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五年春,江都。
晨雾尚未散尽,隋文帝杨坚的龙舟已缓缓靠岸。他身着素色常服,腰间只悬一枚白玉佩,看似寻常富家翁的打扮,却掩不住眉宇间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身后,左仆射高颎、右武侯大将军贺若弼等一众心腹大臣紧随其后,人人面色凝重。
“陛下,江都水寒,还请加件外袍。“内侍捧着狐裘上前。
杨坚摆手拒绝,目光越过码头,望向远处江畔连绵的船坞。那里,数百工匠正如蝼蚁般忙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随风传来。
“周罗睺何在?“杨坚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周围人立刻屏息。
“回陛下,周总管已在船坞恭候圣驾。“江都郡守伏地禀报,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杨坚不再多言,迈步向前。高颎快步跟上,低声道:“陛下,昨夜星象有异,太史令言今日...“
“朕不信这些。“杨坚打断道,脚步不停,“江南未平,陈叔宝尚在建康逍遥,朕哪有闲暇观星问卜?“
一行人穿过繁忙的码头,沿途工匠、兵卒纷纷跪伏。江风渐起,吹动杨坚的衣袍,露出腰间若隐若现的剑柄——那是他年轻时随北周武帝征战时佩戴的佩剑,登基后仍不离身。
船坞前,水军总管周罗睺与将作大匠宇文恺早已跪候多时。见圣驾至,周罗睺以头抢地:“臣周罗睺恭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坚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周罗睺原是南陈降将,归顺后屡立战功;宇文恺则是他一手提拔的能工巧匠,督造大兴城、广通渠等大工程。此二人搭档督造战船,正是他南征大计的关键。
“平身。“杨坚淡淡道,“朕要看的五牙战舰,进展如何?“
宇文恺急忙上前:“回陛下,首舰已完工七成,可载士卒八百,设五层战楼...“他边说边引路,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步入船坞,巨大的舰体骨架如巨兽肋骨般耸立。杨坚仰头望去,只见数千工匠在脚手架上穿梭,木材的清香与桐油气味混杂在空气中。
“好!“杨坚难得露出笑意,“有此利器,何愁长江天堑?“
就在此时,一阵刺耳的铜锣声骤然响起,紧接着是撕心裂肺的呼喊:“走水了!走水了!“
众人愕然回首,只见船坞西北角已腾起浓烟,火舌正以惊人速度吞噬干燥的木材。春风助长火势,转眼间半边天空都被染红。
“护驾!“贺若弼一声暴喝,亲卫立刻结成盾阵将杨坚团团围住。
混乱中,周罗睺却逆人流冲向火场,边跑边吼:“救火!先救图纸库!“他的亲兵愣了一瞬,随即纷纷提起水桶跟上。
宇文恺面色惨白,突然挣脱侍从,朝另一方向狂奔。高颎急唤:“宇文大人!危险!“
“战舰图纸!“宇文恺头也不回地喊道,“全在那里!“
杨坚被亲卫护送至安全地带,却执意不肯登船远离。他站在高处,望着肆虐的火海,脸色阴沉如铁。火光照亮他眼角的皱纹,也映出眸中跳动的怒火。
“陛下,请暂避...“高颎劝道。
“查!“杨坚从牙缝中挤出一个字,“给朕彻查!“
两刻钟后,火势终于被控制。周罗睺灰头土脸地回来复命,官服下摆烧焦了一片:“陛下,火源已查明,是桐油库被人纵火...“
“人呢?“杨坚问。
周罗睺跪地:“臣...臣已命人封锁船坞,但...“
宇文恺此时也踉跄归来,怀中紧抱一摞焦边的图纸,双手被烫得通红。他跪倒在地,声音哽咽:“陛下,核心图纸...保住了...“
杨坚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最终停在宇文恺血肉模糊的手上。他解下腰间玉佩递给内侍:“传太医。另外,召刑部侍郎即刻来见朕。“
当夜,临时行宫内灯火通明。刑部侍郎元岩战战兢兢地呈上初步勘察结果:“陛下,火油痕迹明显,且有目击者称看见可疑人影...“
杨坚背对众人,望着墙上悬挂的南朝地图,久久不语。高颎知道,这是皇帝震怒的前兆。
果然,杨坚突然转身,一掌拍在案几上,茶盏应声而碎:“南陈旧部!好大的胆子!“
“陛下息怒。“高颎劝道,“也可能是...“
“是什么?“杨坚冷笑,“巧合?天灾?朕不信!“
周罗睺上前一步:“臣有罪!未能防范...“
“你当然有罪!“杨坚打断他,“但眼下不是问罪的时候。“他深吸一口气,转向宇文恺,“战舰建造,延误多久?“
宇文恺计算片刻:“若增派人手...三个月可补回损失。“
“一个月。“杨坚竖起一根手指,“朕只给你一个月。“
宇文恺张口欲言,却在皇帝凌厉的目光下低头:“臣...遵旨。“
杨坚又看向周罗睺:“至于你,戴罪立功。加强船坞戒备,再出纰漏,提头来见!“
待众人退下,高颎单独留下:“陛下,此事恐怕不简单。臣怀疑朝中有人...“
杨坚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走到窗前。远处,船坞的余烬仍在黑暗中泛着红光,如同不祥的预兆。
“高卿啊,“杨坚忽然叹道,“你说,这火是冲着战船来的,还是冲着朕来的?“
高颎心头一震,不敢作答。
杨坚也不需要回答。他转身时,眼中已恢复清明:“传旨,明日启程回京。另,密诏晋王来见。“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杨坚望着那道光痕,握紧了腰间的剑柄。统一大业,绝不会被一把火烧毁。