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非遗 第40章 没落的道家文化

作者:ws木头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05 20:35:21
最新网址:www.bquge.cn

作者:ws木头人,

道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道家的起源,最早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

每一次思想的跳跃都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众人积累和文化沉淀,这也再一次的凸显了道家的生命力。

《老子》作者生活年代在学界尚有争议,或以为与孔子同时,或认为晚于孔子。

老子主要批评了孔子所执之“礼“及“仁义“观念,对杨朱则主要批评了其“予智自雄“及对“明王之治“的追求。

老子之后,杨朱本人曾针对墨子的“兼爱“、“尚贤“、“右(明)鬼“、“非命“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了“非议“。

杨朱后学子华子则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六欲不得其宜“的观点和行为做出了双向的扬弃。

詹何则将杨朱“为我“、“贵己“之说中“损一毫利天下不为也“的思想作了近乎极致的发挥。

庄子本人和庄子后学都有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批评,以魏牟为代表的庄子后学认为庄子之学大如东海,而名家公孙龙等人则似埳井之蛙。

以《天下篇》为代表的庄子后学批评诸子百家之学“皆有所长,时有所用“,皆为“不该不徧“之学。

“稷下黄老道家“的学术批评以慎到、田骈和《管子》学派为代表,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了批评性总结。

道因应无方,惟变所适,史公司马谈在《论六家旨要》所论。

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虚无为本,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因时为业”、“时变是守”。

故太史公突出强调‘变’,这得益于道家所具有的职业优势和深厚的知识背景。

道家出自史官,在古代,史官的职责主要为观察星象、制定历法、管理王室典籍和收藏档案。

道家是秦汉后建构出来的学派,先秦时期没有“道家“一派,后世建构出来的“道家“遂不能不有较强的异质性。

道家分为“黄老“与“老庄“两支,前者重外王,后者重内圣,但内圣与外王亦有连续性。

黄帝、老子、庄子是道家传统中最重要的三个符号,追溯道家三子的起源,可追溯到神话的源头。

黄帝源于天子神话,老子源于大母神神话,庄子源于飞仙神话,神话的源头不同,三子的思想定向也就不同。

三子继承远古的神话,也继承了远古时期积极礼仪的斋戒实践。

在从巫教(萨满教)到道家的传承中,后者也对前者作了批判的转化,三子在战国时期分别形成各自的体系,并在秦汉后被聚合成一家,即所谓的道家。

庄子所出的升天神话代表最原始的萨满教类型;老子所出的大母神神话代表早期农耕文明;黄帝神话则不能不预设文明发展到国家甚至帝国的建构。

但三子出现在历史舞台的年代和地区,似乎与其思想所出的神话类型之年代与地区不合,如庄子年代在老子之后,其神话型态却相当古老。

黄帝被设定为文明之祖,年代远在老、庄之前,思想的定型则在老子之后。

至今仍找不到较有说服力的知识社会学的材料,足以建构出他们何以被归为道家的社会学依据,比如老子与母权社会的关系,或庄子与狩猎文化的关系。

所以他们何以能够合为道家?这个困扰人的问题依然存在。

《史记》中《论六家要旨》中记载: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汉书·艺文志》中有所记载: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以柔弱因循为道的作用,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因为对道和无为的理解不同。

所以内部又划分为不同派别,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心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等。

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每篇每个学派各不相同,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论体系,与《易传》所提出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相类。

老子认为是三生万物;孔子认为是阴阳、四象(老阴老阳、少阴少阳)生万物。

以《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

关于老子的身份、生平与《老子》一书的作者到底是谁的问题,虽然长期存在争议。

但通常的说法都是以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倾向性看法为依据,即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其中以黄老派最盛,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显然,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

阚泽记载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

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

此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魏晋南北朝后,道家思想成为士大夫失意之后的精神寄托。

之后,直到唐宋时期道家又发展至鼎盛,故学者言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家实力也不容小觑。

晚清,随着西方的冲击,儒家统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再加上道家与西方自由民主等观念多有相合之处,故道家思想再次复兴。

1991年,董光壁先生首先精炼提出了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并得到陈鼓应等人热烈响应。

此后,有唯道论、道商、天道自由主义、自化论等新的理论出现。

其中像道商这样的理论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道家文化和传统哲学也有着必然的联系,为迄今为止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观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哲学就其基本的理论内容。

