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书乃沙场宿将,劳苦功高,昔日扬威北地家喻户晓。
但千里马也需伯乐,归根到底还是父皇看人准,如今自正月出兵才三个月不到,接连收复一州五县,照这个速度今年年底定能收复所有失地,剪灭叛党。”郑王笑言。
“那当然,父皇是天下之主,什么人没见过,能逃过眼!
之前那两个要是听父皇指挥,也会不打不过。”显平公主理所当然道,她虽三十五,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依旧活泼好动,言语天真。
听她这么说,郑王尴尬一笑,接着说:“还有那个赵立宽,父皇提拔他,也是个难得人才。
年纪轻轻有当年楚霸王之勇,听说他们西路军又连拔六营,他亲自披挂上阵又受了伤。
这样的人才若非父皇圣明慧眼识英,终归也是泯于众人。”
“他受伤了?”母后着急问了一句。
郑王哑然,点头有些诧异,母后这是怎么了?
父皇放下筷子接过话:“兵部战报不曾提起,你哪听说的。”
“鸿胪寺有位泸州官员守孝回来,我从他那听说的。”郑王赶紧道。
父皇点头,“战场上刀兵无眼,这是寻常事。”
父皇这么随意说了一句,可感觉他是对母后说的。
他一时觉得有些奇怪,又想不出哪里奇怪。
“就是,父皇言之有理,打仗哪有不受伤死人的。
报效君父本就天经地义,他立功受伤父皇也赏赐他官爵,这是命好,天下多少人想入父皇天眼也没这机会。”卫王一面说一面给皇后斟果酒压惊。
“母后心太善,听不得这些,哪知道其实真到战场上每天要死多少人呢,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像他那样不过寻常,用不着难过。”卫王安慰。
郑王放下筷子,笑道:“听大哥这语气去过战场?”
卫王顿时有些恼羞成怒:“你去过?我看了多少兵部战报,当然晓得战场的事!”
郑王刚准备反击,皇后岔开话题:“人老了总会多愁善感。
算了,不聊那些事,我们一家人团聚别说那些。”
“就是,家宴说什么外人的事!”卫王接话。
郑王心里恼火,卫王就是嫉妒才再三阻挠他在父皇面前说前线的事,赵立宽是在他引荐支持下在西南大展拳脚,为父皇分忧的。
反观卫王那草包,花六七十万两弄个排场,半点想不到为父皇分忧,越说前线的事他越着急气恼,不过。
不过母后都这么说了,他也不想再和这蠢货大哥闹下去:“母后最近身体可好,我那得了一颗上好的高丽国山参,明天让人送进来,给母后安神补身。”
母后笑道:“你有孝心就好,到我这年纪受不了大补,留给王妃受用,她还年轻。”
二姐安庆公主笑说:“父皇母后,这是今年新上的鲈鱼,冰镇着八百里加急从武陵运来的,御医说此物健脾养胃,安神补脑。
你们不似孩儿一样得闲,天天操劳,多吃点补补。”
父皇点头,动筷尝了一块,随后看着他和卫王,意味深长说:“圣人说三十而立,你们也该多关注自己事业,以实事为重。
身为天家皇子,就该明白天下事都是自家事,以天下为重。”
“父皇教训得是,儿臣谨记。”卫王拱手听训。
他也赶紧低头表示:“儿臣谨记。”
此时柳岸风动,景色迷人,父皇接着开口称赞他:“郑王这次做得不错,你推荐那个赵立宽是可用之才。
身居上位之道重在用人,用人之道首在识人,这点你做得不错。接下来还要做到赏罚分明,用功必赏,才能令人忠心效命,你明白吗。”
郑王心中大喜,努力压抑自己的表情,父皇向来肃穆,是严父厉主,少有这样直接称赞他的时候。
他连道:“儿臣明白,定仔细思忖父皇教诲,时时践行!”心里也开始仔细琢磨揣测父亲的意思。
这时卫王又插话:“母后,您皇孙安国来前还说想奶奶了。
那孩子今年也十九了,想请母后做主为他寻一门当户对的婚事。
听说吴相公家孙女母后喜欢得很,何不让她成为一家人。”
郑亲王顿时紧张起来,大哥打什么主意他当然知道。
中书侍郎叶谷本就是靠他上去的,要是吴相公的孙女再嫁给他儿子,那两位宰相以后说不定都会站在他那边。
而且不止!
吴相公的孙女连他也听说过,是洛阳有名的才女,前年元夕会上得母后赏识才学,后又擢为身边女官,可见喜爱。
要是嫁给到他家去,母后也会偏爱。
可他心里着急也没办法,他比大哥小十岁,他家长子今年才九岁,远不到谈婚论嫁的年纪。
他正着急,没想到母后此时却笑着岔开:“仙衣那孩子我喜欢得紧,是颗宝贝明珠,谁都想抢着要呢。我也舍不得,让她多陪陪我吧。”
“那当然,母后喜欢让她一辈子侍奉也是应该的。”卫王说。
郑王在心里松口气,起身给大伙斟酒。
“母后,多伶俐的孩子能让你喜欢成这样,连我也想见见了!”显平公主好奇问。
“总归是个好孩子。”母后笑了笑,随后举杯与他们喝了一杯,语重心长说:“你们都是我的孩子,作为母亲、奶奶,我也想一碗水端平。
把所有人都照顾好,不要亏欠谁、冷落谁,做娘的都是这样。”
大家都安静下来,仔细倾听,显平公主却立即张嘴打破寂静:“我做不到母后那样,就爱老二!老大跟他爹一样黑。”
众人都笑起来。
........
家宴散后,郑亲王拜别父皇母后,两位姐姐,又与大哥辞行。
不过大哥的脸色显然不是很好,他表面不说,心里却乐开花,蠢货配和他斗!不过枉活十年罢了,他要是早出生个十年,此时已坐在东宫里了!
心里忍不住感慨,没想到自己当初举荐赵立宽这一招,简直神来之笔,如此英明且正确!
一个小人物,居然闹出这么大动静,让大哥吃了这么大瘪,他越想越高兴。
又想起父皇教诲,他顿时决心,这赵立宽不能随用随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