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排排坐,吃果果”论功分赏的时候了,自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后,所有的百姓、资源和产业都归他的“黄金部落”所有。特别是在千户制实施后,将统治范围内的所有百姓编组承九十五千户后,铁木真一人的精力已远不能支撑庞大的帝国正常运转。
按照蒙古社会家产分配的祖制,需要给自己的儿子们、兄弟们、母亲诃额伦各分配一份子百姓。在各种权衡利弊、争取制衡之下,终于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分配方案,而这种分配策略也在今后对蒙古帝国的格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铁木真将自己的兄弟们封到了蒙古东部,这一区域内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统称为“东道诸王”。同时铁木真也放权明显,他们的兄弟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内形式权力、管理百姓等。
当然,铁木真还留了后手,各诸王的封地是游牧地区,由他们自行支配,但定居的地区属于黄金部落的共有财产。这一措施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诸王能够在各自封地里有独立权、自主权,同时还保证了铁木真对这些分封地区的统一管理。
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家则被封在阿勒台山之西,被称为“西道诸王”。这一区域内具有丰富的牧业资源,战略位置明显,对于维护整个蒙古帝国西部边疆安全具有稳舱石的作用。
托雷作为“幼子守灶”,继承了铁木真四大斡鲁朵和蒙古本土之地,这里是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意图明显至极。一则是对幼子的特殊关照和偏爱,小儿子总是得宠的,二则是突出托雷的核心领导地位,殊不知这一举动为将来埋下了动乱的“雷”。
当这一定论出来时,瞬间如雷爆在当地,不堪其扰的铁木真对为争夺继承权而争吵的儿子们说:“天下地土宽广,河水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征服邦国。”
铁木真本意是好的,他鼓励儿子们去扩大领土、征服邦国,使蒙古帝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其实他更希望的自己意志的继承,因为领土可以打,但是热血不一定有。但看着争来吵去的儿子们,铁木真也只能摇头无奈,毕竟利益面前寸土不让是人的本性。
然而,为了预防“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事情发生,铁木真还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可汗的地位,新的诸王继承需要得到可汗的认可。同时,诸王也拥有共同推举可汗、参与大兀鲁思重大事务的议决等权利。
此外,黄金部落还有一份神秘的共有财产,诸王都享有一份,这不仅是黄金部落这些年征伐、统治的积累,也是部落集体意志的体现。以“配股”的方式,加强了诸王与大蒙古国的联系。
当然除了对子弟分封进行分封外,还需要对千户那颜进行封授。这两者是有根本不同的,子弟分封是一种有血缘关系的权力分配,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部落的统治地位、家产传承等。而千户那颜的封授则是从帝国层面,对行政、军事职能的划分,更多的是赋予他们地方事务管理权,辅助诸王管理领地。一个是君,一个是臣。
铁木真又曾训示诸将:“男子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战胜敌人,夺取其所有的一切,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
这段话更是直接将铁木真的暴力战争学、掠夺欲望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在这种强烈欲望的趋势下,蒙古军队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本着抢完就走的原则攻城伐地,最终蒙古军队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内部已统一”目光稍转的铁木真将视角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繁荣与强盛,不仅仅在内部统一,还要征服与扩张”因此,对邻国进行掠夺战争,成为了蒙古接下来的重要目标。
铁木真将目光定在了西夏与金朝,“第一战,就是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