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到阿雄的解释,心中顿时掀起了滔天巨浪。
内阁制?
这个词汇虽然对他来讲有些陌生,可是这个想法却并不怎么陌生。
事实上,他其实很早就已经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之前有丞相在的时候,好歹有人帮忙分摊。
现在胡惟庸一案事后,丞相直接彻底被废除,所有的政务全都被压在了他和太子朱标的身上。
虽然他曾考虑过仿照宋朝的枢密院,设立一个类似的机构来分担政务,但始终担心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尾大不掉。
因此,他一直有所顾虑,迟迟不能动手。
然而,阿雄口中的内阁制,却让他眼前一亮。
这个制度不仅完美解决了丞相权力过大的问题,还巧妙地限制了内阁的权力,确保皇权不受威胁。
内阁成员品阶不高,处理的事情却很重要,权责虽重,但位置不够,即便他们联合起来,也难以对皇权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想到这,朱元璋不由得感慨。
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有人能够跟他想到了同一条路上,甚至还要想的比他更长远一些,连提前预防内阁尾大不掉都想到了!
朱标此时也是心中震撼不已。
他作为太子,早已感受到政务的繁重,尤其是近年来,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精神也越来越疲惫。
他曾多次向父皇提出,希望能有更多的帮手来分担政务,但朱元璋始终没有松口。
如今,听到阿雄提出的内阁制,朱标仿佛看到了希望。
这个制度不仅能减轻他的负担,还能确保皇权的稳固,简直是两全其美!
眼下的朱标已经下定了决心,就算是朱元璋,不打算用这个办法,等到他即位之后也一定会想办法弄个内阁的!
唯独一直皱着眉头思考的马皇后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可有一个问题,平日里这些内阁成员,也必须要处置内阁事务,然而天下事务繁杂,总有几个需要从急从快处置,如此一来,岂不是耽误时间?”
阿雄笑着点头:
“这事就更简单了,那就改朝会!眼下我大明朝会一天一次,百官齐聚,七嘴八舌,实在是让当今陛下过于劳心费神,内阁的设立本就是为了减轻皇上的负担,所以朝会也必须改革!”
改朝会?
朱元璋微微皱眉:
“怎么,难道这些内阁成员不参加朝会?”
阿雄微微摇头:
“并非如此,而是专门为他们设置朝会!眼下的朝会全都取消,每初一十五,两次大朝会,其余时间,每天只有小朝会,能够参加的,只有六部六科大理寺等主要部门的主官,还有内阁成员。”
朱元璋恍然大悟:
“朕……真是不错啊,这样一来,闲杂小事就能通过内阁处置,急事坏大事就可以通过小朝会处置,反正各个部门的堂官都在,出的决定肯定也是最完美的。”
阿雄依旧信心满满:
“非只如此,还要在宫中专门开辟一个宫殿给这些内阁成员居住……”
“胡闹!成何体统?”
朱元璋顿时脸色一黑。
内阁再怎么低微,那也是男人!
除了皇族中的嫡亲血脉,谁能够居住在大内禁中?就算是那些亲王,成年了之后也是要分封出去的,不能够留在皇宫之中!
阿雄淡淡笑了笑,似乎早就知道有人会反驳:
“不是要他们永久住在宫里,而是要给他们开辟出一个能够一天十二个时辰处理文件的地方,让他们随时在皇帝的身边,几个人轮流值班,有了急事,就先让他们检查,万一真是需要皇帝处置的大事,就算是皇帝睡了,也能够让太监叫起来,而等到他们值班完了,就让那他们出宫回家睡觉,换另外一个内阁成员来!”
哦?
身为大明第一卷王的朱元璋,听到这话眼睛都快直了!
他很早就嫌弃这些当官的,一个个天天上完朝会,交上了自己的奏折之后,就可以回到部门浑水摸鱼了。
妙啊,妙啊!
这样一来,咱老朱岂不是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可以用来撒气……呸,咨询了?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有趣,越想越觉得有理,低着头在那已经开始盘算起这件事到底要花多少钱,咱大明朝又有几个人能够选到这内阁之中。
可此时的朱标,却一直心疼的看着阿雄:
“这……都是你想的?”
他也的确惊讶于这些设置的巧妙,但也更惊讶于朱雄英的成长。
几年之前的雄英,还是一个天天只知道玩闹的孩子,就算是跟着皇宫里面的那些老先生读书,也常常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这离开他的视线,也不过一年的时间,雄英就如此成熟,如此睿智了?
阿雄摇了摇头,呵呵自豪的笑了笑,伸手一指背后的李明:
“不,是我大哥李明讲的,他管这叫做君主离线制。”
“君主离线制!哈哈哈!好滑稽,但是好名字。”
朱元璋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称呼虽然有些滑稽,但却十分贴切。
大明朝的官场不就像是一个用丝线织成的形形色色的大网吗?而咱老朱这个皇帝,不就是居于阵中的那只蜘蛛么?
君主离线,意味着皇帝可以不必事事亲力亲为,只需通过内阁来处理政务,那不就是从这大网之中离开了么?
妙,妙啊……
朱元璋心中暗自感叹,这个李明,果然是个奇才!一旁的朱标也是忍不住感慨,这李明确确实实是一个好老师!
无论是内阁制这个天才一般的想法,还是把朱雄英调教成面前这副聪明伶俐,规规矩矩的少年英才,都证明,李明绝对是比那些老学究都要靠谱的好先生。
唯独……
看着不远处趴在栏杆上,跟那些市井之中三教九流的凡夫俗子一样,咧着个大嘴看向舞女,还欣赏笑着的李明,毫不避讳的盯着舞女最好看的部位来看。
雪白,雪白,一片若隐若现,雪白。
朱标就忍不住的摇头。
这怪才,确实有些怪了点,一点都不像一个正经的儒家读书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