是由儒家、道家和佛家三个主要的哲学思想体系组成的。

在当代,儒家思想作为构成中华文化这一社会生活方式的观念主体,其理论内涵正在经历着变迁和更新。

佛家思想也在不断地被赋予一种现代诠释,继续填补着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的信仰空间。

现代新儒学和现代佛学也在认真严肃地探索着这些问题。

在道家最早的、也是经典的著作《老子》、《庄子》中,都可以看到一种十分清晰的儒家思想观念背景。

这的确可以表明道家是在儒家之后兴起的一种思潮或哲学思想体系。

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和它的理论构成上看,道家思想开启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新的理论方向,与儒家思想共同建构了一个比较周延的哲学境界和人生境界。

老子之后,道家内部形成派别林立、错综复杂的学术思想局面。

《汉志》著录道家37家,仅此可见其繁盛。

但《汉志》实以人系书,以书分家,并不能反映道家思想的根本分际,也无法据之确定各派的文化功能。

直到近些年,大多数人才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但如何从根本上、精神上,理解各家的理论意旨,确定其思想类型及价值,仍有待于深入人心的研究和讨论空间。

若深入了解于此,可把先秦道家划分为黄老学、老庄学、杨朱学三系。

这三系分属于知识型、精神自由型、感性自由型的学问,稷下道家、庄子、杨朱分别为这三种思想类型的代表。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开创者,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

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生成是由道和某种物质相互配合形成的,道支配着万物的生长和发展。

老子主张通过以道治国、推行无为政治来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当他发现治国理想无法实现时,便选择了退隐,主张守柔不争以保身、修身。

与黄老学派的价值观相比,庄子更为理想,他向往的是“至德之世”,主张通过“任其性命之情”以实现这一理想。

而庄子后学着重发挥无为政治的现实意涵,承认仁义礼法在国家治理中的现实作用。

他主张对仁义礼法等治国之具进行改造,在批评儒家所提倡的功利性的仁义观的同时,提出“至仁”、“至礼”等观点。

尽管庄子及其后学对如何实现理想社会做出了种种探讨,但他们更着力考虑的是:

如何通过“齐物”“心斋”“坐忘”等修养方法,以此忘记尘世的苦难,自由逍遥于内在的精神家园。

其实,无论是从李姓起源的时间与由来、先秦称人名书之例以及《老子传》中所记载李耳与孔子后裔代表的差距来看;

还是从先秦主要典籍中都无有关李耳的记载,更无老子、李耳互见的文献,由此来看,可以肯定,老子并不是李耳。

当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无法实现自我的时候,道家有独到的发挥。

老子道家理论的核心是本性自然的“道”。道性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的理论框架虽然是“自然”,但其着眼点却并没有离开过“人”。

老子道家对人的地位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肯定,只是道家对人性的看法及在人的实现问题上,走的是与儒家不同的道路。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性,道家重视人的自然性。在实现“人”的途径上,儒家讲入世有为而“成圣”,故有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等一套理论;

道家讲避世无为而“归真”,想挣脱社会伦理的束缚,通过效法自然的无为来实现人生。

道家的文化底蕴以及传承历史创新过程中有许多的经典之作,其中最为经典的有《道德经》、《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庄子》、《列子》。

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圣》)。

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物则有形图》、《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

《鬻子》、《恒先》、《彭祖》、《三德》、《用曰》、《太公》、《辛甲》、《周训》、《凡物流形》、《尹文子》、《慎子》、《素书》;

《守白论》、《鹖冠子》、《尸子》、《行气玉佩铭》、《关尹子》、《子华子》、《淮南子》、《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章句》、《苻子》、《天随子》、《宗玄先生文集》;

除以上所述之外,还有《化书》、《玄真子》、《无能子》、《伯牙琴》、《逍遥咏二百首》、《须溪先生全集》;

以及《道家佚书辑本十七种》、《庄元臣文集》、《傅山全书》、《老藏(《老子集成》)》、《各道家诸子典籍注疏》等等。

然而道家典籍浩如烟海,除上述所列主要典籍外,还有众多的经典著作。

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

疏,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道家思想主要表现在这些注疏中。

道家思想作为一个复杂的学说,自上古至今,已历数千余年,中间自然会经过许多发展的阶段,出现许多不同的名称,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它的较早时期,按地域与时间则有郑道家、晋道家、秦道家、楚道家、齐道家、战国道家、先秦道家、原始道家等种种称谓。

