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古堆 第252章 奇怪的白胶泥

作者:老兵阿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50:07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余庆生邀请倪海霞来做客,只是出于一种礼节。

我们中国是一个最讲礼数的国度。倪海霞急余庆生之所急,亲自送了俩伙伕来,按照礼数,余庆生应该主动表示感谢。

这便有了那一个邀请。

然而傅笃生却有自己的看法。

那次倪海霞走后,傅笃生就跟他说了:“余少校,你的这种做法不好。你在彭团请来了两个伙伕,我就觉得不妥。但是,你以他们只在庞家墩,不去古堆上为由勉强说服了我。可现在又要邀请倪海霞来做客,她窥破了我们的秘密怎么办?"

余庆生心里觉得傅笃生说得对,但嘴上却说:“傅少校,你多虑了。我这个姐姐一直以为我们在挖战备储备库,否则她也不会支援我们俩个人。”

傅笃生说:“如果她那天心血来潮,想去工地上看看,你答应不答应?”

“这……”余庆生一时语塞。

傅笃生心里何尝不清楚,余庆生邀请倪海霞只是出于礼节。所以看到余庆生窘迫的样子,就换了一种口吻说:“余少校,邀请了一次就可以了。下次,一定要找理由拒绝。"

余庆生点头说:“没有下次了。纸是包不住火的。我们做的事迟早会被外界知晓,我还有何脸面去见我这个姐姐耶?"

此话说得傅笃生也讪讪的。

是啊,这么个鬼差事,既辱脸面又损阴德,倒八辈子大霉呐!

还好,这次倪海霞来,并没提去工地上看看的要求,甚至,有关他们修建战备储备库的事问也没问一句。

想想也是,倪海霞是什么人,保安团的副团长,中校身份,她是知道军事机密不能随便打听的道理的。

可是他们的挖掘工作又遇到麻烦了。

他们从山坡上往下挖,挖到一丈多的时候,却挖出了许多白胶泥。而这些白胶泥一到上面来就变硬,硬得像石头一样。

后来,连地底下的白胶泥也挖不动了。它们就像一块铁石板一样,一镐下去,只是一个黑点点。

有人嘀咕:“妈的,见了鬼了,我们开始不是挖得好好的吗,为何现在又挖不动了?"

“这些白胶泥一经风就变硬。可是下面的风也不晓得是打哪儿来的。”

余庆生明知道这跟古墓有关,却不敢说出来。这些白胶泥的出现,说不定是自己挖对了,古墓的墓室已离得不远了。

可是怎样破这道难关呢?他也束手无策。

他回了一趟寿县城,向李品仙禀报了白胶泥的情况。李品仙召来那鉴宝师马之遥,让他跟余庆生去李三古堆一趟。

马之遥早就向往李三古堆,以前是没有机会,现在有机会他怎么会推辞呢?

他立马跟着余庆生往庞家墩去。

到了庞家墩,马之遥连水都没喝一口,又直奔李三古堆。

李三古堆就在庞家墩的上面,出了村子,抬脚就到。马之遥兴致勃勃,他边走边问余庆生:“余少校,你知道这个寿县有个‘葬三角’吗?”

余庆生虽然为了李三古堆的事特意调查过古堆周边的老百姓,但关于“葬三角”的事,他还是没有听说过,故对于马之遥的问话就无从回答。

他摇了摇头。

马之遥就自己说开了:

寿县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首都,那时候叫寿春。楚国的许多君王离世后都葬在城东南远郊。这其中有三座墓葬得非常特别,它像个直角三角形,我们脚下的这个就在三角形的顶点上。这种墓葬形式非常特别,所以历史上人们习惯称它为“葬三角”。

当然,这只是考古界的一种说法,并非来自民间。所以民间是不知道“葬三角”这种称谓的。民间只知道有三个古堆,俗称“离散古堆"。后来有个叫李三的人在这个古堆上发现了一块“无字碑",考古界才把这个古堆命名叫“李三古堆”。

