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张蕴内心一暖,同样回道。
“请阁老帮我递话给太岳兄,虽然现在不便相见,但终会有重逢之日。”
“放心吧,我会带到的。”高拱点了点头,随即转身面向徐家父子,换上了一副冷冽的面孔。
“定国公徐括,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见过高阁老。”徐括拱手,微微欠身,对面之人,不仅是内阁大臣,更是皇帝的老师!自己不过一个二流国公,还真不敢在他面前耍横。
等等,他好像还是主战派核心......
遭!
想到高拱刚才说他自己目睹了一切,徐括的心瞬间沉到底。
而徐盛名,还没从刚才缓过来。
他盯着张蕴,想破头也没想明白,一个布衣出身的小百姓,入京后出了考试和来了趟定国公府,就没怎么出过酒楼。
到底是什么时候和内阁阁老搭上线的?
运气也太好了吧!
“定国公。”高拱声音平稳,却蕴藏杀机。
“听张蕴说,你们打算投靠严党?”
“额——这个嘛......”徐括迟疑道。
“这个——那个——毕竟——哈哈——嘶——”
而徐盛名,还不太了解一位内阁大臣的含金量,为了能踩张蕴一头,他出来喊道。
“没错,我们就是要投严首辅了,你们想怎么样?”
“快闭嘴吧你!”徐括一把把徐盛名拉了回来。
闻言,高拱皮笑肉不笑,表情有些渗人。
真是啊,严党的走狗已经这么嚣张了吗?纵观整个大明,敢用这个语气和自己说话的,除了严世蕃,就只有皇上了!
“呵呵,定国公,你真以为戚继光下来,你就能接替他了?”
“也许很难,但我会竭力一试!”为了让自己显得有底气,徐括挺了挺腰。
他清楚,高拱虽然地位很高,但在内阁中还是式微的,不然命令戚继光回京的命令也发不出来。
既然你卡不死我,那我也不需要像赵辙一样卑躬屈膝!
“哈哈哈。”高拱被对方的天真逗笑了,最后点了点头。
“哈哈,放心,你要是能顺顺利利稳稳当当地接任,我高拱就是这样。”说完,高拱朝着对方竖起中指。
高拱:┌∩┐(◕◡◉)┌∩┐
“欺人太甚,就算你是内阁大臣,今天也得道歉!”徐盛名说罢就要冲出来,结果张蕴一个闪身,挡在高拱前面。
“怎么?连互捅都不敢,还想冲撞阁老?”
“张蕴——”看着那泛着寒光的匕首,徐盛名瞬间萎了。
“好了!”徐括见儿子这样,是彻彻底底地没脸了,他上前两步,看向张蕴和高拱,又转了一圈,眼神不善地看了看这群吃瓜不嫌热闹大的百姓。
“张蕴已经与小女解除婚约,今日之事就此作罢!
但是——我定国公徐括,一定创出不世军功!你们都给我等着瞧吧!”
这话说得漂亮,但已经没人当回事儿了。
说实话,你要真能带兵打仗收复失地,投了严党我们也认了,毕竟现在的抗元大帅胡宗宪就是严党,可人家是真能打呀,二十万人硬是顶住了元国的大半军队,堪称大明之壁!
戚继光更不用说,靠着五万人打下了半个中原,如今要被撤回的情况,更是像极了当年岳飞。
而我们护着张蕴,就是因为他为戚将军说了话,我们才真正把他当自己人。
可你定国公府呢?
本来名声就不咋地,如今还搞投奸党抓百姓这一套,张蕴刚刚说要和你赌的时候你咋不让你儿子上啊?
狗蛋子,能领好戚家军吗?
难说!
但看着徐括那迷之自信,大家不得不为戚家军的命运而捏了把汗。
眼看着事情到了尾声,张蕴抹了把脸,深深感到了时间的紧迫性,随即,他看向百姓们。
“诸位,多谢你们的帮助。”
张蕴来到大家面前,先是拱手言谢,再是做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举动。
他直挺挺地弯下膝盖,对这些帮助了他,站在他背后的百姓们——下跪!
这一跪,无数人的眼眶都红了,连被马鞭打出血痕的百姓,一时间都感觉不到疼痛了。
张蕴就这样跪在大家面前,诚心坦言道。
“自庚戌浩劫后,大明北方尽失,中原陷落,百姓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可如今朝局暗淡,忠臣蒙冤,我心痛不已,却无可奈何,沦落至此。
幸得诸位相助,才堪堪完成今日之事,诸位,请受张蕴三拜!”
说完,张蕴高声道。
“第一拜,拜为我而受苦的百姓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辛苦你们了!”
砰!
没有丝毫折扣,这个头磕得清脆响亮!
“呜呜呜。”有些老人捂住了嘴巴,内心激动不已。
普天之下,谁听说过有状元郎给百姓们磕头的?
“第二拜,我要遥拜前线的将士们,他们望着占领故土的敌军,眼睛里望出了血!请受我张蕴一拜!”
说完,张蕴转向北方,重重磕下!
高拱和远处的张居正眼眶湿润,默默无言。
沙场上,将士用命!可严党却要和敌国谈和,置山河四省的百姓于不顾!
“最后一拜,我要与上苍定约!”说完,张蕴抬头望天,百姓们抬头看去,瞬间惊呼!
原本还是大晴的天空,瞬间泛出滚滚黑云,雷电闪动!
“老天爷!我张蕴在此,与你定约:从此刻起始,我张蕴将用尽生命,复我华夏山河,再造炎黄之尊!若有违约,天诛地灭!
华夏先祖、天地鬼神共听之!”
说完,张蕴俯首。
当他每磕一个头,天雷便响动一声,仿佛天人感应!
三次垂首,三次惊雷!
再度抬头,张蕴感到脸上微微湿润。
下雪了!
随着漫天大雪再度降下,张蕴喃喃道。
“自重生于此界,已经十八载了,张蕴,是时候开启属于你的故事了。”
人与天地定约,一叩首得一应。
这一幕,深深地刻进了所有人的脑海中。
有言传世,河边之女被龙裹住,诞下汉高祖刘邦;李世民出世时,有二龙守在门口;赵匡胤出生时,房内金光冲云霄;本朝太祖诞世之际,东方有紫气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