按方向则有北方道家与南方道家。从战国末至秦汉是一大阶段,当时人称“刑(形)名法术之学”或“黄老道德之术”。

各阶段之道家虽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但又都带有自己的特点。道家思想,“皆仰取诸象于天,俯查诸度于地。”效仿天地而为,行为方式则是“处为无之事,行不言之教”。

“与时迁变,应物变化”。后因侧重点不同,而分化为不同派别,形成了多种派别。

仅据《汉书.艺文志》载班固所推崇的史官道家流,就有37家,共993篇。然多经秦火,汉火,衣冠南渡亡佚。

道家现存学派有以下几种:

1、老庄学派

老庄派为老学、庄学的合称。以自然为本,天性为尊,法天心而无心弗志而为,以清静而使人退欲消妄,以己之虚无澄他人之妄心而为。

主张清虚自守,齐物而侍。以致“不为物累逍遥天下。”因其成为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在汉初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老子》“无为”思想为主旨的“黄老”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尊崇。

但时过境迁,儒学独尊后,道家成为在野之学。

道家社会角色的变化使《庄子》的政治异端思想抬头,并和《老子》的自然观宇宙论结合,形成“老庄”思想。

从此,以老庄为主流思想的道家以异端的姿态,从天道观、人生观和政治论诸方面向经学提出挑战,并给魏晋的思想界以深刻的影响。

老庄学对社会政治异化及文化偏向的批判精神普遍存在于历代异端学者的思想言行之中,被他们引为同调,并成为他们批判不合理现实的精神武器。

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王弼、郭象、嵇康、阮籍、成玄英、王玄览、李荣、吴筠、傅山等。

代表作:《老子》、《庄子》、《嵇康文集》、《阮籍文集》、《天随子》、《宗玄先生文集》、《傅山全书》、《各道家诸子典籍注疏》等等。

2、黄老之学(庄子)

黄老派主张身国同治,以两相自然为本,事因之而循之,物因之而动之,法天地之使万物自然。

甚至不得不然而为,以无为谓之使物我自然,以使物我共逍遥,善于行不言之教,使人自化。

主张“不贵治人贵治己”,因俗简礼,与时迁变,除衍存简,休养生息,成了历次大乱后政府的治世急救包,同时也与中国古代盛世关系密切。

代表人物为老子、文子、列子、田骈、宋钘、尹文、鹖冠子、刘安、严遵等等。

代表作有:《老子》、《文子》、《列子》、《庄子》、《慎子》、《鹖冠子》、《淮南子》等等。

3、杨朱之学

杨朱派则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不与物往以不染物性,无为以两不相累,两不相扰。

另外,信仰“道“也不是信仰任何高高在上者,而是“道法自然“,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

代表人物有杨朱、巫马子、孟季子、子华子、詹子(詹何)、魏牟、田巴、儿说等。

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盘继承。

代表作:著作多亡佚。大体源出《老子》(如《老子》第十三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4、新道家

新道家,主要指的是当代新道家,它是董光壁先生在《当代新道家》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在他的文章中,新道家指的是那些受道家思想启发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后来,陈鼓应、胡孚琛、孔令宏、许抗生、张京华、宫哲兵等人把新道家的概念进行拓展,把它定义为一切从事道家道教研究的专家学者;

凡是认同道,继承道家传统,在新条件下建立新体系并使之得到运用的人,都可称为新道家。

还有民间人士认为,凡是愿意按自己的天性生活,也不反对别人按自己的天性生活的现代人,都是新道家。

代表人物有陈鼓应、胡孚琛、许抗生、孔令宏、张京华等人,代表作:《道家的人文精神》、《论道》、《当代新道家》、《道家文化研究》等等。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么认为,道教就是道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旁支,它继承并膨胀了道家学说的某些思想成分。

但却失去了道家学说的哲学本色而演变为宗教神学。到隋唐以后,道家作为学术流派已经不复存在。

即已经与道教混为一体,两者且密不可分,一些排斥道家学说的学者,其所排的“道”或“老”,一般都是道教和道家兼指的。

比如《老子想尔注》名义上是对《老子》的注解,实则“托遘”《老子》达到“以训初回”和“济众大航”的目的。

它通过增删、篡改、曲解等手段系统地改造了《老子》,将“道”神格化,突出其“布道诫”的训示意义,引导人们追求长生成仙的道教理想。

中华文明上下已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道家文化在历史上如同一颗落幕的璀璨明珠。

除了让人耳目渲染的道家文化以外,还有历史文化较为深厚且悠久的诸子百家。

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秦末汉初时的诸子百家。

认识一下随着历史的长河逐渐没落的教派文化,以及那些流逝的中华文明。

1、法家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道家与法家的关系主要是黄老派与法家的关系,从学术渊源上来说。

