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被拘
忽必烈任命翰林侍读学士郝经为国信使,并派遣何源和刘人杰作为他的副手出使宋朝。本意是要高知宋朝自己要当皇帝了,愿意同南宋修好关系。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郝经这个人。郝经,字伯常,出生于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的一个书香世家,家中世代皆为儒生、儒士,可谓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从政传统。其祖父郝天挺更是元好问的恩师,元好问曾在郝家求学长达六年之久。在这六年的时光里,郝经在元好问的影响与熏陶下,如海绵吸水一般,不断汲取知识,其知识储备得以极大丰富,眼界也愈发开阔,思维方式更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他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年后的郝经,博采众长,才华横溢,在学术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造诣。他的文章见解独到,笔锋犀利,能够切中时弊;书法更是笔力雄健,笔画俊逸遒劲,字里行间仿佛能让人看到他刚正不阿的为人。其声名远扬,在当时的学界与官场都备受瞩目,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忽必烈端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之上,身姿挺拔,目光深邃如渊,仿佛能够看穿世间的一切。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又蕴含着对当下局势的审慎与忧虑。在他的面前,郝经身着一袭整洁的官服,神色庄重,缓缓跪下,行叩拜之礼,接受着忽必烈的任命。
忽必烈端坐在龙椅上之上,目光深邃,似要看穿世间的一切般。而他的面前,翰林侍读学士郝经正跪拜接受任命。
忽必烈缓缓开口,声音威严而有力:“郝经,朕任命你为国信使,出使宋朝主要是告知朕已承袭汗位。你需将朕的意愿准确传达,同时也要带回宋朝的态度和立场。”
郝经抬起头,目光坚定:“陛下,臣必不辱使命,定当竭尽全力完成出使任务。”
忽必烈皇帝点头,继续道:“此次出使,不仅是为了建立或维持两国的外交关系,更是为了解决一些具体的政治问题,特别是要他们履行割款进贡的承诺。”
郝经沉思片刻,回答道:“陛下,臣明白。臣会尽力传达我朝的诚意和意愿,同时也会认真倾听宋朝的声音,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忽必烈皇帝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又提到:“何源和刘人杰将作为你的副手一同出使。你们三人需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郝经恭敬地回应:“陛下放心,臣会与何源、刘人杰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此次出使任务。”
带着忽必烈的期望,以及出使的使命和帝国的尊严,毅然决然地踏上出使宋朝的征程。
然而“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趟“出差”注定是不平凡的。迎接他们的是南宋宰相贾似道,就是那个在鄂州之战中主张媾和的人。
虽然在抗蒙的战争中一再失利、一错再错,但奈不住此人能言善辩,居然以三寸不烂之舌隐瞒住了自己的行为,致使南宋朝廷对其依旧信任有嘉。
当面对知实情的郝经众人时,怕自己冒功鄂州却敌的劣迹败露,恐吃不了兜着走的贾似道,一边极力反对郝经进入宋境,另一边密令淮东制置司,以元兴兵无端犯境为借口,将郝经一行人秘密拘留于真州(今江苏仪征)。
单就贾似道无端瞒扣郝经这一事件上看,破坏了南宋与蒙古最后的沟通良机,致使南宋在对外关系上从此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境地。对于郝经本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无端被扣长达十六年之久,自己的修好使命没完成,甚至还没提出来。作为战胜国的“福利”还没享受到,就虐待来使,这是极端侮辱人的行为。
这一拘就是十六年,本欲耗死对方的贾似道,万万没想到,即使身陷囹圄,郝经依旧不改初心,没有忘记自己的出使使命。他坚持每个月给南宋朝廷手书一份信,请求召见。
直到十六年后,伯颜率军攻破临安,贾似道谎言被戳破,郝经才得以逃出生天,重返元朝。
当忽必烈看到郝经写给南宋皇帝那满满的一麻袋书札时,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他握住郝经干瘪的双手,本欲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有此忠臣,夫复何言!
整整十六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六年,身体垮了,意志仍在。重返大都不久后,享年53岁的郝经就离开了人世。
临“行”时,手书“天风海涛”四个字。见字如面的忽必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老泪纵横,痛哭不止。后世人将郝经誉为元朝苏武。
郝经被拘一事成为了蒙宋关系恶化的转折点,自此事起,蒙宋之间和谈的最后一丝可能性破灭了。经此事,忽必烈对征服南宋的心愈发强烈,已断和谈的构想。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在希望破灭前总是抱有一丝幻想。
在历史的长河中,郝经的遭遇令人叹息,他的忠诚与执着令人敬佩。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虽然在黑暗中短暂地被遮蔽,但他的光芒却永远不会被磨灭。他的故事,成为了蒙宋历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也让后人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正如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郝经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他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在磨难中砥砺前行,虽未能实现自己的和平使命,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敬仰。而蒙宋之间的这段历史,也如同一个沉重的教训,时刻提醒着后人,和平来之不易,唯有珍惜和平,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再次上演。
南宋朝廷的虚伪、不诚信、蛮横,都深深地刺痛了忽必烈的心,他也去掉了最后一丝同情、怜悯。自此,成为一代帝王的所有条件,忽必烈都满足了,将开始真正的君临天下之路。
老萨满塔塔统阿的第二个预言,马上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