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寻宝人 第743章 肯特山脉1

作者:吉小仙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03-27 17:17:14
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我听小飞如此说有些欣慰,这些华侨的拳拳之心挺让人感动的,我看着车窗外逐渐远去的城市,点头说道:“有机会一定回来啊,其实看你那块头就看出来了,你肯定受过体能训练,喜欢听这些我就多讲两句,这不路上也没事么?就说这枪吧,俄国的别拉旦克步枪在1870年定型生产后呼伦贝尔作为毗邻俄蒙的边疆地区,大量枪支通过贸易和历次战事流入民间作为狩猎武器使用,特别是中东铁路修建和淘金热,庙会就成了地下黑市,民间枪支贸易非常活跃,到了20世纪初,海拉尔、满洲里被强迫开辟为商埠后别拉弹克这个曾经在沙俄帝国风靡一时,当时已经淘汰的这种军用武器摆在了海拉尔、满洲里等地的店铺当做猎枪兜售,虽然军事价值差不多已经被莫辛纳甘取代,可对于呼伦贝尔边疆的牧民猎民来说,和手中的洋炮鸟铳仍然有代差,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啊,也是呼伦贝尔等边疆牧区使用的第一种定装药金属弹壳步枪,打那以后就不用燧发填火药了。”

小飞问道:“那么边疆的族人对这种淘汰枪使用的多么?”

我点头道:“当然多,鄂伦春族人心灵手巧,还发展出不少基于这枪支的手工业,从最早引信为火绳的火绳枪起,历经火镰枪,洋炮儿,额,你可能不懂洋炮是什么,就是引信用底火发射后再装填子弹,可也带线膛的老式步枪,瑶族人的火枪就属于这类,一直到用这种定装药的枪,有效射程从几十米提高到空前的二百米以上,精度、射速、可靠性也大幅度提升,这也是狩猎生产方式划时代的进步,极大的提升了狩猎效率。从此猎民有信心单枪匹马出猎猛兽了。”

二呆说道:“说到洋炮儿,我也能讲讲,过去那叫什么?洋炮一搂震天响,那响动震耳欲聋,开枪跟放二踢脚似得,附近树枝上骑着的雪都能给震下来一大片,这一枪下去,整个山谷的动物听了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再装填要一袋烟的功夫,一枪打不着,三天就别想有猎物,雨雪天气火药受潮了又会变成哑巴棍子,动物除非受伤跑不掉,几乎就没有再补一枪的机会,一支洋炮必须带一把扎枪来壮胆,嘿嘿,远程狩猎很可能因为没打中急转变为近身搏斗,也有可能会被受伤激怒的野兽反杀。”

我点头道:“我兄弟说的是这么个道理,别拉旦克的后装弹优势可以在三四秒内又补射一枪并不受雨雪天气的影响,该枪除了简单可靠、精度高外,老年间最受猎民欢迎的一点是它子弹可以复装,发射完的弹壳,用专用工具冲掉底旧火帽,压上新底火帽,软铅融化后倒入石制模具内还可以自制弹头,用定量的药勺向旧弹壳倒入黑火药,再固定弹头密封,防止泄气,这个流程类似于霰弹猎枪的复装方法,只是装上的是独弹头,一个黄铜弹壳能复装几十次,直到胀的塞不进弹膛里了,才会用新弹壳复装,大大降低了成本。”

二呆笑道:“哥你看小飞兄弟听的,都入神了,二哥再给你说一段儿,这段不要钱啊,我在胡同口说可要收费二分钱常例,介回你是来着了,就说东北鄂伦春猎民使用的弹头也有讲究,圆头弹分柱形头和球形弹头两种,圆头柱型弹复制了军用原装弹头形状,射程远,打鹿、犴、熊、狍等大中型动物好使唤,球形弹头是猎民沿用了火镰枪、洋炮上那种球形独子子弹,我们天津卫老人儿在早年间打鸟时候也用,叫独蛋籽儿,这可不是什么好话,我就不解释了,这种独子儿装药量也会减少,射程近,精度一般,主要打二三十米内的小动物用,因为柱形动能太大,打小动物会造成过大的附带伤害,皮子就损坏了,这一枪两用,猎民会选择合适的威力,也减少材料成本。”

小飞说道:“二哥,我能这样叫你么?你说的太有意思了,我一定要和父亲说找时间回去,那句脏话我也知道的,我父亲是从平谷来的,我能不明白么?到时候请周老板带着我去找鄂伦春的同胞吃鹿肉,听说他们祖祖辈辈养鹿群,我是只听说过还没见过,其实这边肯特山脉的牧民也有养鹿的,但风情人文肯定是大相径庭。”

我说道:“那是一定的,我还有广西土家族、云南瑶族的朋友,当然京津冀、珠三角连带四川山西的哥们也有不少,只要你回来,我带你全国玩。”

三人聊着天,拉达车已经开进了草原,路没有多宽,但车辆很少,还算好走,路边的牛羊成群,这也很好的诠释了草原国度的地广人稀。

一直往北开了几十公里,渐渐没有了柏油路,都是颠簸的草原土道,拉达车倒是够皮实,土路开不快,只有四十迈左右的速度,所以一直开到下午四点多才到达了牧民部落的草场,我们有点后悔没吃东西,现下已经饥肠辘辘。

到了草场蒙古包附近,我们下了车,几个牧民正在一堆篝火旁烧着什么东西,牛羊脖子上挂着的都是工业品零件,一走路叮当响,小飞解释道:“86年冬季的铁灾造成肯特山脉北麓将近七成的牲畜死亡,迫使牧民重启13世纪烧骨占卜仪式,就是将绵羊肩胛骨掷入火堆,通过裂纹判断迁徙方向,那年冬天苏联援助蒙古,直升机空投的苜蓿草捆中,混杂着很多东德产的气象站设备零件,被牧民捡起改制成了畜铃,这种原始智慧与现代残片的共生,构成了这里游牧文明在时代夹缝中的独特生存策略,也挺令人感慨的。”

二呆问道:“铁灾?那是什么灾,天上下刀子?”

我说道:“应该就是极寒灾害吧?我听云燕说过一嘴,没记住。”

小飞说道:“是的,白、铁灾害都是极寒导致,白灾在咱们内蒙又叫白毛风,牧区中积雪深度超过15厘米就会形成白灾,大雪覆盖草原导致牲畜无法进食,一般发生在冬春季节。铁灾就更厉害了,顾名思义就是冻了一层钢铁般的坚冰,其实就是冰灾,大雪后因极寒天气冻冰覆盖了草场,会让牲畜大量冻饿而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