法家学派非常重视道的规律性,明晰了“道”与“理”的关系,对道家思想有继承和改造。

而他们重点阐述的所谓法术势,都是黄老道家首先提出来的。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所以许多人认为,黄老道家和法家一样都是“人君南面之术”。

另外,黄老道家主张兼采百家,这也是新起的汉朝要用黄老思想拨乱反正恢复经济的重要原因。

2、儒家

道家和儒家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之间有互相学习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

汉武帝执政后,儒家成了胜利者,而道家被压制,直到魏晋时期,玄学兴起,道家重新复活,儒道之争也重新开始。

在儒、道关系问题上,王弼则认为老子不是圣人而是贤人。

王弼认为:“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

魏晋之后的统治者大多都是“外儒内法”,或者是“外示儒家,内施黄老”。

在许多朝代立国初期,儒家思想和黄老思想互为表里,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

宋明儒者以抵制佛老为己任,石介《中国论》称“有庞眉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

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以其俗易中国之俗,以其书易中国之书,以其教易中国之教”。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认为“今士大夫至以佛老为圣人,鬻书于市者,非庄老之书不售也,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著而不可挹。”

在苏轼看来,任凭老庄之学流传,空谈之风蔓延,于国家危害极大。

朱熹则说老子之心最毒,老子只以保全自身为念,而不肯承担社会责任,为保证自身利益,老子又创造了许多阴谋权术。

王夫之将老子之道视为阴谋机诈之术,老子可谓“笑嘻嘻退一步占便宜底人”(朱熹语)。

老子之学流害于后世,申韩之苛酷,孙吴之机诈,皆是老子的一个方面。

庄子之学出于老子而胜于老子,老子之心阴险难测,而庄子则无机诈,无物无我,逍遥适性。

宋明时期,也有许多学者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对道家持宽容态度。

到了清代,诸子学兴起,许多儒家学者精研道家,成为儒道会通人士,这为以后道家复兴打下了基础。

3、名墨两家

道家和名家、墨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传说老子的弟子——文子曾问学于墨子。

名墨两家的思想也对道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首先,庄子的学术思想就是在与名家代表人物——惠施(也许还包括公孙龙)的长期论战中形成的,而主张兼容并包的黄老道家更是积极吸取名墨两家有价值的思想。

黄老道家著作:《管子》、《恒先》、《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均包含大量的名墨思想。

道家学者宋钘、尹文因为大量采纳名墨思想,前者被人当成了墨家,后者则被人当成了名家。

至于后来魏晋玄学的兴起,也与名家“辨名析理”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名墨两家中绝后,它们的一些观点和著作也有赖道家道教的保存,才能让我们一窥究竟。

4、兵家

李泽厚先生说:“《老子》确有多处直接讲兵。

有些话好象就是《孙子兵法》的延伸”。其实,不仅是《老子》,道家的其他著作如《黄帝四经》《文子》、《吕氏春秋》、《管子》、《淮南子》等均包含大量兵家思想,甚至有些句子和兵家著作一模一样。

另外,道家学者鹖冠子还曾为赵将庞煖之师,庞煖曾多次向他请教,并领兵打败燕国。

《汉书·艺文志》也曾把许多道家著作列入兵家,又把许多兵家著作列入道家,这些都说明道家和兵家关系密切,并曾经相互影响。

不过道家论兵,是其“经身理国”的副产品,与兵家单纯关注军事大有不同。

5、杂家

因为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所以呈现出了一种斑驳芜杂的特点,所以在历史上经常被人当成杂家。

反映在《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中,就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加以融会贯通而已。

反映在文本上,就是不断出现精、精神、一、应、因、虚、静、时变、无形、无为等概念,和《晏子春秋》等纯粹的杂家有所不同。

所以胡适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认为:“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

汉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

6、佛教

东汉老子浮屠被认为是同一人在不同时空之“化形“,因而将老子浮屠等同且一同祭祀。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是通过比附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吸纳了老庄学说的儒家学派)来宣扬教义的,此即世称“格义佛学”时期。

