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朝九晚五的屑监正!
皇甫仲和收到命令,立刻就去办事了。
绿矾反而是最简单的,最麻烦的,就是磷矿石了。
因为,古代是没有磷矿场的,在工业革命以前这玩意儿基本不被人类利用。
唯一的运用,应该就是火石了,也就是燧石发展而来的,
远古人类,比如石器时代,没有火种,就有人发现燧石可以摩擦生火,原理是燧石含有磷。
后来,火石随着人类发展不断完善工艺,但依旧不多,大部分都是山里开采。
火石里,含有白磷等,
但这个时候,可没有纯粹的红磷粉和白磷粉!
也没有红磷做的火柴!
红磷最早应该是十八十九世纪问世的。
所以,金陵城市面上,肯定有火石卖。
也就是老百姓们平时生火做饭用的打火石。
当然,这些石头收集起来能够提供的磷太少了,始终比不上磷矿,
因此,寻找磷矿成了当下头等大事。
不过,秦云清楚地记得,龙夏国最早的磷矿,是江苏锦屏磷矿,
在带清时期,叫海州磷矿。
由于他是整个龙夏国首次发现的磷矿。
所以秦云有印象。
不过,明朝时,海州并无磷矿相关记载,
所以,目前能够锁定的拥有磷矿的区域,就是偌大苏州,扬州海州之地。
秦云自然有办法。
磷矿生火,火中有绿色火光,
就像古代所说的鬼火,绿油油阴森森的,仔细观察就知道,乃山土燃烧时所致,也可能是动植物尸体,
特别是坟墓,埋葬了死人之后,土壤里就有可能含有磷,出现鬼火也就合理,不过古人并不清楚,所以经常闹出一些“雨后恐怖小故事”来。
所以,只要派人大规模地在苏州,扬州,海州之地,点燃土壤,最好能够发动百姓,
一旦有发现“鬼火”,便马上向上汇报。
很快就能够找到磷矿。
尤其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给百姓许诺,发现点燃绿色火炎的土壤者,重赏千金!夸张了,别说千金,哪怕是十两银子,也有人排着队来找。
不过,这件事情,秦云得先上报给朱元璋,
毕竟,大规模的发动民众,这种事情得朱元璋去做,自己可不能够作死。
所以,去海州,苏州寻找磷矿,必然需要个把月时间。
眼下,还是先把火石搞到手,试着提炼少量的磷。
“宋璲,你去城里,大肆购买打火石,二十斤就足够了。两天之内务必完成采购任务。”
“是!”
购买火石和绿矾的事,都有人去做了,
当然,秦云现在干嘛呢?
简单,他要继续想办法啊!还是继续动脑子!
秦云要制造玻璃器皿。
包括烧杯,量筒,试管,蒸发皿,试剂瓶,漏斗,试管夹等化学实验室器材,
也就是大多数人,在上学的时候都在学校接触过的化学实验室器材。
没办法,要搞化学就得科学严谨,
哪怕是在明朝搞化学实验,那也得严谨。
不然,别说留下一段震惊千古的奇闻故事。
一点差错,整个化学实验就成了事故现场。
故事和事故,就半步之遥,
差之毫厘,去之千里啊!
所以,实验器材必须充足。
烧玻璃,刻不容缓。
当然,这就需要工匠工艺。
而他身边,可就有一个人才,班启!
很适合一起行动。
说起来,玻璃在明朝,有一个华美的名义,琉璃!
什么琉璃神社?就单纯的指琉璃而已!
在明代,琉璃很稀有,物以稀为贵,你敢相信,玻璃在古代,珍贵到曾经和钻石比肩?
因为大明在玻璃工艺的落后,导致玻璃产量非常低。自然就珍惜了,一般只有贵族才用得起。
而秦云烧玻璃可简单多了了,掌握先进的玻璃工艺科技水平,只需要草木灰就能够烧玻璃。
生产力水平可以直接提升个无数倍。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玻璃如此廉价的原因,就是因为产量暴增了。
秦云甚至觉得,是时候可以给大明的玻璃生产技术,革新换代一下了...
不然枉费自己穿越一趟。
要是不留点足迹,合适吗?
当然,烧玻璃,需要准备,今天是不行了。
秦云看了看天色,该回家了。
【下班下班!朝九晚五,从我做起!】
“班启,今天钦天司就没事做了,你在这里等着,等到酉时(五点),记得关上钦天司大门。”
【哈?这才申时(四点多)啊!这就下班了?!】
秦云说着就要下班了,听得班启一愣一愣的,
毕竟,其他人都被派去准备材料去了。
他本来以为接下来就是该研究深奥的科技问题了,可激动了!
一想到秦云说的“氮磷钾”,他就感到好奇。
只不过秦云没让他说话,他也就安静等着,哪怕心里痒痒,就等着秦云安排他做事呢!
没想到,秦云自个在脑子里,把科技知识脑补完了,然后就直接下班了?!
还不忘提醒他记得关门?!让他等着关大门?
这个监正就是屑啊!
实在是太屑了!
班启人麻了!
我,鲁班后人!神工巧匠,成关大门的了?!!
我尼玛!
......
PS1:新书启航,写作不易,急需各位帅哥、美女、大佬们的大力支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撒泼打滚求收藏、求推荐、求安利、求鲜花,求一切呀,还没收藏的点个收藏呀,谢谢各位!给各位大佬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