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婿 第50章 黎民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4 15:01:14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泸州治所江阳县,江阳城主体位于长江之北,有三分之一位于大江之南。

其地界在大江南面还有赤城、长宁两县。

此时风雨飘摇,江边汇聚大量百姓争先恐后想要渡河,船夫们坐地起价,时不时便有吵闹,乱糟糟乱做一团。

叛军开年后大举进攻长宁县南的鸡鸣关,让大江南岸依旧控制在官军手中的两县百姓恐慌不已。

叛军在南面奸淫掳掠,屠城屠村的恐怖行径已传遍南方。

就在这时,江面北面驶来三条船,其中两条上站满手持刀弓的官兵,船首的人高喊:“知州来了,都让开都让开!”渡口船夫们纷纷让开道来让三条船。

官差们下了船,把船拉到岸边落锚,搭上与渡口间的木板,身着暗红官服的中年官员才从船舱出来,身后跟着其余三四个青绿官服的官员。

吴言君急匆匆走来到人群面前,身后跟着泸州同知,以及他的长子江阳县丞吴锦衣。

他早上前去查看接管隆州、荣州、永州、武州、江州等地运过来的粮草,以及安置这些地方征调过来的民丁,总计有十万左右,全要安顿在泸州附近。

在朝廷指派的转运使司马相公到达之前,这些事全部需要他安排。

朝廷的大军就快到了,三万七千多人的军队,后勤保障至少要征发十万民夫,这还是得益于南方密集的水网能减轻运输压力,如果在北方打仗,这么多军队调度,后勤至少征发十万民夫。

现在江阳县周围几乎已无空地,到处都是安置的各州县民夫,吃喝拉撒已经让他忙得脚不沾地焦头烂额。

而且因为是两年内第三次征发这么多民夫,百姓无法耕种,许多州县都闹不满。

前几天武州、江州等地都有人带头闹事。

其中最严重的是武州显林县百姓闹事,放火烧了县衙官府,烧死了当天加班没回家在县衙将就一晚上的主簿,那可是朝廷命官!

碍于闹事的人有数千之众,只有二三百人的官兵也不敢动武抓人,只能僵持着,知县只得出来安抚民众,暂时不提罪责。

这事的奏报已经在路上,只怕快到京城了。

而今早,又得到消息,说有大量百姓到了大江南岸,都想渡江到江阳北城去。

吴言君马不停蹄,顾不得吃口饭就赶紧过江来看。

同知周康向他建议,不能放这些百姓过江,北城如今已寸土寸金,容纳不下那么多人了。

吴言君也觉得有道理,可他才喝止船夫,让他们不得载人过江后,江边数不清的百姓都围上来要理论。

黑压压的人群把他吓了一大跳,连在官差保护下回到船上,让官差守着渡口,才高声和百姓们讲道理,告诉他们北岸已经容不下人,他们过去连落脚地方都没有。

一个抱着孩子灰头土脸的母亲当场就哭了,她一哭怀里的孩子也无助的跟着哭起来:“大官人好不通情,我们跑到这来就是怕贼兵赶来,你在北岸无事,我们可怎么办,这孩子他爹就是给贼人杀的。”

这话顿时引来共鸣,百姓们群情激愤:“就是你们站在北面当然不怕!”

“尽会站着说话不腰疼!”

“放我们过去!”

“......”

吴言君赶忙安慰道:“诸位!大家静一静,大家静一静!听老夫说,朝廷已经派四万大军前来,很快就能平叛,叛军到不了南城。”

“前两回朝廷派兵来,不也说几天就打败贼兵了!”

“一个老太太嚎啕大哭:“上回跟我们说不用跑,朝廷官军多厉害,结果官军跑了,贼兵打过来,我儿子儿媳还有老头全被杀了,房子也被烧了,这找谁说理!”

“就是官军害的我们!”

“让我们过去!”

“.......”

同知周康小声在耳边提醒:“快走吧,多留无益。”

吴言君也知道事已至此没办法,下令哪个船夫如果送人到北岸就抓起来,随后与官差一道上船,不管南面百姓的哀求和咒骂,缓缓向江北驶去。

等离岸远了,才看清,江边渡口一里多的宽度上黑压压都是逃难的百姓。

“这该多少人......”儿子吴锦衣叹气:“真不能让他们过来吗,这些人有不少老弱妇孺。”

经验丰富的周康道:“少说上万人。”

随后他无情的说:“开了这个口子,后面来的还会更多。而且退一步讲,万一叛军打到南城来,朝廷军队却没到,总要有人守着吧。”

吴言君叹口气,这样的办法十分残酷,说白了就是逼着这些百姓留在南城,万一叛军打过来,能让他们守一守。

要是三年前,他才从朝廷到地方的时候,他断然不会同意这种事。

可经历这两年来艰苦的战场,残酷的伤亡,惨痛现实的磨炼,他也便同意了,只无奈看着江边乌压压大片哭嚎的百姓。

船到江中,他对自己长子嘱咐:“你爷爷从京城来了信,他官复原职了。”

周康赶紧拱手,“恭喜相公贺喜相公。”

吴言君拱手,他明白泸州有他这个权知州事,还有同知,还有通判,按理是三人共治,互相牵制。

可在这其实都是他一言而定,很大程度上都因父亲是朝中宰相。

“爷爷他老人家安好吗。”吴锦衣问。

“好着呢,他还特地嘱咐,朝廷从北方抽调抗击辽国的归化军南下,说其团练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让我们多支持,和他多透透底。”

他其实也很好奇,能让父亲看得上的是什么样的人物?

周康道:“相公中意的必是良将了。”

吴言君继续说:“昨日又收到兵部尚书孔公文书,以归化军团练赵立宽为前锋都指挥解救鸡鸣关,想必这两日就要到了,要多留意。”

吴锦衣道:“父亲,我领人巡江,见着立即报给你。

爷爷看重的人,我倒想见见是什么样的。”

他想了一下点点头,“这样也好,招待要周到。”

儿子点头答应:“父亲放心吧。”

心里想,到底是个什么样人物,他想快点见识见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