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千载夺权父子残,百年兄弟血流干;几曾见过宋太祖,杯酒解兵尽欢颜!

——第四十四回诗引

开篇诗道罢,书接前文。却说建隆二年,宋太祖鉴于当时已控制朝中局势,即着手陆续采取措施,收回诸将手中兵权:先将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节度使,由石守信代其担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因殿前都点检乃是自己黄袍加身时所任,从此不再设置。此一番人事更迭下来,当初参与陈桥兵变诸将皆自心惊胆寒,后周旧臣却暗暗欣喜,只盼有人趁势而起,颠覆宋室天下。只说七月初九日晚朝散罢,宋太祖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共论当年兄弟情谊,今日君臣情分。正当酒兴正浓,宋太祖屏退侍从,忽叹一口气,对一众兄弟说道:“我赵老二若不是靠你众兄弟出力,何能到此地位?故从内心念及你等功德。但做皇帝甚苦,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夜不敢安枕而卧,即将病矣。”石守信等人惊骇,因关心大哥身体,纷纷究问其故。太祖见众人皆问,乃苦笑道:“我这个皇帝之位,公等谁不想要?到时不论哪个兄弟率众起事,我这个大哥欲退为一镇节度使,尚有可能乎?”

石守信等虽皆是武夫,但哪个也不愚蠢,知道大哥话中有话,急离席叩头说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怀有异心?”太祖说道:“此话不然。我固知诸位兄弟并无异心,然而公等部下欲图富贵,一旦将黄袍加在你身,兄弟等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矣。”众将恍然大悟,这才知道已经受到皇帝猜疑,以为今夜乃是断头之酒,殿外必是埋伏下刀手,一时惊恐万分,更有数将欲图反抗,但身上皆无兵器,不由惊慌失措,失声痛哭。石守信却见兄长并无杀机,便再次叩头道:“如此,恳请陛下看在旧日兄弟分上,予以指明一条可生之途!”太祖急命众将平身,缓缓说道:“我谓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凡欲图富贵者,不过是多聚金钱,娱乐自身,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依我之计,众兄弟不如释去兵权,到各州郡享受高官厚爵,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建立永业。又可多买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兄弟等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可乎?”石守信等见太祖明言如此,知道再无回旋余地,且禁军已尽在其掌握,诸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山呼万岁,感谢太祖恩德。当夜席散,一宿无话。

次日早朝,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同时上表,称病要求解除兵权。太祖欣然诏准,皆罢禁军职务,命至各大州郡任节度使。又宣诏令,正式废除殿前都检点及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复置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及侍卫步军都指挥司,所谓三衙,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另选资浅功微之将担任以统禁军,并皆直接听命于皇帝。太祖其后果与功臣联姻,以守寡之妹嫁给高怀德,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之子。张令铎女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此番任免后,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禁军职务全被解除,从此不再授人,此即史上著名之“杯酒释兵权”典故由来,石守信等再无兵权。

杯酒释兵权后,便行政治军事改革。乃派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镇守易州、何继筠镇守棣州、郭进镇守西山、武守琪镇守晋阳、李谦溥镇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赵赞镇守延州、姚内斌镇守庆州、董遵诲镇守环州、王彦升镇守原州、冯继业镇守灵武。其制下诸州管榷之利悉以与之,其贸易则免征税。故此边臣皆富财以养死士,募谍者刺探敌人情状,山川道路罔不睹而周知,此后十余年间再无西、北之忧。其后建立枢密院,与三衙统领各有所司。三衙虽掌禁军,但却无调兵权力,枢密院有调兵之权,而不能直接掌握军队。另外将全部军队分为两半,半驻京城半戍各地,使京城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变乱,也使外兵联合足以制止京城驻军内变,则皇帝保证牢控全国之军矣。

