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紧。
在长安这地方、这季节,朔风的三个含义冬风、寒风、西北风都齐全了。
吐谷浑接替慕容孝隽的使者低调地进了四方馆。
洛阳公车焜叱丁,鲜卑族。
吐谷浑封爵位有些不要脸,洛阳是吐谷浑的地盘么,就敢封洛阳公。
还有慕容孝隽的高昌王,问过高昌国主麹文泰了吗?
车焜叱丁临行前,严令随从收敛,更不许人喝酒,不许与人起冲突。
逐回吐谷浑伏俟城的高昌王慕容孝隽,被步萨钵可汗鞭笞到差点起不来。
惹事那个人,直接被绑到马后活活拖死,惨叫声震惊了整个伏俟城。
原因就在于,吐谷浑九月时节掳掠了陇右道的廓州、鄯州,抢了才怕大唐算账,便有了遣使向大唐服软的行为。
自武德二年陇右道归唐以来,吐谷浑就是掳掠——然后到大唐致歉——然后再掳掠的循环中获利,浑然忘了大唐已经摁死突厥,可以腾出手揍吐谷浑了。
程处默借题发挥,整得慕容孝隽被逐,才让吐谷浑惊醒。
大唐已非昨日之大唐。
程处默如此强势,背后定然有李世民的指使。
说不定,元日之后的大蒐,就是演武给吐谷浑看,敲簸箕吓雀。
之后,吐谷浑再寇边,就别怪大唐出手了。
所以,洛阳公车焜叱丁的主要任务是把李世民拍高兴,能不计较吐谷浑的过去,方便吐谷浑在明年秋天再劫掠。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规避程处默这搅屎棍。
看到獬豸冠,车焜叱丁就知道希望落空了。
戴獬豸冠的程处默,与戴平巾帻的崔行功在四方馆内谈笑风生。
平巾帻是文武与中书省、门下省、殿中省、内侍省、诸卫,及太子诸坊、诸率府,还有镇、戍流内九品以上可戴的冠。
“吐谷浑使者车焜叱丁见过崔舍人、程御史。”洛阳公叉手行礼。
程处默微笑着还礼,崔行功却怫然不悦。
“是通事舍人,不是舍人!”
通事舍人一职,是在东晋由通事、舍人兼谒者合一而成,不能简称舍人。
车焜叱丁心头一沉:“是外臣称呼不当,请通事舍人恕罪。”
这个有意为之的称呼,是洛阳公的试探手段。
结果如他最坏的预料,崔行功半点颜面不留,直斥其非。
车焜叱丁是吐谷浑少数清醒的王公贵族,知道吐谷浑的反复早晚会招来灭顶之灾。
崔行功极有可能代表李世民的态度,对吐谷浑严厉敲打,祸事说不定就在这一两年。
“吐谷浑知错,愿向天可汗奉上青海骢二十匹、金银珠宝若干,恳请天可汗暂息雷霆之怒。”
青海骢是吐谷浑的名马,产于西海中心的龙驹岛,应该是乔科马与波斯母马配出来的杂交品种。
程处默嗤之以鼻:“没有诚意啊!真心赔罪,何不将掳掠的大唐人口放归?”
一刀绝杀。
吐谷浑与大唐的纷争,财富都是小问题,重点是其掳走的人口。
这个问题,洛阳公无言以对。
吐谷浑地广人稀,加上好战的性子,人口不足的弱点很致命。
掳掠大唐庶人为奴、为诸部放牧,也成了必然趋势。
独坐四方馆的屋舍内,洛阳公苦思冥想了许久。
大唐的态度不善,意味着一两年内会对吐谷浑实施报复,吐谷浑的兵马远不如当年的突厥,只能仗着山高水险避一避难。
汉哭山之类的地方,唐人难以企及,但环境太恶劣了,就是吐谷浑人也没法久居。
难道要逃到沱沱河之上的苦寒之地不成?
车焜叱丁想了许久,决定重金寻从五品上殿中省尚乘奉御车盛业打探天可汗心意,看看能不能找到转圜之法。
车盛业是车焜叱丁同出鲜卑族车焜姓,不过是汉化省姓车罢了,终究是同族同姓出身,要比其他人好说话一些。
-----------------
程处默与崔行功的话传入两仪殿,烘着脚炉的李世民,嗅了嗅隐隐散发的脚丫子气味,一声笑。
“这些年轻人还真是意气风发。”
侧坐的太子李承乾笑道:“不管有没有偏颇,至少是心向大唐、维护庶人,有此臣子,臣为陛下贺。”
李世民瞟了太子一眼:“太子那么欣赏这二人,要不让他们兼东宫属官?”
李承乾意动,思索了一阵,艰难地摇头:“不瞒阿耶,我是想要他们去东宫,可也得他们真心实意向着东宫。”
“至少,程处默对东宫的好感不足。”
称呼的转换,意味着从君臣奏对变成父子交心。
李世民微微点头:“欲速则不达,朕让你听政了,你自然可以设法在朝堂上声援他们对大唐有益的主张。”
前提很重要,不是所有主张都能支持的。
有长孙皇后在,李世民纵然偏爱李泰也不能太过分,更不能生出易储之心,至少现阶段是真心实意将李承乾当继承人看的。
李承乾抿了抿嘴唇:“陛下,程处默要吐谷浑放归所掳人口之事……”
李世民一声叹息:“没有那么容易。太子,记住了,兵锋夺不到的东西,凭嘴皮也同样拿不回来。”
不揍到吐谷浑鬼哭神嚎,那些边州的庶人是回不来的。
李承乾壮起胆子开口:“陛下,越王泰领二十二州、准许乘辇入宫,是不是过了些?其他的亲王会怎么看?”
聪慧的李承乾隐隐感觉到一丝威胁,连太子都没有乘辇入宫的特权,区区亲王又怎么可以?
严格地说,这已经僭越了!
就算李泰是胞弟也不行!
李世民的笑容收敛,许久才缓缓开口:“青雀是你胞弟,你就不能让着他一点吗?”
“领二十二州有什么问题?朕的骨肉,难道不配多领几州么?”
“青雀痴肥,行走不便,乘辇入宫怎么了?”
李世民开启了不讲理模式,一心一意袒护李泰。
除了上述理由之外,武德四年让李泰承卫怀王李玄霸之嗣,也是李世民暗暗愧疚的地方。
尽管贞观二年李泰改封越王,已经脱离了嗣王的地位进入亲王爵,李世民仍旧要补偿他,浑然不顾这些待遇远超诸王。
李承乾闭口不言,心头却在暗恼。
让一让,要不要将储君之位也拱手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