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巨富 第120章 粮食大战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07:21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沉默片刻,宋青山严肃了几分,正儿八经说道:“殿下,想不想跟我赚钱。”

朱厚照疑惑的看了眼宋青山,笑着问道:“怎么又想忽悠我了?”

宋青山笑而不语,双手抱着身体不加理会。

朱厚照见状长长谈了口气,撇嘴说道:“青山兄弟啊,父皇那边扣了东宫的银子,我又喜欢花钱,最近口袋空空,什么都没了。快说吧,到底要怎么弄。”

宋青山想了想说道:“殿下,其实这件事很简单,而且效益很大,只是需要不少本钱。你那有多少?”

朱厚照立马用手捂住口袋,一脸警惕道:“没了,本宫已经花完了,快说怎么赚钱?”

“别急啊殿下。”

宋青山故作神秘,笑着说道:“做这件事之前要等个人。”

“嗯?”朱厚照一脸疑惑。

“你舅舅张鹤龄”。宋青山说道。

朱厚照一脸懵逼。

他这就不懂了,张鹤龄跟自己赚钱有什么关系?

但朱厚照也没多说,直接过去叫人。

没多久张鹤龄便走了过来,一脸狐疑的看着宋青山,冷冷说道:“宋千户,不知您叫我开什么事?”

朱厚照一心想着赚钱,抢着说道:“当然是好事了,舅啊,青山兄弟有好事找你。”

张鹤龄早就被宋青山弄怕了,这会见他皮笑肉不笑,顿时感觉没什么好事,立马惶恐说道:“宋千户,我这段时间没招惹过你吧?我与你无冤无仇,你可别再弄我了,我是真怕了。”

说着,张鹤龄双手作揖,好像对宋青山求饶。

宋青山对他来说就是个克星,所以压根就不想见他,只想着离得远远的,最好再不见面。

宋青山噗嗤笑了出来,摇头说道:“张大人,我找你真有好事啊,你紧张什么呢。”

张鹤龄从未见过宋青山如此客气过,吓的浑身乱颤,忙不迭说道:“完了,张家这次真要完了。”

说完已是老泪纵横,涕泪四流。

他眼前的宋青山,早已经不能用人来形容了,他是怪物,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

噗通一声,张鹤龄连滚带爬走到宋青山跟前,哭着说道:“宋大人,饶过我吧,我家里已经没多少钱了,求您高抬贵手,放我一马。我全家给你做牛做马都行。”

朱厚照看的连连咋舌。

张鹤龄这是怎么回事。

在他印象中,张鹤龄背靠张皇后,目中无人,嚣张跋扈,路上都是横着走,从未把人放在眼里。

可就是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怎么见了宋青山跟个孙子一样?

简直成何体统!

咳嗽了声,朱厚照严正说道:“你也是本宫的舅舅,怎么做事这般低三下四?快给我起来,别丢了皇家的人。宋千户找你确实有好事,你赶紧起来跟人家配合。”

张鹤龄擦了把眼泪,将鼻涕甩在鞋帮子上,将信将疑说道:“真的是好事吗?老夫不信,宋“大人一定是来惩戒我的,一定是……”

“赶紧住嘴吧你。”

朱厚照立马烦了,挥挥手让张鹤龄停下,然后说道:“别扯那些没用的,赶紧听宋千户说正事。”

张鹤龄立马止住哭泣,怔怔的看着宋青山,心已然提到了嗓子眼。

宋青山略显尴尬,想不到张鹤龄如此惧怕自己,脸上做了个慈祥的微笑,顿了顿说道:“殿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跟张大人赚点钱,无他。”

张鹤龄一听魂都没了。

之前就是在赚钱上把自己搞垮,现在又来?

他怎么都不相信,赚钱这么好的事情如何能轮到他?

宋青山徐徐说道:“其实这件事说来简单,前期需要投资,后期可能赚不了多少。我初步估计,起步阶段至少要投入十万两银子,殿下,张大人,不知你们有没有兴趣?”

张鹤龄打死也不想跟宋青山合作,果断说道:“不想。”

朱厚照则说道:“青山啊,到底是啥事情,我感觉你在搞大事。”

宋青山淡淡一笑,这件事关乎整个大明百姓的利益。

关乎百姓利益?

朱厚照很是疑惑。

他很了解宋青山,做的所有项目都是大手笔,像那玫瑰精盐,玻璃等,随便挑一个都是日进斗金的好生意。

所以想都不想直接答应。

而后对张鹤龄说道:“我说舅舅啊,我都加入了,你还担心什么?他宋青山做什么手脚,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张鹤龄已经是骑虎难下,微微沉思说道:“行吧,那我只能出五万两银子。”

宋青山压了下手说道:“够了。”

朱厚照有些迫不及待,焦急说道:“快说吧,到底是什么。”

“就四个字,炒作粮食。”宋青山缓缓道来。

当然,朱厚照等人根本听不懂什么叫炒作粮食,以为用铁锅炒呢,大呼使不得。

而经宋青山一解释,朱厚照等人立马明白了,原来是用低价购入粮食,想办法推高市场价格,再以高价卖出。

两人懂了以后大呼高手。

尤其是跟太子绑在一起后,张鹤龄更是无比放心。

要赚钱一起赚钱,要遭殃一起遭殃,怕个锤子。

于是三人以茶代水,碰杯写下承诺,将这件事商定好了。

也就在当天下午,张鹤龄高调复出,带着马车人手,开始声势浩大的收购粮食。

他此去的地点是江南地区,原因很简单,那里的粮食价格便宜。

那么问题来了。

先前传言,江南地区的粮食价格达到了惊人的二两银子,这与张鹤龄收购的粮食价格相去甚远,所以造成了京城中屯粮大户内心惶恐,同时又充满疑虑。

他们几乎同时想到,好长时间不露面的张鹤龄,这次大张旗鼓收购粮食,无非是预见了某种机遇。

如果说无利不起早,不见兔子不撒鹰,张鹤龄定是嗅到了什么。

所以很多人开始跟风,学张鹤龄去江南采购粮食。

而恰在此时,一车车粮食从南方运过来,称了下重量,居然有上万石!

骤然间,整个朝廷都被惊动。

一来是粮食数量多,二来是价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