即便如此仍不放心,乃以锻炼士兵吃苦耐劳为名,实行兵将分离政策,无论驻京禁军还是诸州屯军,皆须定期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边境戍守,并至产粮之地就粮,称为更戍之法。由于士兵经常换防,乃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虽再不能率兵同朝廷对抗,但其后三百年间每每屡败于辽夏金诸国,亦皆此以致积弱之故也。又对地方藩镇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其一削夺其权,把节度使驻地以外兼领州郡直属京师,同时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三年一更,直接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节度使。后又设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相互制约。其二制其钱谷,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本路所属州县财赋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其余皆送至京,地方财权完全收归朝廷。其三收其精兵,令各州将藩镇军中骁勇者选送到京,补入禁军。又选强壮士卒定为“兵样”送到各路,召募符合兵样标准者送到京城以当禁军。如此,则中央禁军为全国精锐,地方无力抗衡。

通过军事改革,彻底消灭唐末五代藩镇专制一方之局。于是改革吏政,削弱宰相权力。军政大权既归枢密院,财政大权则由三司使,宰相所掌仅限于民政。枢密使与宰相对掌大政,号为二府。皇帝便利用二府职能异同发号施令,独断专行。而且设置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及三司副使,作为宰相、枢密使、三司使副手,制约各部门长官独揽其政。由此系列改革措施,宋朝中央集权制终于形成,天下划一,共谋发展,开创宋初盛世。但亦由此互相制约而致办事效率极缓,推诿扯皮,冗官冗兵冗费与日俱增,使宋朝终陷于积贫积弱局势,不能自拔,最终灭亡。此乃亡国根本原因所在,致若夏、辽、金、元内侵,农民起义,显象而已。

闲话少叙,书归正本。且说乾德二年正月,魏仁浦与首相范质、次相王溥同日罢相,拜守尚书右仆射。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赵普以中书省没有宰相签署敕令上奏,太祖说道:“卿只管呈进敕令,朕为卿签署可乎?”赵普答道:“此有司之责而已,非帝王所为。”宋太祖命翰林学士讲求旧制,窦仪说道:“今皇弟赵光义任开封尹、同平章事,正是宰相职任。”太祖乃诏命将签署权赐给赵普,视为左右手,事无大小,皆向其咨询以后决断。遂纳赵普建议,策划攻蜀,令张晖为凤州团练使,得蜀国虚实及山川险易;加紧制造战船,训练水军;又命诸州造轻车,以供山地输送之用。蜀后主孟昶闻宋主欲兴师来伐,问计于群臣。宰相李昊奏请议和,向宋廷纳贡、以求偏安自保,蜀主便欲纳之;知枢密院事王昭远力谏不可,说若如此,则无异于投肉喂虎,乃是弱己强敌下策,绝无了期也。蜀主本无主见,乃决计严兵拒守,并遣使前赴太原,约汉主刘钧联合攻宋。未料后蜀所遣使者见道路难行,便即中途投宋,前来汴梁,将蜀中机密军情一并倾囊而售。

乾德二年十月,宋太祖便以蜀后主孟昶暗中与北汉勾结,企图夹击宋朝为由,命上将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率兵六万,兵分两路向西川进军。说话的!你道是哪两路兵马?一路由王全斌、崔彦进率领,自剑门由汉中入蜀;一路由刘光义、曹彬率领,从归州溯江而上,直入夔州。两路分进合击,直指成都。孟昶闻报大惊,即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监,率兵三万自成都北上,扼守利州、剑门;另以韩保正、李进为正副招讨使,率兵数万趋兴元,加强北面防御;由昭武节度使**俦等扼守夔州,以当东面宋军。十二月中旬,宋北路军进入蜀境,攻克兴州,杀俘蜀军七千余,继克石圌、鱼关等城寨二十余。蜀将韩保正闻兴州失守,乃弃兴元,移师西县,以数万人依山背城结阵自固。宋马军都指挥使史延德率军乘胜进攻西县,击溃蜀军,擒韩保正、李进等,继越三泉阳平关,直趋嘉川,俘杀甚众。韩、李余部为阻宋军南进,烧断栈道,退保葭萌;王昭远、赵崇韬则率军据守利州城,及其以北大小漫天寨诸塞。利州在嘉陵江东岸,群山环绕地形险峻,是入蜀咽喉。王全斌鉴于栈道断绝,难以直进,便命崔彦进率兵一部抢修栈道,进克小漫天寨;自率主力由嘉川东南罗川狭径迂回南进。两路宋军于深度嘉陵江渡口会师,并夺占桥梁。旋又分兵三路夹攻大漫天寨,大败蜀军精锐,俘义州刺史王审超等。王昭远、赵崇韬率兵出战,三战皆败,遂于桔柏津渡江,焚浮桥,退保剑门。宋北路军由此占领利州,进抵剑门关下。