余庆生还是第一次听马之遥如此说。马之遥是鉴宝专家,他见多识广,他的话自然很具权威性。

不过余庆生对于马之遥说的所谓“葬三角"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对于盗挖李三古堆完全是抱着“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这种态度。他完全是在执行李品仙的命令。

说话间就到了挖掘地点。

今天恰好轮到杜连挖掘。杜连长一见一个佩少将军衔的大官来了,赶紧挺胸敬礼道:

“报告长官,运输营三连连长见过长官。"

马之遥并不是军人,李品仙为了遮人耳目,让马之遥在军中好出入,遂授于马之遥参议职领少将衔。

参议在军中是文官、闲官,并不负具体责任,做具体的事,但地位并不低。

而马之遥这种参议就是鉴定古董,所以他对军队的礼节近似白痴。

这不,马之遥听到一军官向他喊报告,竟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

余庆生见状,及时解了围。他挥了一下手说:“马将军不拘小节,你可以放松放松。待马将军有了好主意,我们再接着往下挖。”

杜连长听罢就退到一边去了。

马之遥附身看了看洞口,发现洞口仅一丈宽窄,就皱着眉头说:“余少校,这洞口太小,应该挖个两三丈,看有效果没有。"

余庆生说:“马师爷,现在的问题不是洞口大小,而是这些白胶泥。"

余庆生说着往旁边那堆白色泥土努了一下嘴。

马师爷是长官部官员对马之遥的称呼,因为他们都知道马之遥并不是军人,当然也不知道他是个古董商,因此,就仿照江湖叫法,称马之遥为师爷。

对于这种称呼马之遥很满意。因为他觉得,师爷的地位肯定比什么狗屁参议要高。师爷只有一个,而参议是一抓一大把。

而李品仙呢,他才不会去计较人们喊马之遥什么,他计较的是马之遥让他进宝的多少。

马之遥走到那些白色的泥土面前,使劲掰了掰,掰不动;俯下身子用鼻子闻了闻,说道:“这不是泥土,这是糯米粉。”

“糯米粉?……"余庆生惊道,“不会吧,这要多少糯米呀!"

他用镐头敲下一块,放在鼻子下面闻,闻得好像是有那么一股馊糯米的气味。

但是他对于这些白色泥土即是糯米却不敢苟同。

“怎么办吧?"余庆生说。

马之遥很兴奋。挖到了白胶泥,这说明离古墓的墓室不远。他告诉余庆生,接着往下挖,拓宽坑道口往下挖,在白色泥土没有变硬前一直往下挖。

余庆生虽然觉得马之遥想得有些过于简单,但在没有别的办法之前,只得硬着头皮按照马之遥的办法去做。

余庆生让杜连长增派人手,将洞口掀大。而到了有白胶泥的地方,不停手,加劲挖。

马之遥在庞家墩过不惯,看到挖掘工作进程很慢,遂回寿县城里去了。

马之遥回到李品仙身边,李品仙向他询问挖掘得怎么样,马之遥不敢隐瞒,遂说了白胶泥乃糯米粉的事。

“糯米粉?有什么说法吗?"李品仙不解地问道。

何宣说:“我倒是听说古代的人为了防止有人盗挖,在墓室的周围用糯米堆砌。糯米冷却后,其状像我们现代的水泥。”

马之遥频频点头,说:“参谋长所言极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般说来,挖到了糯米粉,即说明古墓的墓室就在前面。"

“哦!……”李品仙听了异常兴奋,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这边余庆生为了证实那些白胶泥是否糯米,包了一些带回庞家墩,让楚文明放在锅里熬。

楚文明听说挖到了白胶泥,明白是怎么回事。而白胶泥放在锅里煮,并没有糯米的酥软,相反,它沉淀在锅底,用锅铲都铲不动。

余庆生讥笑马之遥:什么糯米?扯淡!明明是石灰粉么!

但楚文明并没告诉他:其实它就是糯米粉掺了石灰粉,一遇风就变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