“汉魏之际,清谈之风大盛,佛经之译出较多,于是佛教乃脱离方术而独立,进而高谈清净无为之玄致。

至魏晋之世遂进为玄理之大宗也。”魏晋玄学后期,老庄哲学受到玄学家乃至佛教僧人的推崇,直接影响到魏晋时期玄佛合流的趋势。

最可称道者为罗什之东来,法显之西行,道安之领袖群伦,罗什之大开译业,什之门下十哲四圣,皆当时精研老庄的第一流学者。

僧肇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佛教哲学理论家,自幼“历观经史,备尽坟籍”“每以庄老为心要”,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熟悉。

晋唐时期,《老子》诠释主要受到般若中观学的影响。

宋代以后,《楞严经》深受僧人、文人、道士喜爱,并深刻地影响了宋明时期的《老子》诠释。

佛教将老子、庄子阐释为略通佛祖之意又未达到佛祖境界的贤人,这对世人摆脱生命困境也是有帮助的。

7、自由主义

第一个发现道家和自由主义关系的是晚清学者严复,他反复强调:“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

故能‘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治国宜听民之自由、自化”“治国宜顺自然,听其自由,不可多所干涉”。

后来,许多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也开始推崇道家思想,并把道家思想视为人类共同的自由大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自由至上主义者罗斯巴德和包雅士曾称老子与道家为“世界上第一批古典自由主义者”。

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1966年9月在东京演讲时,谈到自发秩序理论时,曾引用《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8、基督教

和一般的西方民众相比,基督教接触道家文化很早,《道德经》最早就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传教士介绍到西方去的。

不过一开始,传教士们对道家文化基本上是排斥的。

直到20世纪以后,随着认识的深入以及华人基督教徒的增加,这种情况才有了明显改变。

今天的基督徒,一般对道家文化持有两种态度:

一、是对道家思想全盘否定,这主要是一些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

二、是以林语堂、袁步佳、尤利乌斯·格里尔等人为代表,认为基督教和道家思想可以并行不悖。

无须把两者视作两极对立的生活方式来评价,所以他们致力于基督教和道家思想的沟通和融合;

9、道教

道教是以中国古来的咒术信仰(鬼道)为基础,在其上部吸收了儒家的神道和祭祀的仪礼与思想。

吸收了老庄道家的“玄”和“真”的形而上学,并吸收了佛教的教理和仪礼等,并在隋唐时代大体上完成了作为宗教教团的组织、仪礼和神学。

以同“道之不灭”合为一体作为最高理想的中国民族的土生土长的、传统的宗教。

道教是综合自古以来的民间信仰、神仙说和老庄思想,模仿儒教的道德学说、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以及佛经、佛教教团组织而建立起来的宗教。

道教是适应中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庶民阶层要求的宗教。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关键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

下面四点足以说明彼此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1、虽然道教吸收和兼容了儒家、民间巫术等各种传统思想以及佛教思想。

但道家思想还是道教最根本的基础,如果没有道家思想作为基础,道教充其量就是一种民间信仰,不可能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

2、道教的信仰和崇拜对象,除了民间固有的神灵之外,许多是“道家”理念和人物的神化(如太上老君等);

3、如果道家在汉朝儒道之争后没有演变为道教,没有信仰的力量,道家可能像墨家、名家等学派一样,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

4、道教以道家思想为旗帜,吸引仰慕老庄的慕道者,诱使大量崇尚道家的文人入道。

许多道教人士对道家理论的传承和创新有过卓越的贡献,如成玄英的重玄学说等。

重玄学派吸收佛教三论宗和天台宗的思想阐发老子思想,发展了道教的教理教义,使其更具思辨性和理论性。

道家和道教虽然存在多方面的联系,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流派之一,道家文化无疑是一种独特的思想文化体系。

其重视自然、以无为而治、注重心灵修养等特点,在中国文化史上备受瞩目,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依然不减。

在当今时代,虽然道教文化也渐渐的走向没落,但我们能从道家文化中吸取精髓和智慧。

道教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更是全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文化以天地合一的哲学观,在给古今世人带来研究的传承文化价值。

我们要进一步的去推广并传承这项优秀的文化传承,让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以及工作中的道教文化,更加的发扬光大和继续更好的传承下去。

守好这颗璀璨的中华明珠和传承历史文化,是我们当代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和责任。

(本章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