦处。

而且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了!

新州是南下大道,不拿下新州主力大军就没法进军开阳、南安,直捣贼巢。

现在兵力严重不足,可他又没法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

一部分兵力要分散出去驻守刚刚收复的诸多周县城池要塞。

一部分要部署在平河东侧的顺州、归风等地,保证大军侧翼安全,防止叛军渡河威胁攻城大军的主力。

如今是进退两难。

捷报已报回朝廷,陛下很高兴。

前线却兵力太过分散,这时把周边州县部署的兵力收回,特别是顺州一片重兵,就等于放弃之前收复的大量地方。

监军使要是上报他吃不了兜着走。

可不收拢兵力,拿下新城遥遥无期。

现在是变一根筋两头堵了。

照这种趋势下去,只怕再攻数月新城依旧没个起色,只能这么拖着。

孔炿只觉得头疼,揉了揉太阳穴不知道如何是好。

唯一的好事就是后勤补给充足,他们还可以耗下去。

对方主帅并非战场庸手,他早该意识到这点的!

孔炿无奈,当下只能拖下去,拖一拖是一天,以期转机,如果中军能破新州城,局势就会瞬间好转。

借着烛光,对着地图翻看着一大摞前线各处送来的战报,每天他都要亲自看过。

战场上没有小事,生怕错过任何一处,每天都会看到很晚。

一直到外面全黑了,亲兵进来换了三次蜡烛,给他泡了两次茶,草草吃了点炊饼和羊肉,才基本把所有战报看完。

伸个懒腰,喝了杯提神醒脑的茶,打开门,门外卫兵连递上毛皮斗篷。

城头风有些大,亲兵连站过来为他挡风。

孔炿摆摆手:“老夫也是宿将,还怕这点风。”

亲兵笑道:“那是十多年前了,大帅都老了。”

“是老了啊.......”孔炿叹口气,城头风一吹,整个人脑袋都清醒过来,刚才看得昏昏沉沉,如今伸个懒腰似又活过来。

突然脑子里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噫.......”他突然想起什么,连返回楼内,急匆匆把之前看过的战报都翻了一遍。

随后又连去旁边柜子翻箱倒柜,把昨天的战报也翻出来快速看了一遍,再看前天的。

很快他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亲兵担忧问:“大帅,怎么了?”

孔炿没有立即跟他说,而是在脑子里开始分析起来,又赶快盯着桌上铺开的地图,亲兵连把蜡烛捧到面前为他照亮。

顺州的战报已经两天没送来。

按他规定,每天就算没有进展各军也必须发战报到安州来!

加之顺州到安州,行军需五到八天,快马需要两日,也就是说如果那边出事失联,此时可能已过去四天!

之前顺州有六千驻军,因为那是一座桥头堡,南面叛军要渡过平水要么走西面新城北大道的桥,那里已被他们控制。

要么就是顺州城南有一座桥。

他派重兵不只守城,也为防止叛军从东面渡河威胁侧翼。

后来正面战事吃惊,他思忖再三,令田开荣从顺州抽调两千人增援到新城前线。

当时他想的是四千人守一座桥,对方就算来几万也难过去,而且叛军也不可能把那么多兵力投到侧翼去。

但现在怎么感觉不对!

孔炿顿时紧张起来,很快额头上冷汗涔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