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狼与白鹿:蒙元 第49章 蒙夏之战

作者:姜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4 23:11:18
最新网址:www.bqgcc.com

在大殿上,铁木真正在深思中,大将亦鲁该“贴心地”上前禀告道:“可汗,如今蒙古高原已经一统,周边的这些国家也在我们的规划之中,目前西夏与金朝这两个乃我北疆的量大威胁,多有冒犯、比较缠手,不知汗下一步作何打算?”

这句话一则试探铁木真下一步的战略意图,二是为了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更是在赌铁木真的战略布局。

铁木真略有深意地看了看亦鲁该,点头道:“我早就表明过自己的态度和决心,蒙古人的铁骑要踏遍天下,小打小闹不是我的风格和目标。西夏、金朝在我眼中如跳梁小丑,但目前这两个的强弱之势还有差别,需区别对待,一战一议”。

从中也不难看出,铁木真能够成为大蒙古帝国的统治者,绝不是浪得虚名。粗中有细、沉着冷静这种行事风格是在长期的生死边缘磨炼中习得的,是身在骨髓里的潜意识思维。

亦鲁该说:“愿闻大汗高见。”

铁木真分析道:“西夏小,地处要地,经济富庶,且兵强马壮。但目前国内正处于政治纷争动荡期,国力正日渐衰弱,这是我的首要目标。而金朝呢,面积大,兵力比较雄厚,但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身处于中原腹地,与南宋等国家多有嫌隙,我们可以伺机而动。”

亦鲁该拍马屁道:“我汗高瞻远瞩,老臣佩服。但是西夏身处要冲,经济又好,我们恐怕不会轻易得手吧?!”

铁木真说:“西夏虽然强大,但我已经有了破解方法。近期我将亲率大军,直捣腹地,断了粮草,让他们首尾不能兼顾。自此再粉饼攻城,不用多久西夏必败无疑”。

亦鲁该随即说:“我汗英明,老臣这就去准备”。

铁木真道:“好,此战非比寻常,刚才的内容记得保密”。

一场轰轰烈烈的讨伐战争就在这么寥寥数语间就确定了,铁木真采取“先弱后强”的策略,主攻“富庶”的西夏。

说干就干,自宋开禧元年(金泰和五年,1205年)三月起,铁木真着手对西夏边境的掠夺性进攻。铁木真率领蒙古铁骑,凭借强大的机动实力,在极短的时间就先后攻破了力吉里寨(今宁夏中卫)、经落思城,一开始铁木真就下令“只掳掠人口和牲畜”,一时间给西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西夏方面虽也试图阻挡和对抗,但奈何蒙古铁骑太灵活了,打完抢完就走,不给西夏过多的反应和应对时间。再加上每次都是抢人口和牲畜这类资源,并没有抢占城池。

“完全追不上,总不能双脚去追马吧,反正城池又没跑,只是抢了些许粮食而已”,应对无果后,在自我安慰和妥协下,西夏方面也就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抢夺上“瘾”的蒙古,在元太祖二年(1207年)的秋天,蒙古再次发动对西夏的侵略。

“又来?还真是当我们是软柿子捏了啊?”针对再次的铁骑来袭,西夏方面迅速调集了右厢诸路军进行顽强的抵抗。但光脚是跑不过穿鞋的,更何况是蒙古马。蒙古铁骑就这样水淋淋地攻占了兀剌海城。

随后,在攻克了斡罗孩城后,蒙古军队一反常态地没有抢完就走,而是选择了驻军数月,以便针对西夏的动向,这一下子就牵动了西夏的神经,相应的反抗也更加激烈。

在这种玩命抵抗之下,蒙古铁骑兵没有深入西夏的腹地,而是在占领了一些重要据点后,于次年(1208年)三月选择撤军退回,这也让西夏朝廷方面长舒了一口气。

但对于铁木真和大蒙古帝国来说,这次针对西夏的征伐,不仅是大蒙古帝国对西夏的一次次试探,同时也为下一次的征服打下了基础:抢夺目的达成,也削弱了西夏的实力,更是对自己军事实力的一次印证。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场西征中,西夏的顽强抵抗、长时间的征战,也多少给蒙古大军添了不少麻烦。铁木真从这次西征的两次接触中,对西夏的实力有了更为充分的了解,这也让他对自己预先制定的先西后金的战略计划更有把握。看着抢夺回来的人口、粮食等资源,铁木真决定对西夏进行深度用兵——能打赢就打,有阻力抢完就跑。

过了一个肥年,铁木真返回后一方面是补充因长时间征战而造成的人员消耗,思乡等问题,另一方面铁木真也需要回去,处理一些本土的事务,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最主要的是,在这两次征伐过程中,也需要他深度思考一下后续的战争策略,更好地谋篇布局。

总的来说,这次对西夏掠夺似的进攻,也正是拉开了蒙古与西夏长期战争的序幕。虽然抢夺了一定的资源,但遭到的顽强抵抗和内部矛盾加剧,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铁木真敲了一下警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