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泰二年,即金泰和二年,1202年的秋天,草原上的风云再次变幻莫测,阔亦田之战的硝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弥漫开来。这场战争,原本只是乃蛮部酋长不欲鲁罕(亦作盔禄汗、不亦鲁黑汗)与蔑儿乞惕部酋长脱黑脱阿之间对克烈部的争斗。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势力被卷入其中。
札木合,这位在草原上拥有不小影响力的领袖,看到了联合其他部族共同对抗强敌的机会。于是,他与泰赤乌、朵儿边、合答斤、撒勒只兀惕以及塔塔儿部的残余势力达成了联盟,共同加入了这场战争,他们的目标一致,就是要打败克烈部,争夺草原上的资源和地盘。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铁木真深知单凭克烈部的力量难以抵挡。于是,他果断地采取了联合的策略,与脱斡邻勒联手对抗札木合等人的联军。
脱斡邻勒与铁木真作为已经联手了很多次的“战友”,完全不用磨合,且没有丝毫的生疏感。本身脱斡邻勒作为草原上的另一股强大势力,与铁木真的联盟如虎添翼,无疑为双方增添了不少胜算。
战争之初,脱斡邻勒与铁木真的联军遭遇了不利局面,不得不从兀鲁回·失连真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拉根果勒、舍野月机果勒)退兵,转而进入金长城(边墙)之内。他们选择长城阿兰塞为据点,坚守待敌,并且派出三个瞭望哨。
这一策略的优势在于能够完全依赖金长城的地形优势,这种以守为攻、以逸待劳的战斗策略,能够更好地发挥两个部落在战术上的灵活性,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在宽阔的草原上与对手展开不利于己方的交锋。同时这种以长城为守,在敌人进攻时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给他们添了不少的麻烦。
随着乃蛮部联军的追踪而至,战争的气氛愈发紧张。毕竟每次都是硬仗,一个不小心就可以彻底失败,人生很多时候也是这样,每次的小心翼翼才能够换来最终的功成名就。铁木真在心里盘算着:“这群人还真当我们会死软柿子,吃相太难看,这次给你们点教训尝尝。”,
铁木真果断地派遣阿勒坛、忽察儿、答里台三人为先锋,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勇将,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与此同时,脱斡邻勒也派出了桑昆(亦剌合)、札合·敢不、必勒格·别乞三人作为先锋,与铁木真的先锋部队并肩作战。急先锋们在以往的战斗中打过很多次交道了,彼此间也比较熟悉,唯一不同的就在于各为其主。
随着两军在阔亦田之野展开激战,一上来就是刀刀见肉、直来直往的战斗。铁木真与脱斡邻勒的联军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士兵们的勇猛,逐渐占据了上风。反观札木合等人的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内部矛盾重重,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
从这个例子上也体现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部分普通人只能站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世人都爱八卦,不论干什么只要人多,人多嘴杂和人多势众间总会找到一个导致失利的因素。
在战斗中,铁木真和脱斡邻勒分别派遣了精锐的先锋部队也不负所望,成功地在阔亦田之野击败了乃蛮联军。
当札木合见大势已去,大军战败选择撤退,不战而走,他的军队沿途对向额尔古纳河下游撤退,对沿途各地进行了大肆蹂躏,这也进一步削弱了他的势力和影响力。
随后,铁木真和脱斡邻勒分头追击溃败的敌军。脱斡邻勒追击札木合至额尔古纳河,并成功将其击败,札木合最终选择投降。而铁木真则追击泰赤乌部至斡难河,同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不仅歼灭了大量敌军,还收降了后来成为著名将领的哲别。
然而,铁木真在追击泰赤兀部时并不是一帆风顺,几乎可以用生死攸关、险象环生而形容。在双方激烈的战斗中,铁木真不幸被泰赤兀部将射中脖颈,这在当时是要命的节奏,生命垂危。
幸运的是,得到了忠诚的部将者勒篾的及时救助,通过他的万般努力,铁木真得以保全性命。在这个关键时刻,忠诚的勇士者勒篾挺身而出,展现出了无比的英勇和忠诚。
在草原上受伤,条件艰苦下并没有恰当的药物能够供人使用。包括铁木真也是一样,他颈部的伤口由于淤血,很快就化脓了,必须要处理淤血才能够上药治疗。
面对铁木真颈部的伤口,者勒篾毫不犹豫地为他吸吮淤血。这一行为不仅危险,而且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在他的努力下铁木真伤口处的淤血被一点点吸出,这为铁木真的康复创造了条件。
然而,者勒篾的救助并未止步于此。他深知铁木真因失血过多而口渴难耐,急需补充水分和营养。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决定去敌营盗取酸奶。他巧妙地潜入泰赤兀部,成功盗取了酸奶,为铁木真提供了急需的营养。
伴随着者勒蔑的精心照料,铁木真的伤势终于逐渐好转了起来。因其勇敢和忠诚救助铁木真于危难之中,他的忠诚和勇敢不仅赢得了铁木真的深深感激和信任,也为他在蒙古草原上的声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誉为“有福庆的伴当”。
事后,那个一箭射中铁木真脖子的泰赤兀神射手,铁木真抓住他之后并没有怪罪他,反而称赞他箭法高超,给他改了一个名字叫哲别(者别)。
哲别,这个名字本身就寓含着利箭的意义,象征着迅猛、精准和无敌的战斗力。铁木真将他比作自己的利箭,充分表达了他对哲别军事才能的极高评价和深厚期望,他希望哲别能在战场上发挥所长,为他摧城拔寨,立下赫赫战功。
哲别并没有辜负铁木真的期望。他凭借出色的箭术和战术智慧,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为铁木真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官运亨通,不仅是对他个人才能的肯定,更是对铁木真用人之道的最好诠释。
