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戎大汉 第374章 针对和谈相关准备(32)

作者:熊猫大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5 06:25:59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刘恒是好人,但是薄昭未必是,而薄昭就代表了薄太后,薄太后本身就是“皇权的一部分”,所以控制刘恒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至于西汉大臣陈平和周勃等人,也是有自己的顾虑和底线的。到了汉文帝一朝,其实最值得一提的大臣就是陈平和周勃了,一个是右丞相(西汉时右丞相地位、权力比左丞相大),一个是当朝最高的军事长官太尉。找借口除掉汉惠帝儿子们的主谋是这两个人,能真正把刘恒当成傀儡的,也就是这两人,只不过这两个人虽然做事够狠,却有着自己的顾虑和底线。顾虑是怕自己太过越位,被后世人唾骂。底线就是他们确确实实是为大汉做事的人,和“权臣”不一样。比如这两位大臣在刘恒登基的时候,都有想过“功成身退”的问题。他们扶持刘恒起来,不就是为了找个好说话好控制的吗,怎么可能舍得功成身退?事实上,他们确实是想找个好说话的,但未必是为了控制皇帝,他们只是希望新登基的这个皇帝,不会因为“杀鸡儆猴”而把他俩给除掉。选一个好说话的皇帝,更多是为了自保。刘恒登基不久,陈平提出“让位”,让周勃当这个右丞相,刘恒应允,周勃当了丞相。不过周勃因为心中有勇无谋,犯了迷恋权力的错误,他当丞相期间,正事没怎么干,反而是靠着丞相的身份耀武扬威,最后引起了汉文帝的不满,于是汉文帝有一次像闲谈一般询问周勃政事,周勃却是一样没答上来。“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所以周勃羞愧得自愿辞去丞相的身份。

这就是周勃的“缺陷”,想把皇帝当成傀儡操纵,前提是得比皇帝更有能力,更努力,而像周勃这样的,是根本做不到的。陈平在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就去世了,在他去世后,周勃就显得势单力薄,不久之后,周勃的谋士提醒周勃要懂得“激流勇退”,周勃也觉得自己这几年“诛杀惠帝诸子”、“大权在握”有点过头了,加上汉文帝“体谅老臣”,让周勃早点回封国养老,周勃就回去“绛地”养老了。“居月余,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但周勃以为汉文帝愿意这样放过他了?汉文帝显然心思很深,他并不放心周勃回到老家养老,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周勃封国所在地的大父母官“河东郡守”、“河东郡尉”下命令,让他们去“拜访”老太尉、丞相周勃,这种拜访则是让周勃十分惶恐,所以周勃每一次都要穿着铠甲迎接来人。“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周勃这种举动多了,就渐渐被人抓到了“把柄”,有人上告汉文帝周勃要谋反,汉文帝也顺势把周勃抓了,“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差点要把周勃给处以死刑了,“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

后来还是周勃散尽家财给了薄昭,这才让薄太后出面给周勃求情,“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汉文帝碍于“孝道”,只能听母亲的话,放过了周勃。所以这个汉文帝一朝被视为“大权臣”的周勃,根本就没有那么体面和风光,更别说他拿捏汉文帝了。当汉文帝度过了那个“实习期”,都开始要拿捏周勃了,周勃自己求饶都来不及。从周勃的下场可以看出,西汉初根本出不了什么真正掌控皇帝的大权臣,因为各种因素层层紧扣,一直都让皇帝处在上风。汉文帝在位时间不短,而他的帝王之路,乃是一种十分独特的风格,继秦始皇和刘邦之后,汉文帝走的不是什么“霸道”路线,乃是我温和的政治路线,于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前奏,但温和不代表真正的懦弱,因为到了皇帝这个身份,性格不再是治世的重点,而性格也不可能真正让汉文帝真正被拿捏。除了周勃险些被汉文帝处死以外,汉文帝后来还逼迫自己那个“权倾朝野”的舅舅薄昭自尽,薄昭无奈自尽,若是从这些角度来看,根本就不会有人说汉文帝很愚蠢,相反汉文帝才是那个最厉害的人。因为他能做到一面果断狠辣,一面春风善意,处事。如此泾渭分明的皇帝,汉文帝刘恒才是真的帝王典范,比起汉高祖刘邦,他可谓是把帝王驾驭之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地。说到这里刘从戎特意看了田千秋和赵熙一眼,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我今晚此时在船舱里面对你们两位说的话,希望不要向外人透露。赵熙和田千秋也都是极其聪明的明白人,见刘从戎这个样子,连忙双手往前一搭唱了个诺。刘从戎见状也为多说什么,则是继续往下讲。

刘邦曾经从容地问韩信一句话:“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回答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刘邦说:“你怎么样?”韩信答道:“我是多多益善。”刘邦笑着说:“您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从这段对话中,我们知道韩信非常佩服刘邦的用人之能,的确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赢得天下,他独具慧眼,能够分辨人才、尊重人才、使用人才,这是他胜利的最重要的原因。不过刘邦却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看走了眼,在八个儿子中,他最欣赏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认为如意最像他。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立如意为太子,而是让吕后的儿子刘盈继位,也就是汉惠帝。汉惠帝在任期间,碌碌无为,很显然刘邦看走了眼;赵王刘如意被吕后害死,也没有什么作为。不过有一个儿子,他具有帝王之才,却被刘邦看漏了,他就是代王刘桓。刘桓是刘邦的中子,刘邦平定了代地,刘桓就被立为代王,建都中都。刘恒在刘邦的众多儿子中是很幸运的。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吕后仅生了一个,即惠帝刘盈。在惠帝去世后,吕后为了使自己长期掌握政权,对刘邦其他的儿子们大开杀戒,三个刘姓赵王刘如意、刘友、刘恢相继被杀死在赵王任上,“赵王“对刘邦的儿子们而言,几乎就是阎王殿的代名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