十二月下旬,刘光义率东路军入三峡,连破三会、巫山等寨,杀蜀将南光海等,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弘,歼水步军一万二千余人,夺战舰二百余艘,乘胜向夔州急进。夔州为巴东之咽吭,蜀军于城东设锁江浮桥,上置木栅三重,夹江列炮,防御甚严。刘光义驱军进至浮桥东三十里处,避实击虚,舍舟登陆,夺取浮桥。由此水陆配合,一举攻破蜀军防线。夔州节度使**俦认为宋军涉险远来,利在速战,当坚壁固守。怎奈监军武守谦不从,率所部千余人贸然出战,大败而归。宋马军都指挥使张廷翰率军追击,突入城内,**俦力战失败,乃登城自焚殉难。宋军占领夔州后沿江西上,收降万、开、忠、遂等州,前锋直逼成都。

乾德三年正月,蜀后主孟昶闻报王昭远等军屡败,惊惧之余,遂命太子孟玄喆为帅,率甲兵万余,增援剑门。太子生养在深宫,素不知兵,蜀主派其领军,亦可谓出于对本国藩将不信任之故,此点五代十国皆同,并无二致也。太子未至剑门,宋北路军已占剑州以北益光。主帅王全斌早知剑门是蜀国门户,向称天险,不易强攻,遂命史延德率兵一部,经城东南来苏小径迂回至剑门南,自率主力从正面进攻,前后夹击。王昭远闻宋军将至,仅以偏将守剑门,自率主力退保东南汉源坡,以为犄角之势。未料宋军前后夹击速克剑门,并乘胜急趋汉源坡而来。王昭远惊惧,顿时战守无方。赵崇韬布阵迎战,战败被俘,损兵万余。王全斌引军追击,俘获王昭远,乘胜占领剑州。孟玄喆兵至绵州,闻剑门已失,乃弃全军,只率随从千余仓皇逃回成都。宋军两路先后进抵成都,孟昶见大势已去,遂于正月十九日举城出降。由此后蜀灭亡,共历二帝,国祚三十二年。王全斌将孟昶押送东京,蜀后主于当年病故。

书中暗表,孟昶与前蜀王衍不同,并不如宋人所说,所谓昏君。孟昶幼年即位,不能亲政,将相大臣多为先主孟知祥故人,欺后主年幼,皆都骄横不法,夺人田宅,穷奢极欲,视孟昶如无物。孟昶要想整顿政治,经过激烈斗争,终如愿以偿铲除旧臣,开始亲政。孟昶亲政后留心政事,放归宫中大批宫女,让其自由归家。还向地方州县颁布“戒石铭”,要求各州县官员爱护百姓,抚恤流亡,节约开支,其中说道:“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后世皆赞为明君之语。孟昶即位之初生活也比较节俭,寝殿卧具不用锦绣,盥洗用具多为黑漆木器。又推行轻刑,尤其对死刑更加谨慎。为节约开支,三十年不举南郊大典,又禁止放灯流俗。所有作为,与前蜀王衍形成鲜明对照。但孟昶英明作为有限,后期生活逐渐奢侈,以至于所用溺器皆以七宝装饰。由于身体发胖外出时不能骑马,而乘坐步辇,垂以重帘,环结香囊,香闻数里,国人皆不能识其面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