在蒙古开国时期,哲别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员将领。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而且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才能。他参与了蒙古帝国的许多重大决策和行动,为蒙古的崛起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铁木真麾下四狗(蒙古人所说的狗并不是贬义,而是忠诚、勇猛的代名词,大家可以理解为四獒)之一,哲别与者勒蔑、速不台和忽必来三位将领共同构成了铁木真军事力量的核心。他们四人各自擅长不同的领域,但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忠诚、勇敢、智慧。他们为铁木真效力,共同为蒙古的统一和扩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哲别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普通的牧民子弟成长为蒙古帝国的开国功臣,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蒙古人。他的忠诚和勇敢成为了蒙古民族精神的象征,永远铭刻在蒙古的历史长河中。
哲别的投降对铁木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收获,作为一位出色的将领,他的加入不仅增强了铁木真的军事力量,还为铁木真日后的统一蒙古各部和建立蒙古帝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经历了生死关头后,铁木真所展现出的坚韧和毅力赢得了泰赤兀部众的敬畏。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众选择向铁木真投降。清晨的阳光洒在辽阔的草原上,铁木真站在高地上,眺望着远方。
经过一夜的激战,他的脸上虽带着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胜利的光芒。此时,泰赤兀部的首领带着部众,缓缓走向铁木真,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敬畏与臣服。
泰赤兀部首领单膝跪地,双手呈上象征投降的礼物,恭敬地说:“铁木真大汗,我们泰赤兀部愿意归顺于您,从此成为您麾下的一员。”
铁木真微微点头,他的声音虽低沉却充满力量:“你们的决定是明智的。我铁木真承诺,将一视同仁,共同分享胜利的果实。只要你们忠诚于我,我将带领你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泰赤兀部首领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感激与信任的光芒:“我们愿意跟随您,共同征战四方,开创蒙古的新纪元。”
铁木真伸出手,扶起泰赤兀部首领,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象征着两个部落的团结与融合。周围的部众见状,纷纷欢呼起来,他们的声音在草原上回荡,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泰赤兀部的投降为铁木真增添了一批新的得力助手,其中包括神箭手哲别和纳牙阿等杰出将领。这些将领的加入,无疑将增强铁木真的军事力量,为他日后的统一蒙古和征服天下提供有力的支持。
阔亦田之战的胜利,不仅巩固了铁木真和脱斡邻勒在草原上的地位,也为他们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札木合等人的失败,则标志着他们势力的衰落,草原上的格局也因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场战斗的胜利和泰赤兀部的归顺,无疑是铁木真统一蒙古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象征着铁木真在军事上的赫赫战功,更标志着他在政治策略上的深谋远虑与成功。
铁木真以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坚定的决心,成功击败了泰赤兀部,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统帅的实力。这场胜利不仅削弱了蒙古草原上的敌对势力,更为铁木真日后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庞大帝国铺平了道路。
在这场战斗中,铁木真个人的坚韧与毅力也赢得了众人的敬佩。面对生死关头,他毫不退缩,展现出了领袖应有的勇气和担当。同时,他对于忠诚与勇敢的认可与奖赏,也激励了更多的将士为他效忠,为他的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经过两次大战,札木合势力衰落,蒙古高原形成了东、西两强局面:斡难河以东、大兴安岭以西的蒙古高原东部归铁木真统治;斡难河以西至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高原西部由脱斡邻勒统治。
随着铁木真势力的壮大,札木合因嫉恨而与铁木真决裂,多次掀起反铁木真的战争。但终因势力不敌,在铁木真与脱斡邻勒联军的打击下溃败,逃往乃蛮部。乃蛮被灭后,札木合被铁木真擒获处死。札木合的失败和死亡,标志着他在蒙古高原的势力彻底衰落。
至于蒙古高原西部,即斡难河以西至阿尔泰山以东的地区,虽然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不同的政治势力,但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这一地区是由脱斡邻勒直接统治的。脱斡邻勒是克烈部的首领,他与铁木真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时而联盟,时而敌对。
札木合台的失败也能够看出来他的为人,他对于权力的欲望特别强烈,掌控欲作祟下使他做出了背信弃义、虐待部下、残忍无情、嫉妒心强等一系列“反面”的事情,以伤人和演化为损天合,最终以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一代价,结束了“草莽”的一生。
铁木真与札木合两人从安达起步、共同扶持、称雄一方,走过了艰难的岁月,最终在争斗中以白刃相见,以生死分高下。但不论怎样,札木合被铁木真视为毕生唯一的知己,在札木合死后,铁木真仍以厚葬的方式来表达对这昔日安达的尊重和缅怀。
两人立判高下,去掉了功利化,才能够真正见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